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西南麓。1992年,这里设为“阿尔山经济开发区”。阿尔山是我国与蒙古国和俄罗斯的重要经济贸易窗口。
阿尔山矿泉
资源丰富,而且水质好、储量大、易于开发利用。阿尔山矿泉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分布在四个区域里,即阿尔山疗养院矿泉区、五里泉矿泉区(日涌水量达1054吨)、圣水泉矿泉区(日涌水量达296吨)和金江沟矿泉区,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尔山疗养院矿泉区。
阿尔山温泉群处在阿尔山断裂带上。受新生代构造中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影响,阿尔山地区形成了伊尔施、阿尔山、五岔沟等一系列断裂带。地下水沿断裂带渗透到不同深度与不同成分的岩隙中,经过长期地热作用与矿化作用,形成了今天矿泉的不同温度及不同矿化成分。被矿化的地下水在不断的热循环作用以及地表水的不断补给下,涌出地面,形成了矿泉群。冷泉水来自地表潜水,温泉、热泉和高热泉水来自地下深层循环水。
阿尔山疗养院矿泉分布在东西宽70米、南北长500米的狭长地带上,共有48眼温度、成分不同,作用疗效各异的矿泉,日涌水量达500吨。矿泉分为南北两个泉群,南部为冷泉,水温从1℃至25℃不等,以偏硅酸泉为主;北部为冷泉、温泉、热泉、高热泉相间的混合泉,水温从12℃至48℃不等,主要是重碳酸钠泉、偏硅酸泉等。
阿尔山疗养院的48眼矿泉,泉水冷热殊异,分布奇特。最相近的两泉仅距0.3米,水温温差却在14℃以上。48眼矿泉中,温度低于25℃的冷泉有25个;温度为25℃—37℃的温泉有12个;温度为37℃—42℃的热泉有10个;温度为42℃—48℃的高热泉有1个。这种分布密集且温差悬殊、功能各异的矿泉,在世界已知的矿泉中是罕见的。泉水中含有碱性碳酸钠和氯、镁、硫、硅、氟、锂、锶等对人体有益的十几种微量元素,能够通过皮肤进入体内,改善身体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整内分泌和神经系统,从而起到保健、治疗之功效,尤其对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类风湿、皮肤病、胃肠病、腰腿疼等疾病有特殊疗效。
夏秋时分,是到阿尔山温泉疗养的最佳季节。这里连绵不断的林海高低错落,遮天蔽日。掩映在绿树鲜花中的疗养院显得十分幽深静谧。远山近舍,浓淡相宜,像是一幅水墨画悬在眼前。这里日照长,云量少,空气清新,但气候变幻莫测,时而浓云遮天,电闪雷鸣,时而云开雾散,晴天丽日。
据史书记载,咸丰元年(1851年),敖拉·昌兴佐领率部在阿尔山开始修建浴疗池和简易旅店,以接待洗浴者和避暑的游人。1920年,俄国化学家哈尔洛夫对阿尔山矿泉水的成分、治病疗效进行分析鉴定。1924年,蒙古王公贵族在此兴建喇嘛寺庙。1927年,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在此开设3家旅店,共有客房60间。1931年,九世班禅确吉尼玛在阿尔山温泉沐浴。1932—1945年间,日本帝国主义对阿尔山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了掠夺性的采伐。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次年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在阿尔山修建了军人疗养院,立解放纪念碑。1951年后,这里被移交地方,先后由内蒙古卫生厅、内蒙古总工会、吉林省总工会、吉林省白城市卫生局等部门管理。1979年重新划归内蒙古总工会管理,定名为“内蒙古工人阿尔山疗养院”。2001年,阿尔山疗养院划归阿尔山市管理。
网页编辑:李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