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儒学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形势。初期,即太祖至景宗统治时期。太祖耶律阿保机为巩固新建国家,安抚掠来的汉人,在建汉城的同时,始建孔庙。太祖逝世后,
太子耶律倍与弟耶律德光政见迥异。耶律倍提倡尊孔;太宗耶律德光得势,保持契丹旧俗, 不重儒学。传至世
宗,他则为耶律倍一系。
穆宗时辽朝统治中衰,儒学发展出现中断状态。景宗耶律贤即位,辽朝中兴。新旧两派斗争出现转折,新派掌权,着手封建化改革,尊孔重儒又提到议事日程。中期,为圣宗耶律隆
绪、兴宗耶律宗真统治时期。圣宗时,“澶渊之盟”签订,辽代出现和平 安定局面,尊孔重儒发展到鼎盛阶段。兴宗继续提倡儒学,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恢复 发
展。后期,道宗耶律洪基和天祚帝统治时期。此时新旧斗争时隐时现,在辽代社会得以继续 尊孔重儒。
大修孔庙弘扬儒学。据《辽史·宗室传》载,太祖于立太子耶律倍的当年曾向侍臣们提出一
个重大问题,进行过一番讨论。他问侍臣:“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功德者,朕欲祀
之,何先?”侍臣们“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从以上对话,集中反映了辽朝最高统治者对汉族封建文化认识的高度,说服因循的群臣,自觉地把儒学抬到空前的地位,使孔子成为首先祭祀的崇高偶像。
神册三年(918年),太祖正式下诏,翌年第一座孔庙在辽京建成。太祖亲谒孔庙。辽代孔庙的大批建立是随着建立汉城进行的。汉城的建立是根据韩延徽建议,为防止侵宋掠来的汉
族奴 隶逃亡,对他们进行安抚而建立的。据考:汉城是由“汉人聚居的城寨”取名。就建筑说“ 看楼以外有孔子庙……”,“中国风格的建筑,应有尽有”。[1]
圣宗还下诏在各州建立孔庙。作为契丹族新兴政权,把儒学作为新的思想武器,特别予以强调,尊孔崇儒,运用儒术进行统治,实开金、元、清北方民族尊孔之先河。
翻译《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辽朝积累儒家经典,除靠战争掠取外,更为大量的是
靠和平时期的走私。据《辽史·太宗纪》载,辽太宗大同元年(947年)灭后晋,掠得“图籍
、历象”和“太常乐谱、诸宫县、卤簿、法物”等,“悉送上京”。澶渊之盟后,因讲和日久
,契丹经常窃取中原典章礼仪。所谓宋朝“开版印行文字,臣等窃料北朝无所不有”。[2]
耶律倍市书万卷,藏于医巫闾山绝顶之望海堂。曾翻译《阴符经》。他是辽代汉文化修养较
高的契丹贵族。圣宗亲译白居易的《讽谏诗》。萧韩家奴在兴宗时译《通历》、《贞观政要 》
、《五代史》。圣宗时开泰元年(1012年)曾赐书给边远的那沙部落,包括《易》、《诗》、
《春秋》、《礼记》各一部。据《辽史·道宗纪》载,道宗咸雍十年(1074年),诏有司颁行 《史记》、《汉书》。据考证“亦必有雕本”[3] 问世。
推崇《贞观政要》。圣宗是辽代中期进行封建化改革的著名君王,他好读《贞观政要》,即位后阅读唐高祖、太宗、玄宗三纪,汉臣马得臣乃录其行事可效法者进上。兴宗为适应封建化改革的需要,亦阅读《贞观政要》,命萧韩家奴把《贞观政要》翻译成契丹文。萧韩家奴上疏政事,也援引唐太宗“轻徭省役”,“使海内安静”的所谓“治盗之方”。据《辽史·天
祚皇帝纪》载,雅里暂为契丹朝之主时,他“每取唐《贞观政要》及林牙资忠所作治国诗,
令侍从读之”。可见辽代对《贞观政要》这部以儒家政治学说为指针,对唐朝和前代封建政 治经验概括和总结的典籍的重视和推崇。
契丹统治者通晓儒术。除圣宗喜读《贞观政要》外,道宗召权翰林学士赵孝严、知制诰王师
儒等讲《五经大义》。召枢密直学士耶律俨讲《尚书·洪范》,命燕国王禧写《尚书·五子之歌》。道宗的汉人老师讲《论语》,至“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时,疾读不敢讲,
怕有损契丹皇帝的自尊心。道宗曰:上古时候的熏鬻(匈奴)等族没有礼法,所以叫夷。我们现在已经彬彬有文化,和汉人没有两样,你不必避什么嫌!卒令继续讲之。道宗曾写《题李俨黄菊赋》一首,反映了汉文化的造诣。他曾以白银铸两尊佛像,铭其背曰:
“白银千两,铸二佛像。威武庄严, 慈心法相。保我辽国,万世永享。开泰寺铸银佛,愿后世生中国,耶律弘基虔心银铸。”[4] 世宗“慕中华风俗,多用晋臣”。[5]
兴宗好儒术,通音律,工画善丹青。可见契丹皇帝的汉化颇有相当深度。
契丹诸大臣不乏精通中国学术之士。通汉族文学者,在宗室中有和鲁重(世宗四子)、平王隆
先(人皇王四子)、耶律学古、耶律资忠、耶律庶成、耶律庶箴(庶成之弟)、耶律蒲鲁(庶箴
子)、耶律韩留、耶律昭、耶律陈家奴、耶律良等。外戚中有萧劳古、萧朴(劳古之子)、萧
阳阿、萧柳、萧韩家奴等。对史学有研究的有耶律庶成、韩家奴、耶律孟简、耶律谷欲、 耶律俨等。精通绘画的有耶律题子、耶律里等。对医学有研究的有萧敌鲁、耶律
敌鲁、迭里特等。[6]
辽代中期以后,在儒学“礼治思想”、“仁政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完成了封建化改革,建成一个长达二百多年的强大王朝,创造了灿烂的辽代文化,辽代在中国和世界上产生过深远影响。
注文:
[1] 姚从吾:《说阿保机 时代的汉城》,北京大学《国学季刊》5卷1号。
[2] 《栾城集》卷四十一。
[3] 黄任恒:《述窠杂纂》“文学下”, 引《中国雕版源流考》。
[4] 陈述辑校:《全辽文》卷二,中华书局1982年3月版,第32~33页。
[5] 契丹国志》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版。
[6] 尹克明:《契丹汉化考略》,《禹贡半月刊》第6卷,3、4合期。
网页编辑:邵宝华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