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蒙古族的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在蒙古高原上生息繁衍的蒙古族先民们,13世纪以前驻牧于鄂嫩河、克鲁伦河、土刺河之源。按其经济文化的特点,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称为“林中百姓”的森林狩猎民部落;另一类是称为“有毛毡帐裙的百姓”的草原游
牧民部落。
远古时期以来,蒙古族先民们世代以狩猎、游牧为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由于从事狩猎业,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蒙古族的音乐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骏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勇猛、剽悍的游牧民族在草原上叱咤风云、生活繁衍。因而,以刚劲豪放的马上之乐形成其乐舞风格。
远古时期,蒙古族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舞蹈文化,同时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在本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先后受到北方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远古时期的蒙古族音乐舞蹈主要是以狩猎歌舞、图腾歌舞、祭祀歌舞、征战歌舞、萨满音乐歌舞作为基本形式和内容的。
狩猎歌舞反映古代猎民的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其中有模仿各种动物,包括禽类动作的舞蹈,也有反映猎民进行狩猎活动的各种集体舞蹈等。
图腾歌舞是与蒙古族在氏族社会时期的狩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根据岩画、古籍、史诗、游记和世代相传的民间口头作品所反映的图腾文化遗迹,古代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有狼、鹿、牤牛、熊、鹰、天鹅、树木、石头等。有关上述图腾崇拜的歌舞,既反映了古代北方各民族的许多共同点,又有蒙古族图腾崇拜歌舞独具风采的民族特点。
古代蒙古的祭祀歌舞是在蒙古族氏族社会的部落歌舞基础上发展、演变的,同时也和图腾歌舞有着密切的关系。祭祀歌舞是在部落成员的聚会、部落的庆典等群众性活动时表演的一种集体舞蹈。
征战歌舞是蒙古部落战争时产生、并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起来的。多桑《蒙古史》中有这样的记载:“忽必烈坐木楼,四象承之。象擐革甲,覆锦衣,楼上佈弓弩手,树皇帝之日月旗。阵势既列,奏种种吹奏乐器,继以战歌,于是鸣鼓钲作战,发矢如雨。”由此看来,征战歌是在临战前的特定环境之下,与鼓乐相配,其场面壮观,气魄宏大,从而起到鼓舞士气、给敌方以极大压力的作用。
古代蒙古萨满音乐舞蹈的重要特征是将歌、舞、乐三位一体化。由于远古氏族社会时期,萨满教观念几乎是古代蒙古人世界观的全部,覆盖和渗透到文学艺术以及其他一切意识形态之中,而文学艺术则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萨满教观念的表现形式。萨满教中的祭祀天地诸神或驱魔治病等,主要是靠祭词、神歌和与之配合的舞蹈动作及乐器伴奏,由此将沟通人与神的一整套礼仪活动叙述表达出来。在内蒙古阴山山脉的大型岩画中,有许多与萨满教祭祀有关的单人、双人、集体舞蹈的形象和画面。《鲁布鲁克东行记》中,记述蒙古萨满呼唤鬼神的情景时写道:“请神的珊蛮(指萨满)开始念咒,把手里的鼓拼命地往地上碰。”[1]“把手里的鼓拼命地往地上碰”,在当时没有乐队伴奏的条件下,实际上是在用鼓奏乐。萨满音乐神歌的曲式乐段结构、乐句结构很简单,有的乐段结构只由一个乐句组成,有的由上下对应的二句体单乐段组成。在有乐曲的歌词之外,有一种按照一定韵调朗诵的诵词,叫做祭词。萨满祭词是与萨满教诸神的崇拜、祭祀、禁忌活动分不开的。在伴随着宗教礼仪进行的同时,反映古老的狩猎生产、畜牧生产及远古蒙古人的生活及思想意识。
远古时期的蒙古音乐舞蹈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产劳动、人们对大自然和各种动物的崇拜心理、祭祀礼仪为主要内容,在表现形式上,以集体性、群众性为基础,将歌、舞、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到了公元12世纪末,蒙古各部势力不断强大,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结束蒙古各部互相残杀掠夺的局面,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从那以后,随着蒙古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蒙古族的音乐舞蹈更加丰富多彩,产生了多种多样的乐曲歌舞形式。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是蒙古族的宫廷乐舞、元代杂剧、蒙古族宗教乐舞及民间歌舞等。
宫廷乐舞是元朝统一以后,接受宋代的旧制,把汉族原有的礼乐制度接受过来,并结合蒙古族的习俗开始制礼作乐的产物。
元朝的宫廷雅乐取名为《大安之乐》,主要用于典礼祭祀,有许多专门的乐章,如《来成之曲》、《武成之曲》、《文成之曲》等。并有《武定文缓之舞》、《内平外成之舞》、《崇德之舞》、《定功之舞》等文、武两种乐舞。这些主要是宣扬蒙古贵族的文武功绩。
元代宫廷乐舞的繁荣与元代统治者对礼乐制度的重视及当时中外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活跃有着密切关系。元朝统治确立之后,不断强化对礼乐的规范和控制。随着元朝的灭亡,蒙古族的宫廷乐舞失去了往昔的繁盛,但在蒙古王公贵族中仍然保留着蒙古族的传统乐舞活动。
元杂剧又被称为元曲,是在北方的金院本、诸宫调基础上吸收其他文学艺术而形成的戏曲剧种。早在辽金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各个民族中,广泛流行着多种多样的俗谣俚曲,富有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具有刚劲豪健的基调,世称北曲,并被元杂剧所继承。
元杂剧具有结构严谨、舞台动作与说唱结合、曲调丰富等特点。它把传统的乐舞吸收融化,并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形成一种歌舞兼备,歌、舞、戏密切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
由于元杂剧广泛吸收了各民族音乐歌舞形式,所以在艺术结构、人物塑造、联套形式、曲白相生、戏曲语言等诸多方面都比前代的艺术形式有了明显的提高,形成了较完美的艺术整体。
从整个蒙古族音乐舞蹈发展史来看,一方面,吸收其他各个民族音乐舞蹈的营养,在形式上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集歌、舞、乐器伴奏为一体的乐舞阶段,既有原始的民间乐舞,又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宫廷乐舞,其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另一方面,蒙古族的音乐舞蹈具有鲜明的特色,其音乐舞蹈艺术中原始成分较多,内容更多的是反映狩猎、游牧生活和部落之间的战争场景,生动地体现了从狩猎、游牧部落发展到民族的形成、强大、直至建立统一政权的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蒙古族音乐舞蹈的风格和艺术特点是质朴、豪爽、节奏短促、铿锵有力,集中表现了蒙古民族热情、豪放、刚强的性格。
蒙古族音乐舞蹈的另一个特征集中表现在其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上。广阔的草原,地广人稀,游牧生活使人们交往较少,而游牧民郁积的情感在草原长调牧歌和各种音乐中得到充分的抒发。听到蒙古族长调、欢快的说唱艺术、优美动听的马头琴节奏,把人们引入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以动人心弦的抒情性使人充分感受到独特的生活韵律。
注解:
[1] 《柏郎嘉宾蒙古行记、鲁布鲁克东行记》第308页,中华书局,1985年。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