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电视文艺是随着内蒙古的第一家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的诞生而出现的,随着电视的发展而发展的。内蒙古电视台筹建于1960年,并在“三年困难”时期和“文革”动乱时期两次下马。到了1969年10月1日才正式开播。随后,各盟市电视台也相继建立起来。
1979年随着内蒙古电视台第一部蒙古语电视剧《烟酒》,第一部音乐舞蹈艺术片《塞外鸿雁》的拍摄录制,内蒙古电视文艺开始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汉语电视文艺
内蒙古电视文艺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质量由低到高,形式由单一到多样的漫长发展过程;经历了由简易直播发展到全方位现场直播或录像播出,由品种单一到多样化,从简单照搬舞台演出到具有自己的节目特色,由一个语种到两个语种,由黑白播出到彩色播出的全面发展历程。
1.曲折发展时期(1969-1978)。
1969年内蒙古开办了第一家电视台,初创时期,技术设备条件很差,最初的文艺节目只能播放引进电视片。之后使用兄弟台支援的一部电子管摄像机,简单直播一些小型的文艺演出节目。1971年,使用两台电子管摄像机,开始直播一些小型的文艺演出。
1975年,内蒙古电视台经过扩建,有了五讯道的黑白电视中心、三讯道的黑白电视转播车和600平方米的大型演播厅,扩大了转播范围,多次转播了文艺、杂技演出,体育比赛和焰火晚会等。自1975年5月1日起,内蒙古电视台进入了彩色录像时期,自办文艺节目日趋丰富多彩。
2.复兴发达时期(1979-1991)。
内蒙古素有“歌海”之称,蕴藏丰富的民歌,为电视文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内蒙古电视台录制的专题音乐片《兴安岭之歌》、《百灵歌赛》、《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内蒙古地区选拔赛》、《照拉格拉特文艺晚会》、《欢乐的科尔沁》,二人台《打樱桃》,音乐风光片《摇篮之歌》等,都各具鲜明特点,有的还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尤其是1984年拍摄的音乐风光片《摇篮之歌》,获得多种奖励。
1982年8月,电视戏曲片《二孔明赔情》呈现在屏幕上,1983年中央电视台作为元旦的重点节目播出,此后与之形成系列的《二板头进城》和《二倔头的趣事》,都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较强的时代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还创作了二人台《打樱桃》、《走西口》,京剧《打焦赞》,漫瀚剧《丰州滩传奇》,木偶剧《巴拉根仓的故事》等各类戏曲作品40多部。其中有若干部戏曲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随着1979年内蒙古第一部蒙古语电视剧《烟酒》的诞生,1980年内蒙古电视台正式组建了电视剧组。随后《乔厂长上任记》、《丢自行车的人》、《离婚》、《母爱》、《酒》、《戈壁之歌》、《并非小事》、《春雨》、《银壳怀表》等电视单本剧都相继与广大电视观众见面,这些电视剧大多是以现实题材为主,用讴歌真善美,抨击恶俗陋习的叙述方式,为电视观众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同时也为我区电视剧的发展开辟了先河。
随着电视剧《小活佛》在全国第二届“飞天奖”获得鼓励奖后,电视剧《亲家卖粮》、《山林的雾》、《啼笑因缘》、《风雨巴林道》、《驼峰山》、《拉骆驼的姑娘》、《黄土窝的故事》也吸引了全国电视观众和专家学者的目光,并在“飞天奖”和“骏马奖”评奖中获奖。其中一些电视剧被介绍到欧美30多个国家。随着一大批内蒙古电视艺术领军人物的涌现,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建立起来了。这为今后拍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地区特点、民族特色、引人入胜的电视剧、电视艺术片,迎来内蒙古电视文艺更大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繁荣发展时期(1992-1998)。
内蒙古电视文艺事业通过一代又一代电视文艺工作者谦虚的态度和坚强的毅力的展示,得以不断发展。他们严肃作品创作,注重民族化、地方化,创作出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繁多的精良之作,并且形成了规模生产,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电视剧《天神不怪罪的人》、《京江祭》、《老昌小传》、《沙柳和它的影子》、《遥远的驿站》、《乌兰夫》、《东方商人》、《乡间多少情》、《那女人》、《党员二愣妈》、《水命》、《耶达山的雪》、《静静的艾敏河》等。在全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电视译制片是我区电视界的强项,蒙古语电视译制水平达到了较高的程度。每年都要译制大量的电视剧播出。《红楼梦》、《高山下的花环》、《渴望》等译制作品,都显示出我区电视译制的水准。
蒙古语电视文艺
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节目于1976年10月2日开播。蒙古语节目本着“以译制为主,自办为辅,创造条件,逐步过渡”的方针,转播舞台演出的文艺团体专场演出、汇报演出、个人音乐会、专场演唱会、舞剧、歌剧以及各类文艺大赛等各种类型的文艺节目达300多场次。
1981年,摄制的专题艺术音乐专题片《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作为交换节目出口蒙古人民共和国(今蒙古国)。1984年拍摄了“首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内蒙古选拔赛”。1986、1987年先后录制了3部大型舞剧《东归的大雁》、《蒙古源流》、《森吉德玛》。1989年现场直播了“首届全区蒙古语歌曲大奖赛”等。
从90年代开始,蒙古语电视文艺工作者,根据我区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等特点,认识到了要提高文艺节目的质量和品味,就要在文艺节目的民族化、地方化上下工夫。事实证明,越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文艺节目,越是受到观众的欢迎。其中晚会《哈达情》和《吉祥草原》分别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同时还制作出了《金色圣山》、《心灵的报春花》、《在那伊敏河畔》等十几部思想精深、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电视艺术片。艺术片《在那伊敏河畔》荣获全国少数民族电视题材“骏马奖”二等奖,并荣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和自治区文艺创作最高荣誉“萨日娜”奖,还荣获了全国蒙古语电视节目一等奖。
网页编辑:李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