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主页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首页>>专题主页>>民风民俗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赛 马

作者 木公     来源《文化内蒙古第二卷•永远的故乡》
 

 

    爱马和善骑是蒙古族的传统,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的

美誉。赛马是蒙古族在游牧生活中形成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对于畜牧业生产的一次检阅,代代流传至今不衰。在丰美的草原上,每逢那达慕、祭敖包等节日,蒙古族牧民便举行赛马,因而赛马运动在牧区具有浓厚的群众基础。

赛马能培养骑手机智、勇敢、灵活、耐劳等优秀品质,骑手要有娴熟的马上功夫、健壮的体魄和很强的驾驭能力。参赛者为了取得赛马的胜利,赛前对参赛的马进行一两个月的调教,也叫做“吊马”。每天吊控饮食2个小时左右,然后练跑,夜间还要放青。直到那达慕召开的前几天,每天练跑一两次。最后两天休息准备参赛。吊马的目的是把马吊控到腹小而坚,臀大而实,膘凝于脊,这样的马跑起来才能奔如翔、驰如飞,气不喘、力不竭,同时也是在培养骑手与马的感情,达到人与马的密切配合。

蒙古族赛马分走马和跑马两种。走马要求马在行进中保持前后蹄交错的步伐,这是要经过训练才能达到的。比赛走马要备鞍,骑手多为成年人,比赛中,马走起来不失步伐,稳健快速,步伐优美者为上乘。赛走马在鄂尔多斯、阿拉善等地区较为盛行。跑马是比赛马的速度、耐力,有草原上直线赛跑和圆圈场地上赛跑两种,长距离赛程一般为25公里35公里,短距离赛程为5公里10公里,先到达终点者为胜。一般只有个人赛,一次决出胜负。如果是在圆圈场地赛马,在参赛人多的情况下,要分组进行,以计时结果决定名次。具体赛程、规则由组织者做出决定。参赛者男女老少不限,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般是本地区的牧民参加,也有邀请邻近地区牧民参加的,也有闻讯后从百里之外赶来的参加者。比赛时,骑手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头束彩色的飘带,足蹬皮马靴,为减轻马的负重,也有不穿马靴、不备马鞍的。骑手准备就绪后,在起点处排成一行,裁判员挥动旗帜(或鸣枪)发令,霎时,骑手们蜂拥而出,跃马扬鞭,奋力争先,匹匹骏马奋蹄奔驰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赛马的场面非常热闹,方圆百里的牧民乘车骑马,身着节日盛装赶来观看,为自己喜爱的骑手呐喊助威。

比赛结束后,按照传统仪式,获得名次的骑手和马要列队入场,接受命名和奖励。夺魁的骑手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羡慕,马也披红戴花,备受青睐。这时,有人手捧哈达和盛满鲜奶的银碗,满怀激情地赞美获得优异成绩的骏马。其中唱诵道:

它那飘飘欲舞的轻美长鬃,

好像闪闪发光的金伞随风旋转;

它那炯炯发光的两只眼睛,

好像一对金鱼在水中游玩;

它那宽阔无比的胸膛,

好像滴满了甘露的宝壶;

它那精神抖擞的两只耳朵,

好像山顶上盛开的莲花瓣;

它那宽敞而舒适的鼻孔,

好像巧手编织的吉祥结;

它那潇洒而蓬松的尾巴,

好像色调明快的锦缎;

它那坚硬的四只立蹄,

好像风驰电掣的风火轮。

在颁奖仪式上,往往还给最后一个归来的马匹封号,给那位骑手颁奖,鼓励年轻的骑手来年再显神威。

 

网页编辑: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