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地理环境  
  各民族经济文化类型  
  历朝对东北的
经略与疆域沿革
 
  各民族源流与分布  
  各族政权的制度文化  
  石器时代与
青铜时代文化
 
  长城与都城  
  名胜古迹  
  衣食住行文化生活  
  语言文字  
  婚俗  
  各族葬俗  
  伦理道德与儒学  
  人生礼仪  
  岁时节日  
  宗教信仰  
  松辽教育  
  科学与技术  
  文学  
  史学  
  艺术  
  体育与游艺  
 
 
  首页>>松辽文化>>伦理道德与儒学
金代尊孔崇儒成风


    金朝(1115~1234年)是以女真族为主体联合其他民族上层建立的王朝。金灭辽后,太宗对封 建制高度发展的宋朝进行侵掠战争,战火所及,中原遭到空前洗劫。作为宋朝封建文化主要 标志的孔庙,在金军进攻中多数被战火所毁,“兵火之余,踪迹荡尽”。[1] 金军至历史悠久的曲阜孔庙, “指其像而诟之曰

:‘尔是言夷狄之有君者’”。[2] 当金军发掘孔子墓时,因完颜宗翰元帅问通事高庆裔, 方知孔子是大圣人,而下令停止继续掘墓,使孔墓得以保存。熙宗时期是金代由反孔到尊孔的 转折点。尊孔崇儒是金代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行封建改革的重要措施。正是熙宗 ,在金源内地的上京,于1137年破天荒地创建了孔庙,并于1141年亲祭上京孔庙。这是金代 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海陵王实行了更加激烈的封建化改革,把京城由边远的上 京(今阿城南白城) 迁到中原地区的中都(今北京)。接着在中都建立国子监,下令全国建立孔庙,以申“崇儒重 道化民成 俗之意”。[3] 世宗继续执 行海陵王的基本国策,把封建化推进到成熟阶段,堪称金代的盛世。章宗即位后,国策仍没有大的改变。国初至此,“抚养生息八十有余年,庶且富矣”。世宗、章宗都有较为广深的 汉文 经典知识,都曾致祭于孔庙,又“将教化而粹美之”,提倡尊孔读经。在整个金代,以世宗 和 章宗朝修复孔庙数量最多,这反映了汉化程度日趋深入。世宗在这种情况下,又害怕汉化, 提倡恢复女真旧俗,但收效甚微,汉化的历史潮流是阻挡不住的。章宗后期,金朝由盛转衰 ,蒙古入侵,战乱频仍,历经几代,孔庙有所衰落,但至末帝哀宗,仍保持了“释奠孔子” 的传统。金朝上层建筑、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在尊孔崇儒的前后变化,再次证明“野蛮的征 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 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4] 的无比正确性。

 中原地区在金代修复的孔庙,可勾勒出遍布州、县的大概情景。而金源内地和原辽地的孔庙 建置,因史料阙略,只能推论。金代原辽地,尚有孔庙存在。宋绍兴七年(金熙宗天会十 五年)十一月,“金人徙刘豫于上京(辽上京)给旧夫子庙居之,后封曹王,豫废年六十 五”。[5] 可见熙宗初年,此处孔庙尚未 修葺。至于金源内地,明确记载孔庙设置者,可见于“金熙宗天会十五年立孔子庙于上京”[6] 的记载。金源内地,特别是在京城新建孔庙,这 是金朝封建化改革后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金代设学养士,实创于海陵王天德之时,世宗继统 ,其制始宏。据《金史·选举志》载,大定十三年,置诸路女真府、州学二十二处。计有: 中都、上京、胡里改、恤频、合懒、蒲与、婆速、咸平、泰州、临潢、北京、冀州、开州、 丰州、西京、东京、盖州、隆州、东平、益都、河南、陕西。二十二处中除中都、冀州、东 平、益都、河南、陕西属中原外,其余各府州均在金源内地和原辽地区。辽地庙学 中设孔庙,甚有基础,金源内地的女真学校也讲授儒学经典,以女真字译出颁行。这些女真 学校 ,设孔庙而祭祀之,当不能缺,这是由庙学制度所决定的。“自南北朝以来,迄至唐、宋各 朝在中央太学与地方学校相继建庙祀孔。建庙则设学,设学则建庙。……两者结合成一体并 形成制度,至北宋便对各级儒学明确称为‘庙学’。”[7] 金继辽、宋,庙学形成制度,施行建庙 设学。

 金代统治政权,从汉族封建文化中引进吸收了儒学。孔庙的新建和修复是尊孔崇儒的产物, 它又在金代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历史作用。大力宣扬孔子,确立其至尊的地位。金朝建国后, 随着统治经验的积累和汉官、儒生的不断宣扬,逐渐建置孔庙,祭祀孔子,尊孔重儒。孔庙 建立,又树碑颂之。从《曲阜重修至圣文宣王庙碑》碑铭总的精神观之,是在政治思想领域宣扬、确立孔子至尊地位,从而便于“留心儒术”的金代帝王的“礼治”。建立尊孔体系,把 儒家思想贯彻到州县。从京城到州县普建孔庙,形成一个孔庙体系。这样就把尊孔崇儒活动普遍推广开来,一方面对各族人民从精神上进一步控制起来,使孔庙成为“ 教化”的“圣地”,起到严刑峻法所起不到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女真族的文化素质,促进 了民族大融合。金代中、后期汉化渐深。译经馆、弘文院设立,为翻译研究儒家经典提供了 条件;规定强调女真贵族能读儒家经典,方可承袭猛安谋克;在女真学校中以女真文翻译的 《论语》、《孝经》等为必读课本,实行女真人和汉人两套教育体系,谱写了松辽地区、女 真人聚居区办学的新篇章,提高了女真族的封建化程度。后来元朝把女真族列入“汉人八种 ”之中。 有金一代通过尊孔建庙,提倡儒学,使其有效行使了对汉族和其他各族的统治;继承和发扬了汉族的庙学传统,大力发展了教育,把女真族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了一步,涌现了大批人才,促进了民族融合,给后来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建立的元朝和清朝以重大影响。

注文:

[1] 张邦彦: 《万全县重修宣圣庙碑》,《金文最》卷六十六。〖ZW)〗

[2] 庄季裕:《鸡肋篇》卷中,《丛 书集成初编》第2867页。〖ZW)〗

[3] 傅慎微:《威县建庙学碑》,《金文最》卷六十七。〖ZW)〗

[4]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ZW)〗

[5]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一十七。〖ZW)〗

[6] 续文献通考》卷四十八。〖ZW)〗

[7] 张鸣岐:《金元之际庙学考 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ZW)〗

网页编辑:邵宝华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