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咏东北的诗篇,主要有王建、于、戴叔伦、崔颢、骆宾王、沈期、李益、高适、李白等名家的作品。
王建的辽东纪行诗,主要是《辽东行》、《渡辽水》和《远征归》。其中《辽东行》反映了隋唐以来征伐辽东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人民厌战反战渴望和平安定的思想感情。诗中云: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黄云盖地雷作山,不惜黄金买衣服。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宁为草木乡中生,有身不向辽东行。[1]
于的《辽阳行》是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不幸的诗篇,其词云:辽阳在何处,妾欲随君去。义合齐死生,本不夸机杼。谁能守空闺,虚问辽阳路。[2]
此诗虽只六句,却能于朴素的描绘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倾向。
崔颢的《辽西作》是一篇反映唐太宗征辽东的诗篇。其词云: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石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谁与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诗中表达的是一种厌战情绪,看来诗人是不愿战争的。
沈 期写到辽东的诗有《古意呈补缺乔知之》和《关山月》两首诗,其中《关山月》云:汉月生辽海,朦出半晖。合昏玄菟郡,中夜白登围。晕落关山迥,光含霜霰微。将军听晓角,战马欲南归。[3]
诗人把辽东与大唐视为一家,而驻守辽东的汉军是想念家乡的。
李白的《高句骊》,是一首反映高句骊舞蹈艺术的短诗,也是反映高句骊生活的诗。其词云: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4]
作舞的人头戴金花帽,身着广袖衣,似白马于场上迟回,翩翩起舞,好像鸟儿从海东飞来。这是对高句骊舞蹈技巧的形象描绘。诗人可能看到过高句骊舞的演出,在诗中表现出诗人的审美感受。渤海的文化很发达,其通行文字为汉字。渤海文学基本是以汉字创作的文学。渤海贵族多能写诗,其诗受到唐诗的重要影响,这当然与渤海同唐代的文化交流密切有直接的关系。比如渤海王子于咸和末年奉使至唐,回国时,唐代诗人温庭筠曾写诗《送渤海王子归本国》云: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即天涯。[5]“车书本一家”表明了渤海在文化和制度上,与唐代十分相近相通。
渤海的诗人主要有杨泰师、王孝廉、裴趚、释仁贞、释贞素、周元伯、杨成规和高元裕等。他们的诗歌创作,多是作为赴日使节的时候所作,因而保存在有关渤海的日文史料中。惜流传下来的诗作有限,这里着重介绍杨泰师和王孝廉的诗作。
杨泰师,文王大钦茂在位时曾任归德将军。大兴二十一年(758年)曾与辅国大将军杨承庆出使日本,任副使。他工诗,今只能见到他在日本写作的两首诗《夜听捣衣诗》和《奉和纪朝臣公咏雪诗》。其中《夜听捣衣诗》有这样的诗句:霜天月照夜河明,客子思归别有情。厌坐长宵愁欲死,忽闻邻女捣衣声。声来断续因风至,夜久星低无暂止。自从别国不相闻,今在他乡听相似。不知彩杵重将轻,不悉青砧平不平。[6]……
这首诗写的是秋末的感受,是他作为使者初到日本听到邻女捣衣之声而引起乡情的感怀亲人之作。从诗的内容看,这位亲人当是指诗人的妻子。诗人想到妻子柔弱的身体和纤细的玉腕,想到她捣衣的彩杵之轻重,想到那青石砧是否放平,想到她赶制寒衣的情景。可是当诗人刹那间回到现实中来时,身处异国他乡的情境又使自己陷入愁苦。这真是欲归不得、欲罢不能,无法入梦。此诗采用的是歌行体,语言流畅鲜明,感情质朴深沉,明显地受到唐李白《子夜吴歌》的影响。
王孝廉于僖王大言义之世,官为大守,朱雀二年(814年)曾出使日本,他在使日期间的诗作,多为与日本友人的唱和诗,见于日本的《文华秀丽集》(共五首)。其中写得最好的是《和坂领客对月思乡之作》:寂寂朱明夜,团团白月轮。几山明彩彻,万象水天新。弃妾看生怅,羁情对动神。谁云千里隔,能照两乡人。[7]
这是一首与日本领客使坂上今雄的唱和之作,诗题中的“坂领客”即指坂上今雄。此诗集中表现的是思乡之情,其语言清新,意境缠绵,富于真情。[8]
注文:
[1] 《全唐诗》第五函,第五册。
[2] 《全唐诗》第二函,第九册。
[3] 《全唐诗》第二函,第五册。
[4] 《全唐诗》第三函,第四册。
[5] 《全唐诗》第九函,第五册。
[6] 《渤海国志长篇》,转录自日本的《经国集》。
[7] 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篇》卷二十八《文征》。
[8] 马清福:《东北文学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138~142页。
网页编辑:邵宝华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