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象棋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棋种之一,根据《马可波罗行记》的记载,早在蒙古汗国时代,蒙古人就有蒙古象棋的娱乐活动,从那以后世代相传。蒙古语称象棋为“沙塔尔”。为区别于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故汉语称之为蒙古象棋。
象棋,从它名字的来历上看,应当是由棋子中有“象”而得名。然而,蒙古象棋中并没有“象”,相对于中国象棋而言,蒙古象棋中占据“象”位并起其作用的是“驼”。因此,似乎也可以说蒙古象棋是“驼棋”。之所以用“驼”而不用“象”,也许是蒙古族从事牧养牛、马、骆驼、羊,对于骆驼的熟悉程度远超过于象的原因。实际上,蒙古象棋与中国象棋、国际象棋都有所不同。它的棋盘格局和棋子数目与国际象棋大体上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蒙古象棋的“车”可以横直通行,“马”走“日”字,“犬”只进不能退。但是,蒙古象棋中有“马”不受别足限制,并不得将死对方的“王”,“驼”斜行可以过“河”等规定,又不同于中国象棋。据《桥西杂记》载,蒙古象棋的棋制和着数是:“局纵横九线,六十四格。棋各十六枚:八卒、二车、二马、二象、一炮、一将,别以朱墨。将居中之右,炮居中之左,车、马、象左右列,卒横于前。棋局无河界,满局可行,所谓随水草为畜牧也。其棋形而不字,将刻塔,崇象教也。象改驼或熊,迤北无象也。卒直行一至底,斜角食敌之在者,去而复返,用同于车,嘉有功也。马横行六,驼可斜行八,因沙漠之地驼行疾于马也。车行直线,进退自由。群子环击一塔,无路可出,始为败北。”
蒙古象棋同国际象棋同出一源,都是古印度的一种称为“却图郎卡”的棋,由四人执棋。7世纪时这种棋传于阿拉伯,改名为“沙特拉兹”。13世纪后,随着蒙古汗国的建立,加强了同中亚地区的来往交流,“沙特拉兹”也传入了蒙古地区,并转音为“沙塔尔”,演化为两人对弈。现在的蒙古象棋棋盘、棋子均涂以黑白两色,以区分双方阵容。棋盘黑白相间横竖排列画着64个小方格,相同颜色的格子对角相连,棋子均以蒙古语命名,有“诺颜”(汗王)、“别尔斯”(王后)、“特日格”或“抗盖”(车)、“毛力”(马)、“特莫”(骆驼)、“脑海”(犬)或者“乎”(男孩)等。棋子共32枚,黑白两方各有16枚,各有汗王、王后各1枚,骆驼、马、车各2枚,犬8枚,均是用杏木根或檀香木等雕制成的棋子,其人物、兽类、车都是立体造型,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是精美的木雕艺术品。如雕刻的马,就有各种不同的姿态,有奔马、跑马、走马、立马,还有母子马。骆驼有公驼,也有母子驼。这些木雕棋子是蒙古族牧人长期观察和生活体验的生动展现,富有草原生活气息。在民间,蒙古象棋多为牧民自制。棋子除了用木头雕刻的,还有用兽骨细琢的,也有用石头刻制而成的。棋盘大多是用木料制作的。
蒙古象棋原来没有统一的竞赛规则,弈法是靠口头传授下来的,因而不同地区的习惯、弈法不尽相同。一般是:开局第一着只能走王后的前犬,有时经双方商议后,也可走汗王的前犬。第一着走的犬可走两步之外,其他犬都只能一次走一步。汗王和车之间不能移位,马不能直接将死汗王,因为汗王不能死于马蹄之下。一般一盘定胜负,不计时。有的地区的弈法则对方不“将军”,汗王则不能动,其他规则与国际象棋相同。棋盘上无河无界,可谓双方能够逐水草而牧。比赛时也要讲究礼仪,参赛双方互相问候之后方可坐到比赛席位上。对弈结束后,要把棋子重新摆好后才能离开席位。如果败方是晚辈,要向对方施礼;如果败方是长辈,则要称赞对方。
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在茶余饭后摆上棋盘互相对弈,不论老少长幼都可以参战展示自己的棋艺,蒙古象棋成为民间经常开展的一项文化活动。新中国成立后,蒙古象棋更加普及。蒙古象棋已列入那达慕的竞赛项目,多采用国际象棋的竞赛编排和竞赛规则进行比赛,为我国棋坛又增添了一个项目。
网页编辑: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