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的后裔满洲族人十分重视诞生礼。由于满洲族人留下的有关资料比较丰富,因而,反映松辽地区满洲族人的诞生礼内容也是多姿多彩的。满洲族人素重生育,尤其重视对子女的教养。从他们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意识出发,采取种种措施,希望幼儿避灾获福,长命百岁,长大有所作为,由此而形
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育儿风俗。
(一)生儿落草满洲族妇女在临产前,先将炕席卷起,然后把婴儿生在铺以谷草的土炕上,故称“落草”。这是满洲族人对其先世生育习俗的一种承继。满洲族先世,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过着“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夏则裸袒”的穴居生活。因无铺无盖,只能在茅草堆中生儿育女,世代相袭,遂成生儿落草的风俗。它反映了遥远岁月里的满洲先世粗犷的生育方式和艰苦育儿的情景。
(二)采生开奶满洲族人称第一个看到新生婴儿的外人为“采生人”。满洲族人认为采生人对婴儿有一种潜在的影响,孩子成人之后,脾气禀性都和采生人相似。因此,生儿之家对采生人很重视,要以礼厚待。有些成年采生人后来还被认作是婴儿的“干爹”或“干娘”。满洲族婴儿出生后,第一次喂母乳时要请一个多子女的邻居妇女代喂,俗称“开奶”。他们认为婴儿吃了多子女妇女的奶水,能消灾无病好养活。
(三)悬弓挂帛满洲族人为区别所生婴儿的男女性别,满三天时,要在大门口挂不同的物件。如果生的是男孩,称“大喜”,在大门的门梁上挂一支桑木弓,三支桃木箭,箭头射向门外,俗称“公子箭”,是生男孩的标志,意在孩子成人后能“弓马纯熟”,驰骋疆场;如果生的是女孩,则称“小喜”,在大门梁上挂一串铜钱,拴一条红布,象征吉祥。
(四)浴儿“洗三”满洲族人生孩子三天时,要沐浴,举行洗礼,俗称“洗三”,由接生婆或儿女双全的有威望的老太太(满洲族人称姥姥)操持。铜盆里放槐树枝、艾蒿,将热水倒进盆里。趁着水冒热气,前来祝贺的亲友们将带来的铜钱、花生、鸡蛋放入水中,称作“添盆”。随后,老太太一手托着孩子,一手给孩子洗身子,边洗边说:“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做知县;洗洗沟,做知州。”洗完之后,用姜片和艾蒿擦脑门和身上各重要关节,据说这样洗过之后,孩子长得体格健壮,不得病。洗完身体各处,还要用一块新布沾些清水用力擦婴儿的牙床,若是孩子放声大哭,便是大吉大利之兆,亲友们就会高兴地笑起来,称为“响盆”。最后还得用一根大葱“打”婴儿三下,边打边说道:“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之后,大葱由孩子的父亲扔到房顶上去。[1]
(五)“满月”婴儿生满一月要做“满月”,又称“弥月”。是日,亲朋好友都前来祝福,主人要设宴待客,谓之“吃满月酒”,并以长面条为主食,取其绵绵长寿之意。习惯礼品为银制的长命锁、手镯、脚镯等。孩子满月后,娘家接女儿(孩子的妈妈)回门。送女儿时,如生的是男孩,就蒸一对面龙,名曰“驹驹”(亦称“河咧”),谓之能生发;同时还要送一台悠车、一枝桃树枝,上拴一串铜钱和一条红布;脖上挂一缕白线,名曰“长命线”。若生的是女孩,只送一台悠车,别无他物。孩子满月时,母亲还得去娘娘庙降香,俗称“烧满月香”。
图1 满族“摇车”
(六)悬挂悠车悠车,又称“摇车”,是满洲族人家传统的育儿工具,形如船,木制(一般用筛板圈成),前后两头的左、右两侧,各系前后两环,以长皮条或绳穿环内,悬于梁上(图14-1)。车外绘以彩画,车内垫薄板,离地三四尺。小孩哭则乳之,不哭则悠之。为吸引孩子不哭不闹,车上多系小铃或花朵等玩饰。孩子睡在悠车里,为避免有因翻动而掉出来的危险,要用介子(裹孩子的布片)将孩子包起来,再在胳膊肘、腿膝盖、脚脖子之处用布带捆起来,孩子在悠车中便万无一失。满洲族小孩睡悠车,是颇富地域特色的松辽民俗之一。清代松辽地区有民谚曰:“东北有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所谓“养个孩子吊起来”,即指满洲族人育儿悬挂悠车之习俗。满洲族人育儿睡悠车的古老风俗,始于原始社会的射猎时代。当时,人们外出狩猎,为了避免孩子被野兽伤害,便把孩子吊在树枝上或地窖里。定居住房后,则形成了在房梁上悬挂悠车之俗。但是,直至清末民初,居于黑龙江和吉林的所谓“鱼皮鞑子”部落,仍然还是“多束缚襁褓儿,悬诸林木间”,〖ZW(〗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吉林奇俗谈》,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ZW)〗真实地再现了悬挂悠车习俗的古老风貌。
(七)扁头为美满洲族风俗以“扁头”为美,无论贵贱,皆有为小儿睡扁头之风。一般是自孩子降生之日起三个月内,为孩子睡头期。用介子和褥垫将孩子包紧,不让孩子翻身或歪头睡觉,手脚扎得很紧,不准随便乱动,以小米或高粱米等充实枕头,枕在孩子头下,俗称“睡头”。久之,小孩的后脑勺齐平,成为扁头。如果哪个孩子头没睡好,人们就会笑话母亲,被称为“南北头”,或“前奔娄”(松辽方言,意为前额突出)、“后勺子”(后脑不扁平)等。
(八)挂锁(索)、换锁满洲族婴儿降生后,要于亲戚家乞钱为之作锁。线以蓝、白二色为主,亦有用红、黄色的,聚为一束粗线作圈,在线头接合处结一疙瘩,结处缝三块小绸,俗名“百家锁”。满洲族人家都供奉有护佑幼儿的神位,俗称“子孙娘娘”,又名“佛托妈妈”。在祭祀柳枝娘娘时,小儿小女跪在神前,萨满太太用柳枝蘸净水,洒在小儿小女头上。然后将“锁”挂在小孩的颈上,男孩挂红彩线,女孩挂蓝彩线,即为“挂锁”。挂锁时要举行一定的仪式。选吉日,早晨天刚亮时,挂锁小儿或小女跪在祖宗(即佛托妈妈)神位前,家中老太太右手端一碗水,左手持一香碟,香碟在小儿小女头上绕三圈,水向头上喷三次,口中祝告:保佑小儿小女一年四季身强体壮,头清目明,不生病不长灾,不生疮不烂盖……之后,将二三尺长的五彩线挂在小儿小女的脖子上,下午落日前将五彩线取下,系在子孙绳(佛托妈妈口袋中的长绳)上。至下次祭祀时,将“锁”取下,另换新“锁”,俗称“换锁”。
(九)百日“蒸百”满洲族人家生儿育女满百日时,还有一个“蒸百岁”仪式。届时,孩子的姥家人要蒸一百个馒头送来,谓之“蒸百岁”。同时还要向孩子赠钱一百,谓之“百岁钱”。
(十)周岁“抓周”满洲族人家新生儿满一岁时要举办小儿小女的“抓周”仪式。俗信孩子周岁时已初懂“人事”,这一天可以通过“抓周”预测出孩子一生的情趣与志向。据《吉林通志》载:满洲族人“周蒣列笔墨玩具于前,令儿随意抓取,以观志向”。
(十一)成人骑射与尊孔读经满洲族自其先世时始,数千年来一直以射猎、畜牧为业,以弯弓驰马为能事,弓马是他们维生创业之根本,因而,满洲族人尚骑射,满洲族人家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从幼儿时期即进行崇尚骑射的教育。在黑龙江、吉林等地的满洲族中有一首非常流行的《摇篮曲》:“悠悠喳,巴卜喳,小阿哥,睡觉吧。领银喳,上档喳,上了档子吊膀子;吊膀子,拉硬弓,要拉硬弓得长大。拉响弓,骑大马,你阿玛出兵发马啦!大花翎子亮白顶喳,挣下功劳是你们爷俩的啊!”[2]
满洲族儿童一般到6岁时就利用木制的弓箭练习射鹄,十三四岁时开始随父兄参加行围射猎。不仅男孩学习骑射,女孩亦然。清代诗人有赞誉满洲族幼儿练习骑射之风:“经过妇女多骑马,游戏儿童解射雕。”[3]
满洲族初始,重武轻文,他们把披甲征战、弯弓骑射视为首位,因而不大重视读书。天聪五年(1631年)大凌河之役后,皇太极从明军将士死战而不溃散的忠勇精神中认识到了“读书明道理”的重要性,对诸贝勒大臣下谕:“自今凡子弟十五岁以下,八岁以上,俱令读书。”[4]
如不让子弟读书,就不令其披甲出征。入关之后,更加重视满洲族子弟的习文读书。不仅仅是关内的京畿地区的满洲族子弟学风炽盛,作为满洲族“龙兴之地”的松辽地区,满洲族人家的青少年在练习骑射的同时,也大都入学读书,尊孔读经之风吹遍了满乡大地,为满洲族的兴旺与进步,起到了添薪助燃的作用。
注文:
[1] 《丹东满族·岫岩专辑》,辽宁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77页。
[2] 引自李果钧:《摇篮曲》,《吉林民间文学丛刊》1981年第2期。
[3] 杨宾:《柳边纪略》卷五。
[4]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
网页编辑:邵宝华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