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公元1282年?—?),字天锡,号直斋,族属待考[1]。祖父思兰不花,父阿鲁赤。萨都剌年轻时,曾和弟弟天与在江南经商。元泰定四年(1327年)他和著名诗人杨维桢同登进士第。历任京口录事司达鲁花赤[2]、应奉翰林文字、江南御史台掾史、燕南宪司照磨、闽海福建道肃政廉访
知事、河南江北道经历、江浙行省郎中、江南行台侍御史、淮西江北道廉访司经历等职。他是元代著名诗人,著有《雁门集》、《萨天锡诗集》、《集外诗》、《萨天锡逸诗》、《西湖十景词》。《雁门集》的版本,以清人萨龙光所辑的十四卷本较为完备。现存798首诗、14首词,思想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描写塞北自然风光和民族生活的诗篇,在萨都剌的诗歌创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如《过居庸关》、《过李陵台》、《白翎雀》、《上京杂咏五首》、《上京即事五首》等诗作,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上京即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塞北蒙古族生活的场景:
祭天马酒洒平野,沙际风来草亦香。
白马如云向西北,紫驼银瓮赐诸王。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
呼鹰腰箭归来晚,马上倒悬双白狼。
这首诗通过对蒙古族生活习俗和风尚的描写,表现出塞北草原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边塞诗歌中难得的佳作。《上京杂咏》描写了上都的宫廷生活:
一派箫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风。
诸生舞蹈千官贺,高捧葡萄寿两宫。
凉殿参差翡翠光,朱衣华帽宴亲王。
红帘高卷香风起,十六天魔舞袖长。
这首诗对我们了解元代皇室与贵族生活颇有参考价值。据明代人胡元瑞《少室山房笔丛》说,“天魔舞”盛行于唐代,唐诗人王建的《宫词》有“十六天魔舞袖长”之句。元惠宗(顺帝,1333—1368年)时重编“天魔舞”,在宫廷中演出,风靡一时。萨都剌的诗为我们了解元代天魔舞演出的状况,提供了形象的资料。
萨都剌是一位关注国家时政的诗人。元代后期,宫廷斗争异常激烈,为了争夺帝位,骨肉之间相互残杀。文宗图帖睦尔杀害其兄明宗和世,就是一个统治阶级内部流血斗争的典型事例。萨都剌《记事》一诗对这场争权夺位的斗争,予以深刻的揭露与辛辣的讽刺:
当年铁马游沙漠,万里归来会二龙。
周氏君臣空守信,汉家兄弟不相容。
只知奉玺传三让,岂料游魂隔九重。
天上武皇亦洒泪,世间骨肉可相逢?
诗人在《漫兴》一诗中描绘了两都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去年干戈险,今年蝗旱忧。
关西归战马,海内卖耕牛。
元老知谁在,孤臣为尔愁。
凄风吹短发,落日倦登楼。
萨都剌继承了我国古代优秀诗人的传统,他的诗歌揭露了社会黑暗面,同情人民疾苦,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如《鬻女谣》、《百禽歌》、《织女图》、《早发黄河即事》、《雨伞》、《过居庸关》、《征妇怨》等作品,都是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诗篇。《鬻女谣》勾画出一幅贫苦人家卖女的悲惨图景:“道逢鬻女弃如土,惨淡悲风起天宇。荒村白日逢野狐,破屋黄昏闻啸鬼。”而那些统治者却“芙蓉帐暖春云晓”,美女承恩,身登紫云之车,淫奢享乐,过着花天酒地的腐朽生活。《早发黄河即事》深刻地反映了贫富对立的现实生活,劳动人民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剥削者却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长安里中儿,生长不识愁。朝驰五花马,暮脱千金裘。斗鸡五坊市,酣歌最高楼。”《过居庸关》一诗揭露了统治者发动的内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良好愿望:“生者有功挂玉印,死者谁复招孤魂!居庸关,何峥嵘!上天胡不呼六丁,驱之海外消甲兵。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
萨都剌的词作也很有功力,如《百字令·登石头城》、《念奴娇·彭城怀古》、《酹江月·姑苏怀古》、《满江红·金陵怀古》,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试看《满江红·金陵怀古》:
六代繁华,春色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燕堂前新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空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红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惟有蒋山青,奉淮碧。
这首词写景抒情,苍凉豪迈。《百字令·登石头城》更加气势磅礴:“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古往今来,人事代谢,怀古思今,感染力很强。
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萨都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流丽清婉、风流俊逸是他的诗作的主要特色。元代著名文人虞集《清江集序》云:“进士萨天锡者最长于情,流丽清婉,作者皆爱之。”明人瞿佑《归田诗话》称其诗“清新绮丽,自成一家”。清人顾嗣立《元诗选》亦称其诗“清而不佻,丽而不缛”。同时,萨都剌的诗作还有豪放奇崛的风格。明人毛晋《雁门集跋》称其诗作“看似寻常最奇崛”。总之,清新俊逸与豪放奇崛是他一生创作中较为引人注目的特色。
元代是我国各族文化进一步交流的时期,出现了一批能用汉文写作的少数民族诗人,萨都剌是其中杰出者之一。顾嗣立《元诗选》小序说:“有元之兴西北,子弟尽为横经,涵养既深,异才并出,云石海涯、马伯庸以绮丽清新之派,振起于前,而天锡继之,清而不佻,丽而不缛,真能于袁、赵、虞、杨之外,别开生面者也。”这一评价十分公允。总之,萨都剌继承了唐诗的优良传统,其诗作思想内容丰富,风格独特,语言优美,称之为“有元一代诗人之冠”,是当之无愧的。
注解:
[1] 萨都剌的族属,目前学术界约有三说:(1)说他是回回人;(2)说他是汉人;(3)说他是蒙古人。
[2]
达鲁花赤,蒙古语音译,义为镇守官。元朝建立后,各行政机构、军队及各路府州县均设此官主管,总辖监治之权。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