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主页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首页>>专题主页>>自然景观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蒙古民族的摇篮--额尔古纳河

作者 刘蒙林     来源《文化内蒙古第一卷•神奇的草原》
 

    额尔古纳河在东晋十六国和隋朝时称完水,唐朝时称望建河,金、元时称也里古纳河,明朝时称阿鲁兀纳么连,清朝至今称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右

上源,与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河相汇后称黑龙江,然后外流入海。额尔古纳河的上源是海拉尔河,河水从阿巴该图山附近开始称额尔古纳河,其左岸为俄罗斯,右岸为中国,是中俄两国的天然分界线。河水干流长970公里,流域面积153151平方公里。

    额尔古纳河上下游地形差异显著。上游从阿巴该图至吉拉林,为草原丘陵区,地势平坦开阔,河谷宽阔,支流汇入较少,两岸草木丛生,河中沙洲岛屿较多,水深2米以上,小船可通航。从吉拉林至石勒喀河口为下游,河流进入山谷,两岸山峰对峙,陡峭险峻,多有支流汇入,河面宽200米300米,水深2.5米以上,是良好的天然航道。山上遍布白桦、落叶松等林木。

    额尔古纳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在我国境内的支流主要有海拉尔河、根河、莫尔道嘎河、激流河等9条。

    额尔古纳河流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它以丰饶的自然资源,哺育了中国北方诸多的游牧民族,可谓是游牧民族生长的历史摇篮。这些民族利用这里独特的自然条件,繁衍自己的民族,武装自己的军队,壮大自己的力量,然后从此出发,向更辽阔的草原走去,演出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舞台上的一幕幕话剧,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9世纪时,成吉思汗的始祖孛儿帖赤那率领部众,离开了额尔古纳河,西迁至肯特山脉下辽阔的三河(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流域草原驻牧。经过铁与血的洗礼,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并于1206年建立了蒙古汗国,蒙古民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网页编辑:李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