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信仰传统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及藏传佛教(萨迦派和格鲁派)的同时,也信仰过基督教的不同教派——景教、天主教。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或耶稣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教派。它起源于公元1世纪
的巴勒斯坦,逐渐流传于时处奴隶制社会的整个罗马帝国。基督教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犯了罪,要在罪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能获救。它以《旧约全书》(继承犹太教的经典)和《新约全书》作为圣经。[1]
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较小教派,其创始人是聂斯托里(约公元380—451年),由于提出基督的神性与人性不能说是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本体”,其神性本体应依附于人性本体之上,圣母玛利亚只能是基督的人间之母,并非上帝之母,从而违反了基督教的“‘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位一体”的正统教义,致使于公元431年在以弗所(今土耳其塞克城以北)召开的宗教公会上,被东罗马皇帝和西派教会判为“异端”,予以革职流放。后来他的追随者逃往波斯,得到波斯王的优待和保护,约公元5世纪末,在波斯形成独立教派。
景教始初传入中国是在盛唐时期。最初在长安建寺,继而向各地扩展。教会称作“景门”,教堂初称“波斯寺”,后改称“大秦寺”或“景寺”。
由于唐代统治者对景教采取赞同态度,西方传教士来华者日增,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有了一定的规模。
但到了唐武宗(公元841-846年在位)崇道废佛时,景教也随之遇到挫折。公元845年唐武宗下令废佛时,景教因系“外国之教”而失去了继续传播的机会。
到了11世纪前后,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部分蒙古部落——克烈、乃蛮、汪古部等信仰景教。据《多桑蒙古史》记载,克烈“风俗习惯、语言与蒙古人颇相近,此部人奉基督教。11世纪初年时,聂思脱里派之教师曾传教于此部”[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虽然自己信仰萨满教,但并不将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强加于被征服的部族,允许各教及教派合法存在,宣布信仰自由。成吉思汗的继承者们也采取了宗教自由的政策。据《鲁布鲁乞游记》记载:“所有的聂思脱里派教士都于黎明前在小礼拜堂集合,并敲击铁板,歌唱庄严的黎明祷词,然后穿上他们的法衣,并准备好香和一座香炉,当他们在小礼堂前面的小院子里等候的时候,蒙哥汗的名叫忽都台可敦的正妻同几位其他贵妇走进小礼拜堂,她们拜倒在地,按照聂思脱里派教徒的风俗,把前额放在地上,然后用右手触摸所有的圣像,在每次触摸之后,口吻右手。在这之后,她们把右手送给所有在小礼拜堂里面的人。因为这是聂思脱里派教徒进入教堂时的风俗。于是教士们唱许多歌,并且把香放在可敦的手中,她把香放到香炉的火上,香点着后,教士们向她敬香[3]。由此可以看出,基督教在蒙古汗国时期已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基督教徒们已构成了一个阶层。
1260年忽必烈继位,将蒙古汗国的名称改为“元朝”之后,仍然采取对各种宗教一律加以护持和保护的政策。据《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忽必烈曾对马可波罗说:“有人敬耶稣,有人拜佛,其他的人敬穆罕默德,我不晓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们,求他们庇佑我。”[4]因此,在元代原已进入蒙古地区的聂思脱里派仍然流行于蒙古地区。同时,基督教的另一派别罗马天主教徒也从1294年开始与元朝统治者进行交往,传播其教义。
对上述两种教派,元朝统治者统称为“十字教”,因为把信教者称“也里可温”(蒙古语意为信奉福音的人或有福缘的人),故又称为“也里可温教”。
元朝以后,景教逐渐衰弱,原来信仰景教的后来大部分改信佛教。所以,基督教在蒙古地区随着元朝的兴盛而发展,伴随元朝的灭亡而逐渐削弱。
注解:
[1] 曹琦、彭耀编著《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国》第6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2] 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上册第41页,中华书局,1962年。
[3] 《出使蒙古记》第180页。
[4] 《马可波罗游记》第87页,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