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书·礼志》中对建立了北魏王朝的拓跋鲜卑人的祖先有如下记载:“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这就是“鲜卑石室”。同书还记载了北魏“太平真君”年间,北魏遣使前往鲜卑石室举行祭祀仪式,并且“
刊祝文于室之壁”。显然,鲜卑石室及其所在地带应该就是拓跋鲜卑人的发祥地。令人遗憾的是,《魏书》记载鲜卑石室的地理位置语焉不详,甚至有些含糊其辞,使人感到像是在讲述一段传说。那么,是否真有鲜卑石室存在?如果有,它究竟在哪里?《魏书》所记载的祭文是否真有其事?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想把这些问题探讨出个水落石出,都未能如愿,它始终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团。
1979年7月间,热心于研究北方民族历史的米文平经过多年的深山踏勘,终于在大兴安岭森林地带的鄂伦春自治旗发现了一个当地群众叫做“嘎仙”的山洞。该洞位于阿里河镇北9公里处的一座峭壁上,周围群山起伏,森林茂密。经过他对山洞的考察,虽然没有找到那段祭文,但他根据史料推断,嘎仙洞很可能就是拓跋鲜卑“石室”。工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当米文平第四次来到嘎仙洞时,竟然在洞里找到了那尘封千年的石刻铭文,而铭文所记正与《魏书·礼志》那篇祝文的内容相吻合。这个重要的考古发现,使与鲜卑民族关系密切的“大鲜卑山”、“鲜卑石室”、“石刻祝文”传说或记载等得到了明白无误的证实。
鲜卑原是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个较大的部落集团。匈奴冒顿单于时期,东胡被匈奴击破,东胡两大部落集团退守乌桓山(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附近)、鲜卑山(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西)。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势力逐渐衰退。87年,鲜卑攻入匈奴左地,大败北匈奴。一部分匈奴人逃离漠北,鲜卑进入大漠南北,留在漠北的十多万落(帐落、户)匈奴人“自号鲜卑”,融合在鲜卑人中,鲜卑势力更加强大。2世纪中叶,鲜卑在其首领檀石槐的带领下,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部落军事大联盟。这个联盟强盛之际,控制着东西6000余公里、南北3500余公里的广阔地域,不仅包括宇文鲜卑、慕容鲜卑在内,而且还包括部分拓跋鲜卑。由于这个联盟没有稳固的社会经济基础,所以在檀石槐去世后不久就瓦解了。3世纪30年代,鲜卑首领轲比能再次统一漠南鲜卑各部,建立了又一个鲜卑部落联盟。不久,轲比能被刺杀,鲜卑部落联盟又一次瓦解。
在檀石槐建立鲜卑部落大联盟时,拓跋鲜卑首领第二推寅(邻)率部众参加了檀石槐的联盟。早在推寅(第一推寅)时期,拓跋鲜卑就已离开祖居地鲜卑石室,踏上了从森林南迁草原的漫漫路途。经过“九难八阻”,终于在匈奴人西迁之后到达了“匈奴故地”。3世纪20年代,拓跋鲜卑迁居于五原一带,258年,拓跋鲜卑首领力微率众东迁盛乐(今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北),草原各部多来归附,组成了以拓跋鲜卑为核心的部落大联盟。到猗卢时期,拓跋鲜卑部落联盟的疆域扩大,实力增强。315年,猗卢自称“代王”,建立了“代”政权。376年,前秦王苻坚发兵攻破代,代政权亡。10年后,“淝水之战”爆发,前秦政权溃灭。拓跋珪趁机收集旧部,东山再起,在牛川(今呼和浩特市东南)大会诸部,重登代王位,建年号“登国”,后迁都盛乐,改称魏王。建国后,拓跋珪带领鲜卑铁骑开疆拓土,打败或消灭了塞外的库莫奚、高车、柔然等强敌。不久,又南向攻克后燕都城中山和并州以及太行山以东六州之地,统治区域深入到中原腹地。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拓跋珪即皇帝位,改元“天兴”,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北魏道武帝。拓跋焘时期,北魏攻灭赫连夏、北燕、北凉等割据政权,统一中国北方。孝文帝时期,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拓跋鲜卑从崇山峻岭、密林环绕的祖先石室中一步步走出,来到了塞外草原,越过了长城,历经数世纪的迁徙跋涉、兴衰枯荣,终于在中原大地上发展成为南北朝时期代表北方的强大王朝——北魏王朝。
拓跋鲜卑迁徙到草原之后,他们的生产方式就转向了游牧业,成为了典型的游牧民族,直到北魏建国之初,拓跋鲜卑主要还依赖于游牧经济。入塞后,在中原地区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农业经济在拓跋魏统治的地区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很快就成为北魏重要的社会经济基础。
当时中原地区的社会形态、文化发展程度相比,拓跋鲜卑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为了能够巩固自己的统治,北魏统治者从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386年)至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先后实施了“计口授田”、“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三长制”、“均田制”等改革措施,特别是孝文帝时期大力推行的汉化政策在历史上影响较大,主要内容是:禁鲜卑服饰,改穿汉服;禁鲜卑语,行汉语;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葬于洛阳,不得归葬代北;改鲜卑姓为汉姓等等。上述政策的推行,对巩固北魏统治者的统治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作为一个民族,拓跋鲜卑也因此而迅速融合于汉族之中,从历史舞台上永远地消失了。
今天,当我们来到嘎仙洞,看到那经历千年风霜后存留至今的石刻祝文,似乎还能隐隐听到当年鲜卑铁骑万马奔腾之声;看到眼前茂密的森林和遥远的群山,仿佛还能体会出拓跋鲜卑先人们从山洞走向草原时步履的蹒跚和艰辛。
网页编辑:李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