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主页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首页>>专题主页>>文化教育>>文化团体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十年苦功见精彩
—— 内蒙古杂技团

作者 李春梅     来源《文化内蒙古第三卷•圣洁的彩虹》
 

内蒙古杂技团是自治区唯一的专业民族杂技艺术团体。为了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活,让古老的杂技艺术扎根边疆,在党中央的关怀下,由原中国杂技团29名青年演员和教师组成的演出队,于19584

月支边来到了呼和浩特,组建了内蒙古杂技团的前身—内蒙古歌舞团杂技队。19604月,内蒙古杂技团正式成立。

40多年来,内蒙古杂技团以顽强的艺术生命力深深扎根于内蒙古,足迹不只走遍了内蒙古的山山水水,还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走向了世界。从诞生之日起,内蒙古杂技团就坚持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使杂技艺术与民族特色紧密结合,编创并演出了一批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赢得观众的杂技节目。这些节目在国际国内各个赛场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自治区一次又一次地争得了荣誉。1987年,在中国首届艺术节上,《滚灯》、《四人踢碗》双双获“多面项杯”奖;同年,在中国首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滚灯》获“银狮奖”;1990年,《四人踢碗》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十三届世界“明日”杂技节上夺得大赛金奖; 1991年,《射箭》在全国第三届杂技比赛中获“金狮奖”,并同时荣获舞美、作曲、道具设计三个单项奖;1992年,《三人蹬技》获第四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银狮奖”和意大利米兰国际杂技马戏节铜奖;1997年,《双层晃板》获第六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银狮奖”;1998年,《双人滚灯》、《射箭》分别获第三届全国少儿“新苗杯”杂技比赛的“银狮奖”、“铜狮奖”;2000年,《博克勇士》在第五届全国杂技比赛和第四届国际杂技艺术节比赛中,分别获“银狮奖”和“黄鹤杯”铜奖; 2002年,《乌仁斯特木其—柔术》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中获“银狮奖”和表演奖;2004年,《五人踢碗》、《滚灯》在第六届全国杂技比赛中分别获“金狮奖”和“铜狮奖”等。一个个精品,包含着杂技工作者们对艺术事业的赤诚追求,这里有老艺术家忙碌的身影,有杂技教师们流淌的汗水,更有演员们双手磨出的厚茧,身上的伤痕,就是这份赤诚铸就了内蒙古杂技事业的辉煌。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8年起至2004年底,内蒙古杂技团40多次赴亚洲、非洲、欧洲的近20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近8000场次,观众累计人数约600万人次。演员们用辛勤的汗水、顽强的毅力和骄人的成绩弘扬了东方民族艺术的风采,为传播中国文化、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做出了贡献。可以说,在当今百花盛开、群芳争艳的杂技艺坛之中,也散发着一缕我们草原的芬芳。

辛勤耕耘,努力创作,内蒙古杂技团的杂技节目经历了品种从少到多,演出规模由小到大,表演水平由低到高,包装形式由粗到精的发展历程。人需要精神,一个团体更需要精神。老一代杂技艺术家始终保持那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对艺术的执著精神,是内蒙古杂技团蓬勃发展的根基。新一代杂技艺术工作者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勇于拼搏的精神,是内蒙古杂技团繁荣兴旺的标志。几十年来,杂技团先后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全国有突出贡献的杂技团”等荣誉称号。

新人不断涌现,是内蒙古杂技团兴旺的保障。内蒙古杂技团十分注重少数民族杂技人才的培养,少数民族占招收学员的50%,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优秀的少数民族杂技演员,其中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自治区新长征突击手”等等。一代以蒙古族青年演员为主的杂技人才脱颖而出,一批以蒙古民族特色为亮点的杂技艺术的确立,标志着我区杂技艺术民族化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也使内蒙古民族杂技更加蜚声海内外。

展望未来,内蒙古杂技团正以饱满的激情,精湛的技艺,团结奋斗的精神,把更多高品位的艺术作品奉献给人民,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