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是一种曲牌体地方小戏,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地区,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山
西省雁北、大同、忻州,陕西省榆林、延安,河北省张家口等地区(市)也有流行。“土生土长土里料,土言土语土腔调”,形成了它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朴实的故事情节、优美的旋律音调、原汁原味的表演方式、亲切的方言道白,堪称“活的民俗文化”,深受各族人民喜爱。
二人台起源于清朝光绪初年,当时,晋北和陕北地区农民因生活所迫,纷纷跨越长城,涌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谋生。在这场空前的移民过程中,晋陕蒙三地在文化上出现了一次大碰撞和大交流,发生了明显的吸收融合与共铸新质的现象。二人台戏曲的出现,就是这种文化融合共铸的重要成果。
二人台初名“打玩艺儿”,最初是由民间艺人带来的一种简单的说唱艺术,后在吸收蒙古族的蒙古曲儿和汉族的爬山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种集唱、念、做、舞表演艺术于一体,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独特民族风格的新型地方剧种。起初,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非常盛行。每逢过节或闲暇之际,人们围坐在一起,配上笛子、四胡、四块瓦,歌手们自拉自唱起来。表演形式有对唱、独唱、合唱等,其中尤以对唱最为热闹,你问我答,此起彼落。由于这种演唱形式是大家围坐在一起进行的,故称之为“打坐腔”。清朝末年,由于大秧歌、道情、山西梆子等戏曲剧种的传入,二人台艺人为争取观众,也纷纷效仿,将“打坐腔”发展为具有一些舞蹈动作,由丑旦两角色一进一退的走场化装表演。其表演形式比较简单,角色只有丑、旦两人,均由男性艺人扮演。由于是两个演员共演一台戏,故称之为“二人台”。
二人台传统剧目约有120个,多以描写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恋爱、叙述儿女情长等内容为主,也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典故,内容多取材于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故能在群众中扎根、开花、结果。例如:《走西口》既是晋陕蒙三地最著名的民歌,也是二人台里最有名的剧目,它反映的是无数山西移民生离死别的悲惨遭遇和真实生活,是山西移民的心灵之歌。
二人台的风格流派,有“西路”与“东路”之分。以呼和浩特市为界,前者流行于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鄂尔多斯、榆林、忻州等地,后者流行于乌兰察布、雁北、张家口等地。东路二人台的曲调主要来源于民歌和蒙古曲,它的剧本不唱历史,不演古人,都取材于当时当地的稀奇故事和传说,故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二人台的音乐具有优美、清新、秀丽、明朗等特点。它包括唱腔与器乐曲两大部分,并有西路调与东路调之分。西路调的特色是旋律旷达悠长,高亢明亮,曲目丰富多彩;东路调的特点是旋律朴实优美,曲牌结构紧凑,音域不太宽,易于上口,便于普及流传。二人台音乐成分比较复杂,有蒙古族民歌、山西民歌、陕北民歌、江南民歌,还有一些戏曲音乐等。这些音乐素材,经过人们多年的艺术实践,已经融合成独具特色的二人台音乐,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二人台的伴奏乐器以笛子、四胡、扬琴、二胡、四块瓦、梆子、锣、鼓等为主。传统的二人台化装、道具和舞台设置等极其原始和简单。化装形式:丑角作三花脸,着甩裆裤、大襟袄、戴高筒毡帽;旦角描眉画眼,头饰鲜花,着彩衣、彩裤和彩鞋。道具:丑角持霸王鞭、四块瓦、木棍或笤帚等;旦角持折扇、手绢等。舞台布景:划地为台,台上间或有一桌一凳,观众围观坐定即可。
二人台的道白极具特色,它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把人们田间地里、街头巷尾口语化的俗语方言入曲入白,有着鲜明的地方色彩,散发着乡土气息,保持着民歌口头文学的特点,通俗、诙谐、夸张、泼辣、幽默是它的基本风格。它的道白中有大量的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顺口溜、谐音字,但最有特色的还是串话,它利用汉语音节铿锵优美的特点,用叠字、叠句增加语言的艺术魅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二人台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地发展起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经过改革创新,涌现出一批好剧目和好演员,二人台表演艺术可以说已趋于成熟。2004年5月,晋蒙陕冀四省(区)二人台艺术电视大奖赛的演出就是一个明证。
总之,二人台艺术绵厚、清爽、醉人,它是蒙汉各族人民创建的地方剧种和智慧的结晶,是祖国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戏曲宝库中的优秀财富,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网页编辑:李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