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神奇的克鲁伦河,
从这里缓缓流过;
&nb
sp;深情地滋润着茫茫草原,
载着多少美好的传说。
神圣宽广的克鲁伦河,
从这里滚滚流过;
输送着甘甜的生命乳汁,
两岸鲜花常开不落。
美丽潇洒的克鲁伦河,
从这里奔腾流过;
哺育着成群的牛马驼羊,
恩赐人间安康快乐。
千折百回一路歌,
祝福草原多绿色;
日月伴你向东方,
留下千秋无量功德。
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脉东部,上游和中游位于蒙古国境内,下游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流入我国境内,向东北方向注入呼伦湖。克鲁伦河总长1264公里,流经我国206公里。克鲁伦河两岸被半荒漠的小山和丘陵所围绕,河谷宽约3000米—5000米,河面一般宽40米—90米,河道比较弯曲,河滩、湿地和沼泽较多,因其流域内多为半荒漠地形,地表径流不发育,故支流较少。
历史上,克鲁伦河曾称弓卢水、胪朐河、怯绿连河,清朝至今,称为克鲁伦河。
克鲁伦河宛若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一条绿色飘带,轻柔舒缓,秀逸婉转。每逢盛夏时节,这里便是一片清凉世界。清晨,凭水瞻眺,平沙漫漫,芳草萋萋,毡包点点,羊群片片,烟霭云气笼罩着这梦一般的世外仙境。河面上薄如蝉翼的溽气,似烟似雾,或淡或浓,亦远亦近,低低弥漫着,轻轻抚动着,若实若虚,意境迷蒙。一阵湿漉漉的凉风,携带着浓郁的草味花香徐徐而来,河边的芦苇盛开着醉人的花絮,在微风中飒飒作响,婀娜多姿,轻盈曼妙。傍晚时,落日苍茫衔远山,河水清澈映晚霞。波光粼粼的河水与云霞缤纷的天体浑然一色,分不清哪是霞光,哪是波光。各色水鸟或携儿带女静静地游弋在芦荡丛中,或成群聚集飞翔于水面之上。空中,百鸟啭鸣,尽情嬉戏;水中,鱼虾畅游,自由自在。每一种生命都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
克鲁伦河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这里最早见诸史籍的民族为东胡。公元前209年,这里为匈奴左贤王辖地。汉代,鲜卑人从大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走出,这里又成为鲜卑族的龙兴之地。南北朝,这里分布有室韦诸部。隋唐,达姤室韦部、黄头室韦部、乌素固部、黑车子室韦部、蒙兀室韦部等室韦各部由唐朝设置的室韦都统府进行管辖。9—10世纪,这里成为塔塔尔部的驻地。辽朝,这里是契丹人的辖地。金朝,这里又归东北路招讨司所辖。
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诸部,建立了蒙古汗国,称成吉思汗。将呼伦贝尔草原封给其长弟哈撒尔、幼弟斡赤斤家族为世袭领地。
14—17世纪,在呼伦贝尔草原驻牧着蒙古四子、乌拉特、茂明安部落。清朝建立后,于1732年从布特哈八旗调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巴尔虎兵丁约3700人,迁驻呼伦贝尔草原,编为索伦左、右两翼八旗。此外,另有额鲁特蒙古一部,自成一翼,编为一旗。1734年,清廷从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选出2400人,按索伦兵制编为两翼八旗;新巴尔虎左翼四旗驻牧于哈拉哈河、乌尔逊河、呼伦湖东岸及海拉尔河下游两岸,右翼四旗驻牧于贝尔湖北岸、乌尔逊河、呼伦湖西岸及克鲁伦河下游两岸。
网页编辑:李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