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后,男女之间的结合逐渐形成了某种制度,婚姻关系也得到社会习惯和法律的承认。
蒙古族的婚礼习俗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和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蒙古族传统的姻礼习俗主要由媒人说亲、相亲、订婚、聘礼、许婚宴、迎亲、送嫁、结婚宴、回门宴等几个内容组成。
说亲:说亲也叫做说姑娘、说媳妇。一般是由父母做主为自己的儿子说媳妇。但去女方家求婚时必须派媒人,由媒人向女方的父母亲献哈达,表明求亲的心愿。这时女方的父母虽然已确认男方家的条件不错,但也不轻易答应,而是经多次请求后才表示同意。
订婚:当女方家答应了亲事后便选择吉祥日子订婚。订婚之日,青年男子在亲属的陪同下去女方家,带去酒等礼物与岳父母和未婚妻见面。在订婚宴上未婚婿首先向岳父母敬酒,然后依次按辈份轮流向女方亲友敬酒。
聘礼:蒙古族男方给女方的聘礼大都是牛、马、羊及哈达、金银首饰、绸缎布匹等。蒙古族具有尚九习俗,因而牛、羊之数以九计算,最多者九九八十一,贫穷不能具其数,则尚奇数,一、三、五、七不等。女方在娉姑娘时,有送嫁妆的习俗。嫁妆有首饰、四季服装和牲畜,甚至包括全套家具的蒙古包等。
迎亲:当选定结婚的吉祥日子后,男方家首先要准备新蒙古包,举行隆重的搭包仪式。在结婚吉日的那天,新郎身着鲜艳的长袍,腰扎红色、黄色或金黄色的腰带,脚蹬长靴,左肩挎弓,腰间系有装五只箭的箭筒,身揣哈达,打扮得英俊潇洒。娶亲的队伍由新郎、主婚人、伴郎、祝祠家、歌手及亲人组成,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皆衣饰整洁,乘马佩刀,浩浩荡荡,十分壮观。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门时,女方家佯装不知,紧闭着蒙古包的门,有些地区的习俗是新娘的亲友们围作半圆形在门口排成一行,作出拒娶的姿态。这时男方的一位德高望重、能言善语的人与女方进行幽默婉转的答唱后,新郎才被允许进门。新郎、伴郎进屋前要将弓箭放在蒙古包的西南方。进屋后首先叩拜佛堂,继而拜火,然后向岳父母献哈达、礼品,并向女方的亲友敬酒,一一相认。然后女方款待迎亲的客人和亲朋好友,祝福新郎新娘幸福长寿。
送亲:女方家的宴席结束后,由女方家派八至十人有时是几十个人,陪新娘与迎亲队一同起程。在送亲的路途中,男女双方要互相追逐戏逗。有的地方常常是女方抢走新郎或伴郎的帽子,策马奔驰,男方则追赶,将帽子抢回来,一路上双方欢声笑语,情趣盎然。
结婚宴:迎亲的队伍到达男方家之后,先在蒙古包外按顺时针方向绕三圈,然后接新娘进屋,给新娘梳理媳妇发式,结婚仪式正式开始。结婚仪式由能言善语的男性主持。新郎新娘首先向佛像跪拜,并祭灶。接着向新郎的父母及亲朋好友跪拜,献哈达、送礼品。主婚人或长者诵祝词,祝福一对新人生活幸福美满,万事如意。
结婚仪式结束后,举行丰盛的酒宴,招待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蒙古族婚宴主要以整羊或羊背、奶茶、奶食品等佳品款待客人。在宴席上新郎新娘从父母、长者开始依次逐一敬酒。敬酒时,有人弹三弦、拉四胡、奏马头琴、唱优美动听的蒙古长调歌,一直欢庆到深夜。
回门宴:结婚仪式的第三天,新郎新娘在新郎亲属的陪同下探望新娘的父母。探望时带着羊背、奶酒、奶食品及礼物。女方家设宴招待新郎新娘及前来的客人。在盛宴上男女双方的亲属彼此相认,称亲家。
蒙古族的婚礼继承了古老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发展,既有严格的礼节,又有欢乐的情趣,充分体现了蒙古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关怀的美德。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