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松辽地区即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共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三十多处。北部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东部的嫩江中游和小兴安岭南部的松花江中游地区。南部集中以辽河流域为中心、辽东辽西两侧山地丘陵地区:辽西分布在大凌河两岸奥陶纪石灰岩山
区的洞穴;辽东是长白山脉向南伸延部分的千山山脉境内的太子河二级阶地;此外还有辽东半岛、沿黄海北岸和辽东湾沿岸。现将松辽地区即辽、吉、黑三省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按早、中、晚期分别说明。
(一) 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
松辽地区发现较少,只有营口金牛山文化和本溪庙后山文化两处遗址。
金牛山文化,发现于辽宁省大石桥市永安乡金牛山一个洞穴下部堆积中。地质时代属中更新世。曾发现男性成年头骨、髋骨、脊椎、尺骨、手骨、足骨等。从头骨形态观察,比周口店北京猿人头骨明显趋于进步,界于直立人与现代人之间。发现十多件人工打制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制作工艺简单原始,以刮削器居多。石器种类、形式和加工法也与北京人类相似。有相当数量的骨器,洞穴堆积中发现烧骨、烧石的灰烬层,说明这里的人们已学会用火、管火。这里有梅氏犀、大河狸、硕猕猴等化石,说明这里气候与华北相同,温暖而湿润。
庙后山遗址,位于本溪县山城子乡太子河支流汤河西岸的庙后山南坡上,为洞穴遗址,地质时代亦处于中更新世,但比金牛山文化晚。曾发现老年右上前臼齿一枚,成年右下臼齿一枚,右第三上臼齿一枚及一段残破股骨。共出土石制品76件,以石片石器为主,类型有砍砸器、石球和刮削器等,以砍砸器为多。有骨器和较厚的灰烬层。其动物化石有梅氏犀、德氏水牛、硕猕猴、杨氏虎等喜暖和栖息水边或林中的动物,表明这一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茂盛。
(二) 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
目前只发现辽宁省喀左县水泉乡鸽子洞遗址一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发现两块人类头骨残片和髌骨化石,从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看,与现代人接近,人类发展阶段接近晚期智人。曾发现三百多件石器,类型简单,有刮削器、砍砸器和尖状器等,原料以石英为主,其次是燧石和岩浆岩。还有一批骨器。鸽子洞堆积中有很厚的灰烬层及不少烧骨和烧石。烧骨中以羚羊骨最多,羊为当时人们主要猎取之动物。动物化石中有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成员,如披毛犀、岩羊等,说明当时气候比中更新世寒冷得多。
(三) 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这一时期遗存辽、吉、黑三省都有发现,地点较多。其地质时代除黑龙江省呼玛县十八站有一部分属全新世外,均属晚更新世。伴出动物化石一般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成员,表明这一时期的气候仍较寒冷。
凌源西八间房遗址
位于辽宁省凌源县大凌河右岸第一阶地上。出土石制品49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带背器、石核、石叶。原料主要有燧石、火石、蛋白石和石英石。此外还有薄灰烬层和一些烧骨。伴生动物化石有原始牛、普氏羚羊、东北马鹿、普氏野马、野驴等。距今3万~1万年。
锦县沈家台遗址
位于辽宁省锦县小凌河一支流山坡上,发现6件石器,14种哺乳动物化石,主要有河套大角鹿等。石器有刮削器、石片和石核,原料多为玛瑙和石英。时间早于凌源八间房,距今约5万~3万年。
海城仙洞遗址
位于辽宁省东部千山山脉西麓前震旦纪厚层灰岩溶洞中。这里发现人类化石,股骨残段一件,牙齿三枚,有一定化石程度,经初步研究观察,其性状与现代人基本一致,但也保留若干原始特征。发现一万余件石制品、骨制工具、装饰品。哺乳动物化石有披毛犀、野马、最后鬣狗、虎、河套大角鹿、野猪等。距今约4万~2万年。
建平人化石
发现于辽宁省建平县南地乡。人类化石是一根肱骨(上臂骨),石化较深,为男性个体,其形态与河套人、山顶洞人较接近。同时还发现披毛犀、转角羚羊、野牛等化石,均属东北地区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成员。
东沟前阳人化石
前阳地处黄海之滨,靠近朝鲜边界,是辽宁省丹东市东沟县一采石场。发现女性头盖骨,下颌骨,牙齿两枚,胫、腓骨残段等,与山顶洞人资料相当。主要文化遗物有石片三件,砍砸器一件,有用火遗迹。伴生动物化石有鼢鼠、獾、最后鬣狗、野马、东北狍子等十余种。距今18
620±320年。
金牛山上层人类化石
发现一根臂骨化石,其肱骨部分仅保留远端部分,特征不明显,外表形态和结构与现代人接近。还发现两件骨器:骨椎状器、钻孔骨锤。
安图人遗址(图1)
安图人化石
位于吉林省安图县明月镇石灰采石场(图1)。人类化石出自洞穴内,为一枚右下第一前臼齿,估计为壮年牙齿,时代早于山顶洞人。伴生动物有猛犸象、野牛、最后鬣狗等十余种,说明气候寒冷,C14测定距今26
600±550和35 400—1 800两个数据之间。
榆树周家油坊遗址
位于吉林省榆树县周家油坊村附近。发现人类头骨碎片2块,胫骨1根,距今约4~2万年。发现20件石器,类型简单,均为石片,有刮削器和尖状器。还有人类加工使用过的骨器。动物化石中重要的有最后斑鬣狗、虎、猛犸象、披毛犀和普氏野马等,多为东北地区常见的代表寒冷气候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成员。
哈尔滨顾乡屯遗址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温泉河畔。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日人、俄人在这里发现许多石制品、骨器和动物化石。二十世纪70年代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披毛犀、猛犸象,有打击痕迹的石片。距今30
000±700年。
哈尔滨阎家岗遗址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南郊松花江支流。发现人类右侧顶骨后部分,靠近枕角区,保留有人字缝的锯齿部分,化石被命名为“哈尔滨人”。发现石制品9件,还有骨器、烧骨、烧炭等用火遗迹。脊椎动物化石31种,均属典型的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成员。阎家岗遗址还发现由数百块大型哺乳动物的肢骨重叠、有规律堆成的半圆型圆坑,坑内有大量炭屑,这是原始人类居住址,称为“骨圈”,为我国首次发现。
呼玛十八站遗址
位于黑龙江省呼玛县十八站附近的呼玛河左岸第二阶地上。共发现四处石器地点。原料为凝灰岩、燧石和流纹岩等砾石。石制品为大量的打制石器,以石片石器为最多。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
齐齐哈尔大兴遗址
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东南大兴屯。发现石制品128件,骨制品1件,动物化石9种。工具类型有刮削器、雕刻器、尖状器等,主要特征是以石片——细石器为主。两件新类型石器是圆头刮削器和石叶尖状器。新发现两种哺乳动物化石:鹿和虎,而普氏野马、东北野牛、原始牛今已灭绝,同属东北地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成员。C14测定,1号坑距今11
800±150年。
五常学田遗址
位于黑龙江省五常县学田村排水干渠底部。发现一件刚成年女性左侧胫骨化石。五件五六岁儿童左侧顶骨残片化石,鉴定认为属晚期智人化石。发现人工打制的骨片,几件石片、石核。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包括猛犸象、真猛犸象、披毛犀、野牛、普氏野马、鹿、鼢鼠等,均属森林和草原动物,当时气候干燥寒冷。经C14测定,遗址年代为距今24
500±400年。
从以上所述的松辽地区,即辽、吉、黑三省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址资料可以看到:
第一,松辽地区古人类化石资料十分丰富,特别是距今5万年~1万年晚期智人阶段的资料。但是,尽管发现不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古人类化石,但具有可靠性的墓葬和人骨的材料尚属缺乏。迄今,松辽地区发现的材料有不少已通过不同方法做了绝对年代的测定,有些尚未作出年代分析。有几个地点还只是根据古生物化石或地层表面分析的相对年代,所以上述分析的晚期智人化石地点,难免有时代先后的错误。
松辽地区古人类化石基本代表了人类发展的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三大阶段。但直立人化石还不够典型,目前只发现金牛山人和庙后山人化石,有许多进步特征,可是尚保留早期智人阶段性状。这也说明距今30万年前,人类已开始在松辽地区土地上活动。随着旧石器时代文化资料的不断发现,松辽地区人类化石资料将更为丰富,特别是智人阶段资料,这对研究松辽地区古人类体质特征和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资料。[1]
第二,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骨器和木器,而保留下来的主要是前两种。松辽地区古人类的石器原料主要是选自当地的石材,有石英、燧石、玛瑙、火石、安山岩、玄武岩、岩浆岩等。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打制石器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打片,打制方法有三种:一是直接打法,用石锤直接打击石核以剥离石片,是最常用的打法;二是砸击法,把石核放在石砧上,再用石锤砸击;三是间接打法,用木制或骨角制的短棒,一端放在石核上,有石锤打击另一端,可以产生细长的石叶(属细石器)。营口的金牛山人遗址的石器就属于前两种打法。第二个步骤是加工,打下的石片具备使用痕迹或经过加工修整具备一定形状,才能称之为石器。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打击法,用石锤沿石片的边缘垂直打击,打出深而短的痕迹;另一种是压制法,用石制或骨角制的器具在石片的边缘上压出浅而长的痕迹。一般的加工,是由石片的劈裂面向背面加工,称为单面加工。由两面交互加工的,称为两面加工。在石片的两缘,向不同的方向加工,称为错向加工。如喀左鸽子洞遗址石器就有两面加工和错向加工的。[2]
松辽地区旧石器时代石器类别和器形比较简单,可分为石核和石片两大类。石核又称砾石石器,为石材打下石片的剩余物。作为生产工具,两面刃石核称为敲砸器,单面刃的称为砍砸器,边缘加工的称为盘状器。石片主要分为刮削器、尖状器等。刮削器是在石片一边或多边加工,用来刮削兽皮、木、骨。尖状器是沿石片相邻的边加工成锐尖,以利于刺割。细石器是形状细小的打制石器,一般都是以间接打击法打出的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为限。细石器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而盛行于中石器时代,甚至到新石器时代仍在使用。松辽地区北部呼玛十八站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即有以小石器为主的文化传统和以长石片——细石器为主的文化传统。在小石器传统中,石器沿着长宽等比小型化方向发展,石器变小,但其长宽指数变化不大:一是石器沿着长宽不等比细化方向发展,二是采用间接打片法和压制修理法。[3]
第三,从已发现的松辽地区各个时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埋藏情况看,不少是洞穴堆积,如营口金牛山、本溪庙后山、喀左鸽子洞、海城仙人洞、吉林省安图人遗址、丹东前阳人遗址等都是洞穴,说明当时人类是住在洞穴中。从洞穴发现的灰烬中得知,当时人类已学会用火和保存火种。松辽地区的古人类已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开始熟食。28万年前,属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金牛山遗址,发现夹有烧骨、烧石的灰烬层。14万~24万年前,属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庙后山遗址,也发现有明显的灰堆。约5万~7万年前,属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喀左鸽子洞遗址,也发现很厚的灰烬层,烧骨以羚羊骨最多,说明羊肉是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遍布松辽地区各地的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也多有用火遗迹之发现。
在哈尔滨阎家岗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两处用兽骨围成的“骨圈”遗迹。1983年发现的“骨圈”遗存距地表3米,由500多块动物骨骼化石有规律地排在一起,呈弧形,层层叠压,成半圆形,另一部分堆积在半圆形之中。半圆形“骨圈”开口朝南偏西,残长5米,宽50~60厘米。“骨圈”面积为6×5.5米。1984年发现另一个“骨圈”,也用500块动物化石围筑起来,规律地叠压成半圆形,半圆内径3.5米,但“骨圈”开口朝东。这两个“骨圈”遗迹相距40米
,一在东南,一在西北。研究者认为:“这些遗迹属古人类的临时居住址(或古猎人的‘宿营地’)。”[4]
注文:
[1]参见傅仁义:《东北地区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及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第1期。
[2]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石器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8月版,第474页。
[3]参见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10、232页。
[4]谭英杰等:《黑龙江区域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8~19页。
网页编辑:邵宝华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