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因民族不同和所处地域环境不同,他们的造型艺术形式也不尽相同,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如萨满艺术有木雕、彩绘、图像绘
画、剪纸、剪彩贴皮等。原始的萨满神像木雕,造型粗犷简单,大体只刻画出神像轮廓和五官;彩画上虽然笔锋流畅,线条简洁,但主要是运用单线勾勒绘画手法,略施彩绘淡描,因此构图显得平板,图画主次色调不太明显。
近代以来,达斡尔、鄂温克族的萨满绘画,因吸收了其他民族的神像绘画技法,如汉族的关帝庙神像,道教、佛教、藏传佛教的神像绘画艺术等,表现出了融合几种画法的趋向。在其他造型方面,由于不同艺术技法的不断引进,达斡尔等族的民间造型艺术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在木雕、彩绘的构图、线条、敷色等方面都出现了与过去明显的不同。萨满教的神像有了主次之分,主神位居中央,设有神龛、座位,而次神在两旁站立。
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人都喜爱骨刻艺术,主要用于烟锅、萨满作法用的骨板等。原料主要是野兽的腿棒骨(以狍腿骨为主)。制作时,先将其锉磨平滑,刻上花纹图案,再染成黑色或黑白相间的颜色。还有在烟锅头周围镶嵌黑白两色的星云等图案,在烟锅杆上套上若干骨雕圈。这种烟具造型独特,显得风雅别致,是很有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民族都是马背民族,而森林中的民族则以养鹿为主,骑马骑鹿都离不开鞍子,鞍鞒雕刻就成为这些民族独特的工艺美术。驯鹿鞍子多用兽骨或桦木制作,鞍鞒呈“人”字状。鞍鞒下端裹以鞍垫,上部留出的空间很小,因此雕刻技巧要非常娴熟。主要有单阴线和双阴线两种雕刻法,单阴线的纹样是凹的,形成暗花,而双阴线中间凸起,造型呈浮雕效果。驯鹿鞍鞒雕刻的题材也很丰富,有植物纹、鹿角纹、几何纹、星座纹等。专驮“玛鲁神”的驯鹿,其鞍鞒上必须雕刻鹿角纹样,反映了猎人的原始信仰,而星座纹反映了萨满教对天体星辰的崇拜。这些纹饰既有写实的,也有变形的,围绕着鞍鞒的“人”字形,对称展开,极具装饰性。驯鹿鞍鞒的雕刻装饰集中反映了这些民族对他们生活的山林环境的热爱。
从17世纪以来,当时被称做“索伦部”的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中出现过许多英雄人物和具有传奇色彩的民间神话故事。现在,这些民族英雄人物的塑像出现在呼伦贝尔的许多城镇、学校里。这些艺术作品造型粗犷,人物性格鲜明,成为祖国北疆大地民族艺苑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网页编辑:李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