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主页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首页>>专题主页>>民风民俗>>回族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回族的传统体育
—— 武术和摔跤

作者 代林     来源《文化内蒙古第二卷•永远的故乡》
 

   中华武术,国之瑰宝,它已经成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回族一向以勇敢、强悍、团结和不畏强暴著称于世,令人刮目相看。他们为丰富、发展和提高中华武术,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内蒙古武术的百花园中,回族武术是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灿烂多姿,光彩照人。

内蒙古回族武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阴山脚下、土默川上、黑河之畔,到处都有关于回族武术人物的传说与记载。在清末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回族传统体育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

华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近年又有人称之“中国功夫”。回族武术的主要项目有散打、对练、拳术、器械等几十种。回族武术除具有中华武术的共同特点之外,也有其自身特点,如西域鞭(杆子鞭)、阿里剑、十路查拳、弹腿、心意六合拳、六趟汤瓶走势、回回十八肘、河州棍、晰扬掌、龙爪钩、马家拳、吴氏八极拳等,被誉为“回回拳”、“教门拳”。武谚曰:“南京到北京,弹腿出在教门中。”“弹腿”(又名潭腿)因其发腿疾速、劲道脆弹而得名,近代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称之为“弹腿门”。因“弹腿门”的大家多为回族,回族群众对弹腿又情有独钟,故武术界多认为弹腿是回族特有的拳种。弹腿有六路、十路、十二路、对练等类型,其十路弹腿流传较广、影响较大。弹腿的特点是左右对称,上下相随,手、眼、身法、步,循规蹈矩,持之有故。它成为武术的一种基本功法,普及率较高。

提到内蒙古的武术,必须要讲到托克托县的吴氏家族。《绥远通志稿》记载:“吴英,托克托厅农家子,清同治初,从山东德州人孙老学大竿枪并太祖拳。十二年,得董海川八卦走法,技益精。光绪二十二年春,入京师,为英诚公府护宅,有功,公府赏五品翎顶以宠异之。二十四年,夏游京师,马某求与较技,英在牛街礼拜寺楼上,摔马于马路……”吴英后半生致力于培养武术新秀,在托克托、萨拉齐等地有不少门人,皆为高手。以后沙福、白福、苏二庆、吴耀、马正英等回族拳师,也纷纷开场授徒,回族武术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民国年间,内蒙古西部及呼和浩特回族的武术事业出现了第一个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吴桐。吴桐出身于武术世家,先从三祖父吴耀学习武术,后又拜吴鉴泉、荣连升等大家为师,终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武术名家,被誉为“塞外武豪”。1928年,中央国术馆在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国术国考(俗称“打擂”),吴桐以三战三捷的优异成绩获甲等奖。

吴桐一生在武术事业上颇有建树,其贡献主要在于:第一,将中国的优秀拳械吴式太极拳和太极剑介绍到内蒙古西部。通过演练太极拳、太极剑,推动了武术的发展。第二,倡导成立了内蒙古西部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武术活动场所“绥远省国术馆”,并担任副馆长主持馆务。绥远省国术馆对传播、研究、普及武术及团结武林志士,摒弃门户之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博采众家之长,发展了不同风格的武术流派。第三,学习、发展了塞外绝技阴把枪。阴把枪是拳械中一种稀有的枪术,它有一定的枪法、步法、基本功法及练习法,但没有固定套路。吴桐用太极拳的理论剖析阴把枪,把阴把枪的基本内容与家传的杨家四十枪融合在一起,编创了阴把枪的套路,使其好学易传。于是吴桐的名字和内蒙古的武术史永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除吴桐及前述武林英豪外,清末以来活跃于武术界的还有:薛根、张天宝、孙才、邓万寿、张通、苏永成、杨顺义、白六、白怀礼、马印、宛成仁、白永昌、傅世魁、麻勋、李富根、赵文元、乔吉、拜文秀、吴荣、刘万山、吴国成等。

吴桐的长女吴芸兰除个人长期习武外,于1969年开始在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业余辅导妇女练武,1977年呼和浩特市体委正式聘其为辅导员,成立了太极拳辅导站。十几年来,她始终认真工作。吴芸兰也曾荣获女子太极拳第一名。1983年底,她被中国武术协会等6个单位联合授予“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的光荣称号。

吴桐次子吴秉孝,身为内蒙古医学院体育教授,不仅自己常年精研武艺,而且举办了业余武术锻炼站,培养爱好者,同时对武术遗产进行了认真整理,曾发表论文多篇,并正式出版了《阴把枪》一书。

 在呼和浩特回族武术界中还广泛传诵着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著名武术家王美,本是汉族人,但他从小在回族聚居区长大,在生活习惯上受回族影响很大。他从小拜数位回族武林前辈为师;成就武名后,又精心教授回族子弟习武,培养了大量武术人才,如拜祯、马云亭、王俊、马建魁、白文亭、白应兰、马沛英、马自新、刘万明、韩秉孝等人。说起王美为人的仁德忠厚,呼市回族人有口皆碑,极为敬重。

在呼和浩特的回族传统体育中,还有一枝奇葩—中国式摔跤。呼和浩特回族的摔跤,自晚清时逐渐发展起来。回族民间摔跤师韩友创出了“左迎门”的跤术,为当时闭塞的归化城摔跤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此后出身屠户的白儒珍(通称白老八),善于学习各种跤法,广泛结交各路摔跤好手,切磋研究,使呼和浩特回族的跤术不断规范、成熟,开创了功底扎实、灵活多变、简单实用的“白氏跤法”,在中国异彩纷呈的摔跤界中,独树一帜。

白老八是一位一身正气的回族摔跤师。在日本侵占绥远时举办的一次“武术摔跤比武”大会上,他用娴熟的跤法,将趾高气扬、狂傲不羁的巴彦塔拉盟公署顾问、日本摔跤教练保科摔倒,使中国人扬眉吐气,在呼和浩特传为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白老八在自家院子里办起了摔跤锻炼站。在设备极其简陋的情况下,他摸索出了一套较科学的训练方法,为内蒙古摔跤界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对推动和促进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哈世华(获1953年华北运动会摔跤比赛第二名)、白松山(获1963年内蒙古自治区青年摔跤锦标赛第三名、1964年全国摔跤锦标赛第一名、1972年和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摔跤比赛第一名、1974年全国摔跤比赛第一名)、马权(获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摔跤比赛第二名、第二届全国运动会摔跤比赛第五名、1974年全国摔跤比赛第一名、第三届全国运动会摔跤比赛第二名)、刘云(获1964年和1965年内蒙古自治区青年摔跤锦标赛第一名、第二届全国运动会摔跤比赛第三名)、李斌(获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摔跤比赛第二名、1974年全国摔跤锦标赛第四名、1975年全国摔跤邀请赛第一名、第三届全国运动会摔跤比赛第一名)、王斌(获1978年全国摔跤比赛第三名、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运动会摔跤比赛第一名、1979年全国摔跤锦标赛第三名、第四届全国运动会摔跤比赛第三名)、马林(获1979年全国摔跤锦标赛第三名、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运动会摔跤比赛第三名)等人,均在白老八门下学艺,受到良好的启蒙,为后来在摔跤事业上大显身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内蒙古摔跤界,多少年来一直活跃着不少回族同胞,为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在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中,创造出了累累硕果。

 

网页编辑: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