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生于1613年,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二女儿。她是后金皇太极的妃子、清朝顺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她历经
清初三朝,故身后上谥号孝庄文皇后,一般称为孝庄。1625年,时年13岁的布木布泰嫁给了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她的亲姑姑哲哲早已嫁与皇太极为正房大福晋,后来她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
孝庄端丽聪明,坚毅多谋。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后金为大清,在盛京(今沈阳市)称帝,同时建立后宫制度,分封了五宫后妃。哲哲正位中宫为皇后;海兰珠封为宸妃,位居东宫;布木布泰被封为庄妃,居次西宫。在皇太极的后宫中,庄妃姑侄的地位最突出。1638年正月,庄妃生下皇九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皇帝。
1643年8月,皇太极去世,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手握重兵,争夺皇位。其时,庄妃充分利用自己是五大后妃之一的优势,施展谋略,争取了各方支持,尤其是皇后与睿亲王多尔衮的支持。在五大臣会议上,多尔衮提出由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由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此议得到各方认可。于是,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诸王大臣盟誓效忠。这就避免了在明亡前夕的关键时刻清王朝内部的分裂和相互残杀。福临登基,改年号为顺治,庄妃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1644年6月,清军进占北京,定都北京。顺治亲政时,还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孝庄是他的老师。为尽快扫清明朝残余势力及各种抗清力量,孝庄辅导顺治以封王进爵、联姻结亲等手段笼络、控制了一批汉族实力人物,使清朝较快地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但孝庄母子之间亦有隔阂。孝庄生长于蒙古草原,有较浓厚的民族观念,更多地倾向满蒙旧俗。她为顺治挑选了多名蒙古族妃子、皇后。而顺治是在北京长大的新一代满族贵族,比较崇尚汉文化,又是性情中人,不喜欢这些后妃。1661年,顺治染天花身亡,孝庄在皇孙中选择了不满8岁的玄烨继承帝位,这就是康熙皇帝。
与顺治皇帝不融洽的经历以及统治全国的需要,孝庄一方面为使康熙不忘满族根本,指派自己的侍女苏嘛喇姑教康熙说满语、写满文,并向康熙灌输“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弛”的思想,让康熙操练骑射本领,终致弓马娴熟,箭不虚发;另一方面让康熙研读儒家经典,加强汉文化修养,还用儒家思想教导康熙“得众则得国”,要“宽裕慈仁,温良恭敬”,时刻谨慎,勤于朝政,才能巩固祖宗开创的基业,使康熙在政治上日渐成熟。康熙八年,康熙智擒鳌拜,结束了辅政时期,开始亲政。康熙亲政之后,有关军国大事,仍常常向孝庄请教。在康熙初年复杂的政局中,孝庄还以自己的影响平衡着各种关系。例如,她没有继续从其母族博尔济吉特氏中挑选皇后,而是亲定首辅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以索尼牵制专擅的辅政大臣鳌拜,体现了其政治家的胸襟与识见。
1673年,南方爆发了三藩叛乱。清朝大军南征,北方空虚。布尔尼趁机于东蒙辽西一带发动叛乱。布尔尼是内蒙古察哈尔部首领,被清廷赐封为王。其祖父是蒙古的林丹汗,父亲是阿布奈,母亲是皇太极次女玛喀塔公主。林丹汗死后,察哈尔部归降后金,林丹汗之子被赐封为王。布尔尼伺机反清,企图脱离清朝的统治。布尔尼起兵的消息传至北京后,人心惶惶。孝庄提醒康熙启用“才略出众”的都统、大学士图海去平叛。图海面对京城“宿卫尽空”的困难情况,挑选了八旗贵族的勇健家奴数万人,迅速组成了一支大军,以虏获归己为号召,使这支临时组建的部队在战场拼死效力,打得布尔尼溃不成军,兵败被杀。北方局势转危为安。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庄因病辞世,享年75岁。孝庄为清朝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愧为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
网页编辑:李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