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主页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首页>>专题主页>>人文历史>>古代遗址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北魏龙兴在此处

作者 刘蒙林     来源《文化内蒙古第一卷•神奇的草原》
 

    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乡土城子村,有一座古城遗址,这便是著名的北魏王朝早期都城—盛乐城。

    盛乐城位于土默川平原的南缘,北面平

川,南临群山,西南有宝贝河环绕,是连接内地与阴山南北的门户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盛乐城,原名成乐城,始建于西汉时期,313年,拓跋鲜卑在此建都后,改称盛乐城,史称“北都”。此后,隋、唐、辽、金、元各朝均沿用该城,并在此设郡置府、兴县建镇,历时千年之久。

    盛乐古城因历代不断重修与扩建而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现存城垣东西宽1550米,南北长2250米,墙体用黄色黏土夯筑而成,夯土层厚15厘米20厘米,墙基保存较好。墙址中的城门、瓮城、角楼、点将台、街道依稀可辨。城东南角被河水冲毁,断崖上暴露的遗址有窖穴、水井、墙基。城内曾出土大量陶器、铜器、农具、兵器、钱币、墓碑、石刻等古代遗物,古城遗址占地面积为3.48平方公里。从其出土文物及建筑特点来看,古城可分为南区、中区和北区三个部分。南区为西汉最早建成的城区,盛于西汉,废于东汉,现存有南段城墙。北区是北魏以后历代扩建的城区,兴盛于唐代,延续到五代时期,现存有北墙、西墙、西南墙和东墙中段与北段。中区位于南区的西北部,略成方形,南北长约470米,是北魏皇城的主要区域,辽、金、元朝时仍沿用之。

    汉代的成乐城,曾是定襄郡的治所,辖有成乐、安陶、定襄、武成、襄阴、武进、武皋、武要、桐过、骆县、都武、复陆等12个属县。西汉时,这里村落遍地,经济发达。汉廷曾将大批人口迁入此地屯垦戍边,人口最多时达16万,使这里很快成为重要的农垦区之一。东汉末年,由于内地战乱波及北方,致使多数郡县名存实亡,成乐城也因战乱而成为一座废城。

    魏晋南北朝之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与大迁徙的时期。当时,以今呼和浩特地区为中心的北方地带,成为汉族与匈奴、乌桓、柔然、鲜卑、敕勒、突厥等游牧民族先后交错杂居的地区,其中鲜卑民族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最大,占有的地位也最重要。

    鲜卑族是我国古代的北方民族之一,属东胡族的一支。先秦时期,居住在我国大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之中,是一支以渔猎生产方式为生的部落。东汉初年,鲜卑族拓跋部走出“大鲜卑山”,南迁到呼伦湖一带游牧。后又从呼伦湖南下,经过千难万阻,来到阴山大漠南北。258年,拓跋力微率鲜卑部众从河套地区迁到土默川平原定居,改“成乐城”为“盛乐城”,并将其定为拓跋鲜卑的都城。

    西晋初年,拓跋部首领猗卢因军功先后被封为“代公”和“代王”,并获得山西北部雁门、楼烦、崎县、马邑、阴馆等五县领地。313年,猗卢“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以为南都”。平城即今山西省大同市。北南二都的建立,在鲜卑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说拓跋力微带领鲜卑族定居盛乐是鲜卑人挺进中原前的第一次跨越,那么拓跋猗卢修建北南二都,就是其入主中原前鲜卑社会的第二次跨越。北都是鲜卑人据守塞外的根据地,南都则是鲜卑人进军中原的桥头堡。可以说,盛乐、平城二都的修建,是鲜卑人实行历史性跨越的里程碑。

    338年,新即位的鲜卑首领拓跋什翼犍开始设置百官,制定法律,正式建立了“代”政权。376年,什翼犍在与前秦皇帝苻坚的征战中被击败,政权失落。386年,不屈的鲜卑人在新首领拓跋珪的率领下,再度崛起,恢复了代国政权,仍以盛乐为都城。不久,拓跋珪改“代”为“魏”,自称魏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北魏王朝由此开始。

    拓跋珪执政期间,很快征服了邻近的其他部落,经过1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在398年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同时,为应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南移的局面,拓跋珪毅然地把北魏都城从盛乐迁到平城,并正式称帝,成为北魏王朝的第一代皇帝,史称北魏道武帝。以后,盛乐城就被称为“北都”或“故都”。

    北魏王朝从盛乐迁都之后,盛乐城仍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统治者不仅把这里作为屯兵练武、储备军事力量的地方,而且还大力发展农牧业经济和商业贸易,从而使这里的社会经济得以迅猛发展,并日趋繁荣。

 

网页编辑:李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