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前言  
  绪论  
  史前文化  
  蒙古族兴起前的
物质文化
 
  蒙古族兴起前的
精神文化
 
  长城及其文化  
  蒙元时期的
物质和精神文化
 
  元明清时期的塞北文化  
  内蒙古东部的文化明珠  
 
 
  首页>>塞北文化>>元明清时期的塞北文化
文人文学



    从现已发现的最早蒙文文献来看,蒙古人在13世纪已使用了畏吾体文字,具备了文人文学和翻译文学发展的基本条件。

13世纪问世的《蒙古秘史》被学术界视为具有历史和文学双重价值的巨著,其文学意义和价值也绝不亚于其史学上的地位。

《蒙古秘史》,作为文学经典作品,具有如

下特征:

首先,它奠定了蒙古文学语言的基石,从而开创了文人文学的先河。该作品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规范和提高了文学语言。这对以后蒙古文学的发展,意义极为深远。蒙古文学叙事语言和抒情语言,在《蒙古秘史》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统一的蒙古民族文学语言。

其次,尽管《秘史》主要是记载历史,但它所运用的描述文体和风格具有独特性,其表现是运用文学叙述手法。在这一点上,《秘史》与其他记载同一时期历史的文献,如《元史》和拉施特的《史集》有较大的区别。正因为如此,有些学者(如前苏联的B·巴托尔德)认为《秘史》是一部英雄史诗或传说。

再次,《秘史》从头到尾,始终贯穿着一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它忠于历史事实,如实地记述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极少有演义和幻想成分。书中甚至对主人公成吉思汗的过失和不足之处也没有回避,对他的敌人札木合的优点也没有否定。总之,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得圆满,使得其内涵十分丰富和真实。这种面对现实、如实反映生活的文学精神和创作态度,对日后的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后,《秘史》开创了蒙古历史文学的传统。《秘史》的写作并非单纯地记载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有强烈的训谕目的。通过成吉思汗的一生经历,表现他的成功之路所包含的艰辛和坎坷。这对其后代具有训谕和教育的意义,并且这一段历史在以后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中,也因同样的目的多次被后人取材,在蒙古文学中形成特定的历史文学传统。我们可以从以后的不同版本的《黄金史》、《蒙古源流》、《青史演义》以及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一历史文学传统的发展脉络。歌颂成吉思汗功绩,捍卫黄金家族(即成吉思汗的家族)的正统性,强调团结和统一的重要性,提倡忠诚、勇敢的道德准则等,都是历史文学中所经常表现的训谕主题。

《秘史》之后,蒙古文人文学主要在历史文献中出现,如以上所提到的《黄金史》等文献,此外还有各种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的文人作品。我们以下所介绍的就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人作品。

《征服三百泰亦赤兀惕人的传说》(载于罗卜桑丹津《黄金史》文献),作品以散韵夹杂的形式,讲述了成吉思汗和他的元勋同泰亦赤兀惕部三百将士的一场战争。故事以团结奋勇的成吉思汗队伍的胜利告终。作品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再创艺术真实,宣扬成吉思汗的卓越领导才能及其将领们的英勇斗志。

《孤儿舌战成吉思汗九卿》(简称《孤儿经》,载于罗卜桑丹津《黄金史》),该叙事诗通过描写一位孤儿和成吉思汗九位功臣在成吉思汗的盛大婚宴上辩论饮酒利弊的场面,突出成吉思汗赞赏孤儿的正确观点的举动。其涵义在于真理并不一定在地位高贵的显赫人物手中,权力并非真理,相反,在社会最底层人物(如孤儿)手中也可掌握真理。作品主题有鲜明的民主思想倾向和社会理想色彩。

《箭筒士阿尔嘎聪的传说》(载于佚名的《黄金史纲》等文献中),该叙事诗由两个故事组成,其一是成吉思汗在索伦古德国与忽兰公主成亲并匿居三年而不返回,阿尔嘎聪前往设喻劝谏,使成吉思汗省悟并立即返回。其二是阿尔嘎聪因醉酒佩带汗宫金箭住宿在外,犯了军规,成吉思汗下令将他处死,对此阿以嘎聪以善辩的口才为自己辩解,并最终得到成吉思汗的赦免。成吉思汗和阿尔嘎聪是作品中的两个主要形象。作者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和关系,刻画了一个能够改正自己错误的英明君主和从大局出发、为主忠诚效劳的聪明机智的功臣。

《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长期以来以手抄本和口头文学的形式流传于民间。作者佚名。这是一部寓意性的叙事诗,其主要形象是成吉思汗和他的两匹骏马。两匹骏马尽管于围猎中在十万猎马中表现出众,但没有人夸奖它们,小骏马决意离开马群,但大骏马不愿离开圣主而劝说弟弟。小骏马独自毅然离去,大骏马追上去再劝,结果无效,只好随同小骏马逃奔。成吉思汗率十万大军追捕未获。两匹骏马在阿尔泰山度过四年时光,弟弟无忧无虑,非常幸福,而哥哥却想念圣主,身体越来越瘦。弟弟只好答应哥哥的请求,一起回到圣主的马群里去。成吉思汗欢迎它们的返回,后来小骏马在围猎中受到众人的称赞,最终被成吉思汗封为神马。

故事表现了一种圣主与骏马的关系原则,即主人不仅要善于发现好马,而且应保护和奖赏好马,而好马也只有在善于驾驭它的圣主手下,才能发挥其主角的作用。

蒙古早期的书面文学,除上述叙事作品外,还有箴言和训谕体裁的作品,其代表性作品为《成吉思汗箴言》和《智慧的钥匙》。

《成吉思汗箴言》是成吉思汗本人及后人以他的名义编撰的箴言、对话、训谕文集。最早的成吉思汗箴言集已经散佚,部分内容通过罗卜桑丹津的《黄金史》等文献中的记录而流传至今。箴言的内容大都是为了维护蒙古汗国统一和贯彻治国安民纲纪而发布的有关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的教诲和训谕。如:

                               说出一百句话

                             莫如守住一种德性,

                             说出一万句话

                             莫如做好一件好事。

《智慧的钥匙》也是从13世纪流传下来的一部格言集,但有后来添加的佛教内容。该格言集的内容也不外乎劝善戒恶,宣传美德、勤奋和友善,批判不良行为和作风。如:

                             困厄危难志不摇,

                             意得时顺不心飘,

                             爱欲情浓不沉迷,

                             威武压顶不弯腰。

《智慧的钥匙》过去一直是青少年学习蒙文的必读教材。它以生动的语言说明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伦理准则。

19世纪蒙古文坛出现了几位突出的文学巨匠,包括尹湛纳希、古拉兰萨、贺希格巴图和嘎莫拉等。其中尹湛纳希是优秀的代表。

尹湛纳希,乳名哈斯朝鲁,汉名宝衡山,于1837年生于当时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省北票县)协理台吉旺钦巴拉家,排行第七。他的家庭是当时较大的贵族家庭,父亲旺钦巴拉曾率领本旗蒙古等赴渤海海防前线防守,获得朝廷嘉奖。旺钦巴拉还是功底很深的文人,研究过蒙古历史并创作历史小说《大元盛世青史演义》,但只写至第八回。

尹湛纳希,与他的兄弟们一样,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了解蒙古文化和汉族文化,掌握蒙、汉、藏、满四种文字。他于1870年开始续写其父未完成的《青史演义》,前后用了20多年的时间。

作者写作这部作品的意图,是让所有蒙古人明白祖先的辉煌业绩和历史,并从中学习成吉思汗时代的创业精神,以提高民族自信心,复兴民族,同时也是为纠正汉族史学家们对撰修蒙古史中之错误,恢复蒙古史的本来面目。

《青史演义》运用章回小说的形式,取材于蒙古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中叶的盛兴历史,重点描写以成吉思汗为首的新兴封建统治阶级统一蒙古高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并对外扩张疆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所以作者所展示的画面宏大,气势非凡,人物众多,情节丰富,构成了蒙古鼎盛时期的历史画卷。

作者通过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刻画出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和他们的对手们的形象,表达出关于社会安定统一、重用人才、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减轻人民负担等方面的进步思想。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书中也有神化成吉思汗和渲染仁、义、忠、信等封建伦理道德之处。

《青史演义》在艺术方面获得很大成功。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历史人物形象,如成吉思汗、他的四杰——木合黎、孛里忽勒、孛斡儿出和赤老温及他们的对立面札木合、耶拉古等。他们的性格在矛盾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被刻画出来,突出他们的个性,避免人物性格的类同化。尹湛纳希继承和发展蒙古古典文学的传统,同时也创造性地运用汉族古典文学的手法,使整个作品成为有机的艺术佳作。

尹湛纳希还创作了另一部长篇小说,即姊妹篇《一层楼》和《泣红亭》。该作品通过NE8B1玉和炉梅、琴默、圣如的爱情故事,描写了封建制度下的女性命运所遭受的悲惨和迫害。该小说明显地受到《红楼梦》和《镜花缘》等汉族小说的影响。

尹湛纳希是蒙古文学史上一位很有成就的著名作家。他对蒙古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开创了蒙古文学史上的长篇小说的先河。无论是取材于历史,还是运用现实题材,他都以精湛的艺术手段,加以提炼和提高,创作出多部文学作品。他还学习其他民族文学的传统,尤其吸收汉族古典文学的营养,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有独特性。如他在章回小说、诗词、人物刻画手法等方面,都较成功地运用了汉族文学手法,丰富了蒙古文学传统。此外,尹湛纳希在文学语言方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在创作中丰富和发展了蒙古文学语言。他吸收民间口语的精华,同时尽可能学习和运用各地方言的优点。总之,尹湛纳希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在数量方面,还是艺术品位方面,在蒙古文学史上都占有显著的地位。

古拉兰萨(1820—1851年)是尹湛纳希的长兄,蒙古族近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作有《祝灭寇班师还》、《及时雨》、《太平颂》、《魑魅魍魉》、《壮士》等。诗人的笔直接触动现实生活,反对英帝国的侵略战争,同情劳苦大众,揭露社会丑陋现象。

贺希格巴图(1849—1915年),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曾当过王公书吏。他的作品有《双马行》、《蔚蓝色的天空》、《可贵的“独贵龙”》等。他对“独贵龙”运动[1]表示同情,谴责统治阶级的罪恶,提倡平等、自由的进步思想。他认为他所生活的年代是:

                             聪明智慧毫无用处的时代,

                             猜疑恐怖泛滥成灾的时代,

                             自身阴影都觉可怕的时代,

                             畏首畏尾令人战栗的年代。

同一时期另一位诗人嘎莫拉(1871—1932年),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曾当过文书、章京、旗札兰和梅林等职。其代表性作品有《祭旗》、《颂军》、《醉汉》、《度过漫长的夏日》、《节日的摔跤手》等。嘎莫拉的诗作,主要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描写草原和平、欢快的生活场面,但有时也抨击社会黑暗面。《节日的摔跤手》里,诗人刻画出摔跤手进场对垒的情景,并对不同人物的神态和心理作了细致的描绘。

    注解:

    [1] “独贵龙”运动为蒙古人近代反帝反封建的一种组织形式。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