这是一个“逐水草而居”的马背民族,这是一个英雄与史诗辈出的天然摇篮,这就是蒙古民族和内蒙古。当你坐在蒙古包内,一边品尝炒米奶茶手把肉,一边倾听古老
史诗的绕梁余音时,也许,你会想读一部关于蒙古民族文学历史的书,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学传奇。那么,请你读一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荣苏赫、赵永铣等主编的《蒙古族文学史》吧。
这部《蒙古族文学史》,是1986年、1991年被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七五”、“八五”重点项目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的一个子项目,从批准立项到完稿、审定,历时十载有余。全书分5编4卷,共185万字,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于2000年12月出版。迄今为止,国内外已经出版的蒙古族文学史各种文字版本不下二十多种。在所有同类著作中,荣苏赫、赵永铣等主编的《蒙古族文学史》以其翔实、全面、完整而享誉学界,可谓好评如潮。专家们认为,这是“一部以学术性取胜的、融专业性与综合性于一体的”,不仅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蒙古族文学史”,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领域出现的前沿著作,可与中国文学史领域较有影响的著作相媲美”。
不错,《蒙古族文学史》的编著者纵横驰骋于历代蒙古文学的时空疆域,为世人展示出蒙古文学沧桑千年的诱人风光。一部文学史的成功与否,不但与编纂者的学术造诣、所掌握资料的深广度、治学态度的端正与否有着密切关系,还与他们的文学理念、修史原则有关,或许后者更具根本性。《蒙古族文学史》的编著者认为,文学史的编写,不是在“回归历史本真”与“回归文学本位”之中选择一端,而是要在“历史本真”与“文学本位”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于是,他们采用“以时代为经,以体裁、作家、作品为纬”的编写体例,不论民间文学、书面文学,均以发展脉络为纵线,探索其发生、发展、流变的轨迹。也许他们“经纬”交错的修史策略算不上首创,但他们将千百年来口头传承的民间文学作品,特别是把数十万行的长篇史诗纳入以“时代为经”、“断代叙述”的文学史框架内,却不能不说是一次大胆的、创造性的尝试。他们成功了,在“文学本位”与“历史本真”的排异当中,他们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把一个本来在文学史时间序列当中无法确定时代、无法找到确凿的时间佐证的作品,放到更加宏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研究,从而确定了诸如著名史诗《江格尔》等一系列作品的产生时代。
不言而喻,各民族文学的发展历程各有其特殊性,蒙古族文学史的特殊性就在于蒙古民族居无定所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和早期精神产品主要依靠口口相授,代代相传的历史传统。因此,在文学史编写中贯穿始终的问题,便是如何去把握和解决口传文学与书面文学、文学与非文学、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在文化背景中叙述文学,在多因互渗的历史浑沌之中追本溯源,廓清事物的本来面目。《蒙古族文学史》贯穿的正是这种精神。他们既要使文学史在大文化背景之中凸显出来,又要赋予文学史以文化史品格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
人们记得,德国蒙古学家海西希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佛教文学、民间文学、历史文学的三足鼎立之势,形成了蒙古文学史整体格局的论断。此后,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学科发展水平的局限性,近40年内未能产生能够完整反映这种“三足鼎立”结构的蒙古族文学史。然而,当我们读到《蒙古族文学史》时欣慰地发现,它不但已经相当完美地勾画出了“三足鼎立之势”,还把自元代以来蒙古族作家的汉文创作纳入自己的叙史体系,从而实现了海西希先生未曾期望的又一超越。
网页编辑:李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