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
1575年(明万历三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明译俺答汗),在今大青山南面的土默川平原上,建起了一座新城,称为库库河屯(kkeqota),这是蒙古语的音译,意为“
青色的城”[1]。400多年后,它成为今日内蒙古的首府——呼和浩特。
明代中后期,蒙古土默特部出现了“板升”。所谓“板升”,主要指农业区的定居村落、房屋。史称“自丰州滩以西至黄河三百余里,皆板升所据”[2]。板升的大量出现,为城郭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据蒙文史书《阿勒坦汗传》记载,呼和浩特从明隆庆六年(1572年)即开始兴建:
“名圣阿勒坦汗于公水猴年,
又倡导仿照失陷之大都修建呼和浩特,
商定统领十二土默特众,
以无比精工修筑(此城)
于哈鲁兀纳山阳哈敦木伦河边,
地瑞全备的吉祥之地,
巧修拥有八座奇美楼阁的城市
及玉宇宫殿之情如此这般。”[3]
上述“公水猴年”即壬申,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哈鲁兀纳山即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哈敦木伦,蒙古语“黄河”之义。
明万历三年(1575年)呼和浩特基本建成,明朝皇帝赐城名为“归化”。据《明神宗实录》万历三年十月丙子条载:
“顺义王俺答遣夷使乞佛像、经文、蟒段等物,所盖城寺乞赐城名。镇臣以闻。部复谓……所请勿拒也。上然之,赐城名归化……”
明万历五年(1577年)章潢在《图书编》中画有一图,图中白塔之西有一方形城市,并标有“俺答新城”字样[4]。显然,“俺答新城”,就是俺答汗所建的呼和浩特。明万历九年(1581年)年老多病的阿勒坦汗逝世,此后他的夫人三娘子长期居住在这里,又因据说是三娘子主持兴建此城的,所以这座城也有“三娘子城”之称。
归化城的面貌,明代留下的资料甚少。清代文人高其倬曾写了一首《青城怀古》诗:
“筑城绝塞跨冈陵,门启重关殿百层。
宴罢白沉千帐月,猎回红上六街灯。
夜江欲渡金源马,秋使方征渤海鹰。
劫火东延名胜尽,前尘难问再来僧。”[5]
从这首诗来看,明代的归化城有雄伟的城楼,壮丽的宫殿,繁华的街市。蒙古族的首领在蒙古包里大排宴席,一派歌舞升平景象。
1579年(万历七年)阿勒坦汗修筑呼和浩特城垣时,还修建了一座黄教寺院,蒙古名叫“伊克昭”,译成汉名即是“大召”[6]之义。1580年(万历八年)明朝赐名为“弘慈寺”。寺中的佛像以银铸成,所以当时又称弘慈寺为“银佛寺”。弘慈寺当时是漠南蒙古地区有名的寺院,同时城外还有许多藏传佛教的庙宇,因为“召”为藏语庙宇的意思,故有人又称呼和浩特为“召城”。除大召外,明代在呼和浩特城内外建立的寺院还有锡勒图召、美岱召、乌苏图西召、喇嘛洞、小召等[7]。当时,呼和浩特不仅是蒙汉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传播黄教的重要据点。
“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率兵西征察哈尔部,与该部首领林丹汗战于呼和浩特,林丹汗败退。皇太极入城后,焚毁了城内的宫殿及其他府、库之类的建筑物。驻守归化城的阿勒坦汗后裔俄木布及其他首领杭高、古禄格、托博克等率众归降后金。崇德元年(1636年),后金将归化土默特编为左、右二都统旗。
崇德三年(1638年),漠北喀尔喀部札萨克图汗拥兵南下,逼进归化城,被清兵击退。皇太极遂令扩建归化城,加固城垣,屯兵其上[8]。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部长噶尔丹亦兴兵南犯,呼和浩特军民为了护城备战,将归化城再次扩建。扩建后全城平面略呈凸字形,南北长约440米,东西最宽约500米,周围约合三里多。共有4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并加筑瓮城。东门叫做承恩门,南门叫做归化门,西门叫做柔远门,北门叫做建武门,原来的南城门楼改为鼓楼,并悬挂一块题有“固威”二字的匾额。后来,在乾隆、道光年间又陆续加以修缮,再筑土垣为郭。
为了加强战备,清政府在归化城东北五里地方另筑一座新城,作为屯兵之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奉旨兴建,乾隆四年(1739年)竣工,赐名“绥远城”,即今呼和浩特新城。绥远城平面为四方形,城墙用土夯筑,外层包砖镶砌,高约10米,周长约合4
500余米,东西长与南北宽度相等,各约1
100余米,共计九里十三步。共设四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东门叫迎旭门,南门叫承薰门,西门叫阜安门,北门叫镇宁门,各门外并加筑瓮城,城墙外还掘有护城壕。城内有东街、南街、西街和北街,在4条大街相交的十字口中央,兴建了一座鼓楼。鼓楼西北不远处为绥远城将军驻所,即今呼和浩特新城西街将军衙署,现已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内街巷布局整齐,大街内侧还分布有许多街巷。城内主要居民是行政官员、满洲八旗官兵及其家属。城内四隅还保留许多空地,作为满洲八旗官兵操练的场所[9]。多数的市民和商店、铺户、作坊、书院、戏园,都集中在旧城(归化城)。
清代以来,呼和浩特逐渐成为商旅不断、人口稠密的塞北古城。著名的大商号“大盛魁”就设在这里,它的资本雄厚,经营业务庞大。它在北京、天津、武汉、杭州、苏州等地,都有自己的专门庄号,采购砖茶、绸缎、布匹,用来换取草原牧民的牲畜和畜产品。同时,大盛魁还在许多大城市设有自己的马庄、牛庄、羊庄,专门销售它从草地运来的牲畜和畜产品。
呼和浩特是清王朝与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这里的驿路,西通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北通外蒙古,远至俄罗斯。
清代的呼和浩特,又增添了许多宗教建筑。乾隆十一年(1746年)建成的慈灯寺(即五塔寺),位于归化城东南(今玉泉区五塔寺街)。寺内的金刚座舍利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塔有五座塔,塔身用琉璃砖砌成,每块砖上都有一座贴金佛像。塔基、塔峰均为方形,造型优美独特,风格凌云挺秀。康熙年间,随着回族人口的增多,呼和浩特修建了清真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又扩大重修,其中望月楼,高33公尺,气势极为壮观。呼和浩特是蒙、汉、满、回、藏等各族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共同建设而成的一座庄严、美丽的城市。清人王循曾写有《归化城》一诗,描绘了呼和浩特繁荣兴旺的景象。诗曰:
“西北风云连九缴,古今形势重三边。
穹庐已绝单于城,牧地犹称土默川。
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市入丰年。
圣朝治化无中外,十万貔貅尚空弦。”
注解:
[1]
关于库库河屯初建的年代,主要有两说。一说在1581年(明万历九年),见胡钟达《丰州滩上出现了青色的城》及《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建城年代初探》(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59年第1期);另一说认为在1575年(明万历三年),见薄音湖《呼和浩特(归化)建城重考》(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本书采用后一种说法。
[2] 《武备志》卷二○六《镇戍山西》,引《职方考》,明刻本。
[3] 《阿勒坦汗传》,珠荣嘎译注本第85-88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
[4] 《图书编》卷五《三镇总图》,台湾成文出版社1974年影印明万历四十一年本。
[5] 见《口北三厅志》卷一五“艺文”四。
[6] “召”为藏语,其原意指“佛陀像”,故民间称佛寺为“召”或“召庙”,这是俗称。
[7] 金峰《呼和浩特十五大寺院考》,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
[8] 贻谷等《土默特旗志》卷二《源流》,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刻本。
[9] 参见《绥远城驻防志》,呼和浩特新城区地方志编写小组翻印,北京图书馆藏抄本。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