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岱召,是蒙古土默特部在丰州滩上建的第一座召庙。美岱召位于呼包高速公路中段北麓1
公里处的土默特右旗美岱召乡,南临黄河,北倚阴山,坐落在绿树浓荫之中。万历三年(1575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和其妻三娘子主持修建,原名为“灵觉寺”,康熙年间更名为“寿灵寺”。万历三十年
(1602年),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在西藏僧界人士的邀请下,由蒙古地方入藏坐床,蒙古地方缺少了宗教领袖,西藏僧界特派迈达哩·呼图克图来蒙古地方主持宗教事务。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迈达哩·呼图克图来到呼和浩特,坐于三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地方所设的法座,成为达赖喇嘛在蒙古地方的全权代表。因迈达哩·呼图克图曾为弥勒佛像(蒙古人称其为迈达哩佛)主持开光仪式,由此人们便将这座寺庙称为“迈达哩召”,后谐音为“美岱召”。
美岱召的建筑布局主要由城墙和寺庙组成,是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在这座亦城亦寺的大院内,既有王公住宅,又有供奉佛像的庙宇和安置骨灰的殿堂,是一座著名的明代塞外“城寺”。美岱召原是阿勒坦汗作为政治中心修建的,在他崇信藏传佛教之后,这里就既是他的驻地,又是他礼拜佛教的地方,因而被称为“城寺”。该寺略呈不规则正方形,类似一座堡寨式建筑,总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群四周是用大块鹅卵石垒砌的城墙,高约5米,城墙四角有外伸的墩台,上建有重檐角楼,正面为城门,上有垛口及一座三层歇山式的城楼。城门上方镶嵌有一块石匾,上面记载了阿勒坦汗之孙媳乌兰妣吉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起盖灵觉寺泰和门一事。对于石匾上的题记,蒙古史学家多有解释。
进入城门,正面是美岱召最宏伟的建筑—大雄宝殿,该殿是汉藏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物。殿内西墙上是一组色彩斑斓的壁画,描绘了蒙古族的崇佛场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画中的供养人,正中端坐的男女二人,据说是阿勒坦汗及其夫人三娘子。另外,作为供养人被绘于壁画中的众多人物以及他们丰富多彩的服饰、器物等等,都是研究16、17世纪蒙古人生活习俗、崇佛、服饰方面的极为重要的资料。
矗立在一个正方形高台上的是一座歇山式三层楼阁,因房檐及顶部覆有绿色琉璃瓦,俗称琉璃殿。琉璃殿面阔三间,底层正中开门,两侧无窗。传说这里是阿勒坦汗接受朝拜的地方。琉璃殿西侧的两座殿分别是老君庙和西万佛殿。因召东城墙外曾有一座东万佛殿,故这里称为西万佛殿。传说,这里是迈达哩·呼图克图举行法会的地方。西万佛殿南侧是经堂,还有一座称为乃春庙的藏式建筑,这里曾经是迈达哩·呼图克图居住的地方。
经堂东北侧有一座重檐歇山顶式的庙堂,称为太后庙。庙内无塑像,只有一座覆钵式檀香木塔,高约3米,雕刻精美,据传说,塔内安放着阿勒坦汗夫人三娘子的骨灰,故俗称太后庙。城墙东北隅有一座小寺院,据说三世达赖曾经居住在此,故称达赖庙。
美岱召的历史与土默特部阿勒坦汗家族的历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既是阿勒坦汗家族的统治中心,又是藏传佛教再度传入蒙古地区的重要弘法中心。美岱召对于研究蒙古族历史、佛教史、建筑史和美术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资料价值,是研究明代蒙古和土默特部历史的珍贵实物遗存。
美岱召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带山清水秀,树林茂密,风景优美,交通便利,是土默川上的一处著名游览胜地。
网页编辑: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