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是戏曲的姊妹艺术,它在松辽地区向来与当地戏曲同步发展。先后由好来宝、乌利格儿、八角鼓、子弟书、单弦、什不闲、东北大鼓和盘索里等,结成多民族的曲坛风韵,与戏曲艺术交相掩映,共同满足历代松辽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一)蒙古族说唱艺术好来宝和乌利格尔
好来宝,蒙古族说唱艺术。传说产生于金、元时代,在松辽地区,主要流行于西北部的蒙古族聚居处,至今仍有旺盛的活力。原为一人手执四弦琴自拉自唱,现已发展成二人对唱、重唱和多人合唱等多种形式。伴奏乐器也有相应的增加,使演唱气氛显得热烈。唱词多为自由诗体的联头韵,可以四行一韵,押头韵、脚韵,也可两行一韵或隔行押韵,中间常常夹有适当的韵白。曲调源于蒙古族民歌,有固定的结构和旋律,创作方法属于按曲填词,既可演唱有头有尾的故事,又可散文式地唱情表意。形式活泼,风格幽默,往往通过叙述、问答和论辩的方法,歌颂或讽刺不同的人物与事件,深为蒙古族群众所热爱。现在,除民间艺人继续演唱之外,还成为专业艺术团体经营的曲种。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歌舞团,根据当地观众需要,历年都编演一些长短不等的好来宝演出曲目,遍受蒙古族乃至汉族群众的热烈欢迎。
乌利格儿,蒙古族说唱艺术,亦称“蒙古说书”。其产生时代和流布范围与好来宝相同。演唱形式为一人手执四弦琴自拉自唱,其中可根据需要连说带唱。唱词长短不限,通常以三至五字(蒙古语音)为一句,每四句为一小节,句句押韵。说白也有俗成的音调与节奏。曲调堪为丰富,据说有几百个,皆由艺人自行安排。传统曲目有《格斯尔的故事》和《江格尔》等。此外,还有表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等汉族题材的长篇大书,至今仍在松辽地区蒙古族群众中广泛流传。
(二)满洲族八角鼓与子弟书
八角鼓,满洲族说唱艺术,明朝末期至清朝初期形成于松花江、辽河流域。原为满洲族牧民的自娱歌曲和八旗军士喜唱的“金曲”,[1]因以手持八角形状的单皮鼓击节演唱而得名。清廷定都北京,由八旗子弟带到中原,乾隆年间受汉族讲唱文艺影响,逐渐演变为表现完整故事的叙述体说唱艺术,后又传回松辽地区,在满洲族与汉族混居之处继续流行。这期间,已用汉语表达。词格、韵律皆仿汉族曲艺形式,大都为七字句和十字句,通用十三道大辙。伴奏乐器增加了二胡、高胡、三弦和扬琴。曲目吸收大量汉族故事,例如《白蛇下山》、《英台别友》、《宝玉探病》和《西厢》、《断桥》、《单刀会》等。曲牌有《剪菊花》、《靠山调》、《四句板》和《茨山》等三十多种。演唱分为单唱、拆唱、坐唱、群唱四种方式。单唱系独唱,无论故事长短或人物多少,皆由一人唱述到底。拆唱系众人分成角色演唱,有戏曲扮演人物的因素,但演员不化人物妆束,只是以不同的人物身份进行感情交流。坐唱系一人持鼓主唱,众人围坐帮唱,有问有答、有说有唱。群唱系众人齐唱、联唱,亦不排斥个别段落中的独唱部分。清朝至民国年间,松花江、辽河流域满族群众演唱八角鼓成风。民间喜庆、官绅堂会无不以演唱八角鼓为快。演唱者满族、汉族皆有,职业、业余并存。吉林省扶余县著名老艺人程殿选(1885—1972年)曾于1958年将自己珍存的40个曲目和27个曲牌献给当地文化主管部门。次年,以这些曲目、曲牌为基础,创建出满洲族新型戏曲剧种,名为新城戏。
子弟书,满族说唱艺术。文化渊源、产生过程以及流行状况等同于八角鼓。清朝乾隆中叶,多在八旗子弟圈内流传,唱词趋于雅化,被称作“八旗子弟乐”。唱词均为七言体,以手持八角鼓击节兼伴奏。嘉庆年间以来,尤在沈阳显得兴盛,因为只在八旗子弟中演唱,不进茶社和书馆营业卖艺,所以又称为清音子弟书。光绪年间,沈阳出现两个专以子弟书文学创作为主体的诗社,即由缪公恩、程伟元为核心的“芝兰诗社”和韩小窗、缪东麟、喜晓峰等人创办的“荟兰诗社”。两个诗社联系着很多文人雅士,创作和出版了大量子弟书词曲。代表性作品主要有长篇曲目《全彩楼》等。
(三)单弦与什不闲
单弦,系满洲族、汉族民间文艺相互融合的说唱艺术。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流行于北京、天津和松辽地区。初为仨人或多人分别弹三弦、击八角鼓“拆唱”,后为一人手持三弦自弹自唱,故称单弦。同时又出现演唱者手击八角鼓,由其他人弹三弦等伴奏的演唱形式,流行至今。音乐源于满洲族岔曲,常用曲牌有《太平年》、《云苏调》和《南城调》等。长篇、短篇曲目均有,尤以取材自《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名著的曲目为多见。演唱者满洲族、汉族皆有,30年代成长起来的单弦艺人居多。今吉林省曲艺团的阚泽良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什不闲,民族属性类同单弦。明朝中叶产生于长江流域,为贫民乞讨的演唱艺术。演唱者为一人,身背什不闲锣鼓架子,边击打锣鼓点边唱一些即兴讨好的恭维词句,以此求得观众施舍。清朝康熙年间流入北京,嘉庆年间经过八旗子弟雅化,形成自娱的说唱艺术,并由北京移居沈阳的满洲族宗室子弟带到松辽地区。演唱形式发生根本变化,由原来的一人乞讨性质的演唱,改造为二人或三人演唱,曲目多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作品和创作团体与子弟书相同,也以沈阳为中心向周围传播,为东北二人转的音乐形成起着明显作用。
(四)汉族说唱艺术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汉族说唱艺术,流行于东北三省。关于它的起源,至今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的东北民歌;有人认为出自乾隆年间北京弦子曲与东北民歌相结合;还有人认为是河北省“跑关东”灾民带到东北三省的中原大鼓,经过当地民间文艺熏陶而成。但是,无论哪种说法,都不否认它是松辽地区的乡土曲种,因为它是以沈阳为中心向周围流布,所以习惯称为奉天大鼓或辽宁大鼓。清朝时期,均为男艺人演唱,民国年间出现女性艺人。唱词多为七言体,常用曲调有《大口慢板》、《小口慢板》、《流水板》和《二六板》等。伴奏乐器有三弦和四胡。演唱方式为一人手击鼓板,在弦乐伴奏中进行。曲目甚多,仅中长篇作品就有《曹家将》、《响马传》、《十粒金丹》和《蝴蝶杯》、《小姑贤》、《借女吊孝》、《草船借箭》、《王定保借当》,以及《灯下劝夫》等。艺人数量亦多,遍布松辽地区各个市、县及其农村乡镇。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奉调”、“东城调”、“西城调”和“北城调”五大流派,促使东北大鼓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城乡广泛流传。著名艺人有刘向霞、霍树裳、郑奇珍、任占魁、王德印和潘太龙等。其中,霍树裳采撷各派的艺术精华而自成一家,被公认为东北大鼓的演唱魁首。
(五)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
盘索里,朝鲜族说唱艺术。18世纪产生于朝鲜半岛南部,19世纪末叶伴随朝鲜移民传入中国,流行于松辽地区朝鲜族聚居之处。音乐源于朝鲜族民歌,为一人站着演唱,一人坐着以鼓击节的表演形式。传统曲目有《春香歌》、《踏青歌》、《兴甫歌》和取材于中国京剧的《孔明歌》、《赤壁歌》等。民国年间,演出极为兴盛,安东(丹东)、沈阳、大连、吉林、延吉、牡丹江、哈尔滨等城市都拥有朝鲜族开设的娱乐场所——料理店,经常演出各类盘索里曲目。著名女艺人有明月、明梅、春月、春感、玉花、松竹和京善等几十名。另外,民间的自娱性演唱活动更为普遍。人们无论做工还是务农,凡有闲暇时间便可听到盘索里的歌声。特别是逢年过节、野游、寿宴和相亲、嫁娶等喜庆场合,无不以演唱盘索里为快,使之成为朝鲜族群众精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末期以来,中原的西河大鼓、乐亭大鼓、河南坠子、评书、山东快书、竹板书和相声、双黄、莲花落等,也纷纷随着关内人口的移居而传入松辽地区,各自演出都很红火,并与当地各民族曲种共同组成繁花似锦的松辽曲坛,又与同根并连的当地戏曲相映生辉,促进松辽梨园从古至今异彩纷呈。
注解:
[1] 清朝乾隆年间,由满族民歌与戏曲高腔的脆白结合而成的说唱性歌曲。
网页编辑:邵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