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语中,“乌兰”意为红色,象征着光明与革命,“牧骑”意为“嫩芽”,引申为文化工作队。如果把党的事业比作是一株大树的话,那么文化艺术工作就是它的一个树枝,而小小的文化工作队只能是树枝上的一片嫩芽。这样,“乌兰
牧骑”一名就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内涵,成为各族人民都非常喜欢的“红色文化工作队”或“红色文艺轻骑兵”了。
1957年6月17日,第一支乌兰牧骑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宣布成立。它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农牧民群众服务为宗旨,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与作风。这支草原上的流动文化工作队完全从牧民的需要出发,以队伍短小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为主要特点,集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于一身,不仅能深入基层为牧民演出文艺节目,而且还能为他们提供幻灯放映、图书代售、时事政治和党的政策宣传、科普展览、文艺辅导、搜集文化遗产等一系列综合文化服务。由于这种服务内容和形式完全适应草原牧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所以受到了牧民群众的广泛欢迎。至60年代中期,它已普及到内蒙古广大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并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1964年12月,内蒙古派出一支乌兰牧骑参加北京“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文艺汇演大会”观摩演出。从1965年夏到1966年春,内蒙古又派出三支乌兰牧骑在全国进行了巡回演出,队员们历时7个月,行程11万余里,观众达100多万,乌兰牧骑的知名度日渐提高,从而为日后成立“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创造了条件。1966年9月10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呼和浩特市正式成立了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队伍初创时只有19人,后逐渐壮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直属乌兰牧骑如沐春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加强乌兰牧骑政治、思想、组织和业务等方面的建设。1985年,自治区政府在总结直属乌兰牧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正式颁布了《乌兰牧骑工作条例》,对其性质、任务、方针、建设、体制、经费等,都做了明确规定。1983年9月,邓小平为其写了“发扬乌兰牧骑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题词,乌兰夫题写了“让乌兰牧骑之花在全国开放”12个大字,反映出党中央对其工作所寄予的殷切希望。
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成立40年来,始终坚持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集演出、宣传、辅导和服务于一身,为活跃各族群众文艺生活,为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先后为各族观众演出约5700场,观众达350万人次。其中,仅参加国庆节和“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重要庆典活动或全国性汇演、比赛就有100多场。改革开放以来,为扩大国际文化交流,它曾为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进行了数百场演出,也出访过近30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达200多场。同时,它经常性地对牧区、边防和灾区进行慰问演出,还参加了《战地黄花》、《彩虹》、《草原赞歌》、《乌兰牧骑在前进》等十几部电影和电视片的拍摄工作。
40年来,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始终坚持创作演出具有时代精神、民族风格、地区特色的文艺节目,共创作了1000多个优秀作品,并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获得了各种奖励200多项。其中,如舞蹈《彩虹》、《草原姑娘》、《翔》、《神骑》、《蒙古族婚礼》,歌曲《富饶美丽的内蒙古》、《春光美》、《吉祥的那达慕》、《蒙汉人民情意深》、《嘎达梅林》等具有代表性的节目,受到了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1996年5月,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在水利部和内蒙古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实行了水利部与自治区共建的体制,同时更名为“水利部乌兰牧骑艺术团”。这项体制上的改革,为增进民族团结、繁荣民族艺术和拓宽服务领域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40年的发展历程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它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它的艺术事业是成功的。它比较好地解决了文艺工作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这一根本问题,比较好地体现了艺术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这一根本原则,使艺术真正变成了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人民艺术,比较好地处理了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发展这一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关系问题,为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文化艺术事业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正因如此,乌兰牧骑不仅在内蒙古草原上受到了广泛欢迎,在祖国各地的各行各业中也受到了一致赞扬,而且在五大洲也赢得了高声喝彩与热烈掌声。可以说,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走过的40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40年,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40年,也是为发展和繁荣祖国社会主义民族文化艺术事业做出贡献的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