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主页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首页>>专题主页>>自然景观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渔歌唱晚游岱海

作者 刘蒙林     来源《文化内蒙古第一卷•神奇的草原》
 

    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凉城县境内的连绵无尽的丘陵山地中镶嵌着一颗碧绿的翡翠,这就是“塞外明珠”—岱海。

    山苍苍,水茫茫。岱海处于一个狭长的陷

落盆地之中,南依马头山,北靠蛮汉山,水面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湖岸线长度为61.56公里,面积160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内陆微咸湖泊,是内蒙古闻名遐迩的四大水产基地之一。

    岱海,先秦时称“天池”,汉朝时称“盐泽”,北魏时称“参合陂”,辽宋时称“奄遏下水”,金元时称“下水”,明朝复称“奄遏下水”,俗称“威宁海”,清初更名为“岱哈泊”,清末始称“岱海”。古时岱海四周皆为水草丰美的游牧之地,每到春、夏、秋季,岸边鲜花碧草,牛羊遍地;水中锦鳞畅游,水鸟嬉戏,风景如画。

    岱海水生生物由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及鱼、虾、蟹等组成。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共有105种,底栖动物19种,水生维管束植物有芦苇、荆三棱、蒲草、水葱、篦齿眼子草、菹草、聚草、莕菜、睡莲等9种。有鱼类27种,主要有草鱼、青鱼、鲤鱼、鲢鱼、鲫鱼、鳙鱼、小白鱼、泥鳅等。近年来,乌鱼、桂鱼、武昌鱼、青虾也在岱海良种鱼苗繁育基地试养成功,从而为当地水产业的振兴奠定了基础。

    每年夏季,岱海湖区气候宜人,湖水温和,适合开展水上娱乐活动。近年来,在湖的四周建起了多处日光浴场、绿茵娱乐场、湖泊浴场和度假村等游乐设施。

    岱海北岸是面积约40平方公里的草原、草甸区,它北倚青山,南临岱海,景观独特。草滩上生长着苜蓿、野菊、蒲公英、白茅草、冷蒿、芦根等植物50多种;草丛中有野兔、狐狸、獾、田鼠等动物10余种。

    这里气候凉爽,宜于避暑,每年夏秋时节,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如骑马、跑驼、摔跤、游泳、垂钓、歌舞、沙滩浴及那达慕大会等。游人若置身于清风吹拂、渔歌唱晚、落日余晖的美景之中无不有回归自然、悄然成仙之感。此外,还有平台跳伞,乘摩托艇巡游,乘龙船、平划船和脚踏船游湖等娱乐项目可供游人消遣。

    岱海是一处旅游胜地。这里的主要旅游景区有8处:岱海旅游区、温泉旅游区、佛山旅游区、蛮汉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猴山森林公园旅游区、永兴湖旅游度假村、马头山旅游区、革命文化旅游区。

    秀美的山水往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之地。岱海周边不仅钟灵毓秀,山水宜人,而且还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发现的30多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中,老虎山和园子沟遗址引起了国内考古专家的极大重视,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评价其文化内涵时说:“现在的历史教科书上的半坡文化是土房矮屋,而凉城的老虎山、园子沟文化是高楼大厦,它们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曙光。……凉城是个红太阳升起的地方。”而享有“人文始祖”之美誉的王墓山人类聚落遗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它比传统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之说整整推前了1000年。

    在20世纪7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蛮汉山区的毛庆沟发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80座北狄游牧民族的墓葬,在饮牛沟发掘出15座匈奴游牧民族和华夏族的墓葬,在崞县窑发掘出25座楼烦游牧民族的墓葬。这些墓葬中的文物,不仅显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经济生活的特点,也反映出当地制陶业和冶金业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此外,岱海周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还有元代蒙古贵族秘葬之墓、左卫窑村汉代古城、元代宣宁县古城、汇祥寺遗迹、北魏参合陂大战遗址、辽代奄遏下水大战遗址、明代长城遗址等。

    岱海周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来是各朝名人雅士的光顾之所。元代著名的政治家耶律楚材于1218年应成吉思汗之召,前往漠北途经岱海时,留下了千古绝句:“一鞭羸马渡天山,偶到云川暂解鞍。”在他日后所著的《西游录》中,也对岱海地区的风土民情、气候物产多有记载。

    1653年初,五世达赖朝见清朝顺治皇帝后,在返回西藏途中路过岱海,并在此逗留约两个月。在这里他接受了顺治皇帝授予的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金册与金印。金印全文是“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之印”。从此以后,达赖喇嘛在西藏政治上的地位才真正确定下来。这是巩固祖国统一的重大历史事件。

    1779年,六世班禅赴承德觐见乾隆皇帝。他率高僧100多人经过长途跋涉,于次年6月到达岱海。其间,乾隆皇帝在塔尔寺和归化城两次派人予以迎接。同时,乾隆命皇太子等人前赴岱海第三次迎接六世班禅,并修筑避暑寺庙,六世班禅便赴承德受乾隆皇帝的召见。当年的“三接庙”虽已破损,但遗址尚存,至今庙旁还保留着“东三接庙”、“西三接庙”等村名。

 

 

网页编辑:李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