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0年的时间里,在东起中国东北,西至布达佩斯的亚欧大陆北部草原上,游牧民族周期性地掀起风暴,向南、向西扫荡定居民族的家园。这股风暴一次次改变了亚欧大陆各民族的生存版图。紧靠着中华文明正北方的蒙古高原,则是欧亚大陆游牧风暴的源头。游牧民族掀起的风暴不断冲击着
定居的王朝,迫使那些陷于腐朽统治的定居文明一次次振作起来。
然而,由于游牧民族发展文化的条件所限,在一次次风暴过后,游牧民族活动留下的印迹大多数被记载和保留在定居农耕民族的文献典籍中,真正属于游牧民族自己历史见证的文献典籍却实在太少,除此之外,主要的就是那些矗立在天地之间、在荒草中经历了千年风霜的碑刻了。
在这些碑刻中,现已发现且较著名的主要有:突厥文《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暾欲谷碑》、《翁金碑》、《雀林碑》;回鹘文《乌兰浩木碑》、《建塔功德碑》、《重修文殊寺碑》、《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契丹文《辽太祖记功碑》、《辽太祖创业碑》、辽兴宗道宗《哀册》、《北大王耶律万辛墓志》、《耶律习涅墓志》、《故耶律氏铭石》;蒙古文《成吉思汗碑》、《庆州古城蒙藏文佛教碑》、《苏木沁华严寺庙碑》(蒙、汉、藏、梵四种文字)、《康熙平定噶尔丹石碑》等,在内地也发现有蒙古文、八思巴文碑刻;汉文《王傅德风堂碑记》等。
《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发现于1889年。是年,俄国雅得林采夫率领的考察团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鄂尔浑河旧河道及和硕柴达木湖附近发现了后来举世闻名的《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雅得林采夫当即临摹了一份铭文,并将两块有汉文铭文的残片运回彼得堡。1892年出版了一部图谱和六部考察团著作集,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很大兴趣。此后,突厥学家拉德洛夫和丹麦学者汤姆逊对碑文进行了翻译。国内先后有韩儒林、岑仲勉、芮传明等学者的译文发表。
《阙特勤碑》正面及两侧为突厥文,碑文是以毗伽可汗的口气写的。“阙”是人名,“特勤”为突厥贵族子弟称号。阙特勤,是630年被唐太宗灭掉的东突厥汗国王室后裔,是武后时重新开始统一突厥的颉跌利施可汗阿史那骨吐禄之子、玄宗时期突厥毗伽可汗之弟。他是东突厥帝国回光返照的复兴中最重要的人物。7岁时其父阿史那骨吐禄死,叔父默啜可汗即汗位,阙特勤16岁时已六伐胡州两败唐军。716年,默啜可汗被拔野古人伏击身死,传首长安。阙特勤诛戮叔父默啜全族及其主要大臣后,扶其兄毗伽可汗即位。为突厥的统一和复兴,勇武无敌的阙特勤一生身先士卒,征战无数。《阙特勤碑》详细记载了他的征战历程。阙特勤死于731年(突厥羊年的十七日),时47岁。在其父、叔与兄两代人的奋斗下,突厥帝国再次统一起来。为纪念突厥的再次复兴统一和武功盖世的弟弟,毗伽可汗写下长篇祭文,追述突厥人的历史和阙特勤的赫赫功勋,在唐人工匠的帮助下刻在其墓碑上。翌年,唐玄宗遣使致御制御书碑文。在碑文中,唐玄宗追述了唐与突厥的友好关系,强调了双方和平的重要性,最后赋词以颂:“沙塞之国,丁零之乡,雄武郁起,于尔先王,尔君克长,载赫殊方,尔道克顺,谋亲我唐,孰谓若人,网保延长,高碑山立,垂裕无疆。”并将碑文镌刻于该碑背面。
《毗伽可汗碑》立于735年,碑文为毗伽可汗的侄子药利特勤所撰,主要记述了毗伽可汗一生四处征战的事迹,在文字和内容上与《阙特勤碑》有雷同。
1987年,在赤峰市巴林左旗乌兰坝苏木小罕山发现了《耶律习涅墓志》。刻石两面分别刻有契丹大字和汉字,契丹大字共37行,1616个字。是目前字数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契丹大字石刻。该墓志记载了墓主人六世祖到墓主人的儿子20人在辽朝起于朔漠直到亡国这段时间中的经历,是耶律习涅的家族史,同时也从一个角度展现了辽王朝的兴衰。
1818年,俄罗斯学者т.и.斯帕斯基在《西伯利亚通报》上首次报道了在额尔古纳河畔发现吉尔吉拉古城(又称移相哥宫)和在黑尔黑尔河畔发现记载哈撒尔的儿子、成吉思汗之侄移相哥远射之事碑刻的情况,该碑刻以成吉思汗的名号起首,所以被称为《成吉思汗碑》(又称《移相哥碑》)。该碑是呈盘状的花岗岩,长1.992米,宽64.9厘米,厚22厘米,碑身已断为两节。现存彼得堡美术博物馆。
该碑被发现后,许多学者对其文字进行过释读,意见渐趋一致:“当成吉思汗对回回民族(木速蛮)发动战争的时候,从马上下来,所有蒙古人的民众的贵族都集合在不花,移相哥拉弓,把一支箭射到了三百三十五丈远处。”移相哥是成吉思汗弟弟哈撒尔的第三子。哈撒尔以善射著称,移相哥的善射可谓将门出虎子。移相哥18岁时,成吉思汗与克烈部首领王罕关系恶化,住在王罕营地的哈撒尔(成吉思汗之弟)把自己的妻子和包括移相哥在内的三个儿子留在王罕营地,带了几名伴当逃回成吉思汗处。移相哥等人实际上成了人质。1206年,移相哥成为成吉思汗护卫军的“箭筒士”长。1223年,成吉思汗在征途中曾经密令移相哥召请窝阔台、拖雷参加在汪浑答阑忽都黑之地召开的秘密会议。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归来后,在一次庆功宴上为移相哥记功立下此碑。
1927年6月,一支由中国和瑞典科学家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在达茂旗进行科学考察时,我国学者黄文弼在百灵庙东北约30公里的艾不盖河上游发现了一座被当地称之为“敖伦苏木”的古城遗址。黄文弼和他的助手们在古城内的一处建筑物废墟中找到了一块石碑,碑首刻有“王傅德风堂碑记”。该石碑的发现,使汪古部首领的世居之地赵王城得到了确认。
汪古部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部族,主要活动在阴山东段一带,其族源来自突厥。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汪古部首领阿剌兀思投向成吉思汗。在以后蒙古与各部的征战中,汪古部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吉思汗将自己的第三个女儿阿剌海公主嫁给了阿剌兀思,同时还约定了世代姻亲关系。1206年,成吉思汗在斡难河畔即汗位时,授予汪古部首领阿剌兀思以五千户。此后,拖雷、忽必烈、铁穆耳等几代元帝的公主,都先后嫁给了汪古部首领。汪古部首领曾受封过北平王、高唐王、鄃王,1308年(至大元年)术忽难封为赵王,其后的七代部族首领世袭赵王。
《王傅德风堂碑记》碑身已佚,黄奋生《百灵庙巡礼》一书录有碑文,900余字。该碑首先说明了碑文的来历:“客前净州路儒学教授三山林子良奉王钧旨撰,王傅都事刘德彰篆额”,接着详细记载了数代赵王的家世、功德以及与成吉思汗家族的世婚关系,然后赞扬了几任王傅的品德、才能和事迹。这对于了解和研究汪古部的历史是相当珍贵的资料。
今天,这些碑刻中的人物早已走入历史烟尘,碑刻中的事件也已凝结成历史,但是这些碑刻却依然静静地矗立于蓝天绿草之间,向人们默默昭示着草原上曾经动人心魄的历史风云。
网页编辑:李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