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前言  
  绪论  
  史前文化  
  蒙古族兴起前的
物质文化
 
  蒙古族兴起前的
精神文化
 
  长城及其文化  
  蒙元时期的
物质和精神文化
 
  元明清时期的塞北文化  
  内蒙古东部的文化明珠  
 
 
  首页>>塞北文化>>蒙元时期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出奇制胜的战略



    史书称颂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1]。他亲自指挥了许多战役,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经过多年的战争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战略。

第一,重视侦察,略敌有数。

成吉思汗非常重视侦察敌情,每逢用兵,都事先利用一切手段获取情报。据《黑鞑事略》载,

蒙古军在行军时,总是先派出哨马进行侦察。“虽偏师亦必先发精骑,四散而出,登高眺远,深哨一、二百里间,掩捕居者、行者,以审左右前后之虚实,如某道可进,某城可攻,某地可战,某处可营,某方敌兵,某所粮草,皆责办哨马回报。”例如蒙古进攻金朝之前,成吉思汗利用各种渠道刺探金国的情报。金国派驻克烈部的佐臣耶律阿海深知金国的内情,成吉思汗招纳耶律阿海,获取情报。耶律阿海向成吉思汗说:“金国不治戒备,俗日侈肆,亡可立待。”[2]。成吉思汗遂将耶律阿海留在身边,“参与机谋,常在左右”[3]。1211年进攻金朝前夕,为了探明金朝之虚实,成吉思汗派扎八儿出使金朝搜集情报,得知金国山川道路、宫廷内幕、军事部署等情况。“金人恃居庸之塞,冶铁锢关门,布铁蒺藜百余里,守以精锐。”[4]。成吉思汗得到扎八儿的报告,立即向金朝进攻,但距居庸关不能前进而受阻,于是召扎八儿问计。扎八儿说:“从此而北黑树林中有间道,骑行可一人,臣向尝过之,若勒兵衔杖以出,终夕可至。”[5]。于是蒙古军由扎八儿指引的道路前进,攻破居庸关,进逼中都(今北京市)城下。成吉思汗为了摸清金国的界壕边堡情况,派大将哲别进行了武力试探,“袭杀其众,逐略地而东”[6]。从此便得知金国修筑长达3 000余里的界壕边堡线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当时,成吉思汗又从金国使者那里得知金章宗完颜瞡已死、昏庸无能的卫绍王完颜永济继承皇位,便欲同金国断交。这些情况,对成吉思汗后来夺取攻金战争的胜利,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利用矛盾,各个击破。

在统一蒙古高原各部的战争中,铁木真利用蔑儿乞部与克烈部、札只剌部的矛盾,联合克烈部首领脱斡邻(即后来的王汗)、札只剌部首领扎木合共同出兵击败了篾儿乞部。为了报复篾儿乞部以前袭击过蒙古部之仇,铁木真请求脱斡邻与扎木合起兵相助。于是脱斡邻率军2万从土兀剌(今蒙古国土拉河)河畔的黑林出发,与铁木真联军前进。扎木合也率兵2万,按期到达指定地点。联军袭击了篾儿乞部的营盘不兀剌川(今恰克图南布拉河地),篾儿乞部部众被打散,首领脱脱仅与少数随从逃脱。联军大获全胜,铁木真夺回原先被篾儿乞部掠去的妻子和家人,杀了许多篾儿乞人,并将他们的妇女、儿童掳为奴婢[7]

此后,铁木真继续运用“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策略,使自己的力量由弱变强,逐步壮大起来。1196年,铁木真乘金朝击溃塔塔儿部之机,联合王汗与金朝协同作战,击败了蒙古高原东部劲敌塔塔儿部。1200年,铁木真又与王汗联合出兵击败泰赤兀部。1201年,铁木真与王汗击败扎木合。1202年春,铁木真与王汗消灭塔塔儿残部。1202年秋,铁木真、王汗联军再次击破扎木合与乃蛮等部的进攻。这时,铁木真的力量已十分强大,威胁到王汗在蒙古高原的霸主地位。1203年春,王汗父子遂突袭铁木真,铁木真战败。但铁木真很快又利用王汗入侵金朝失利的时机,奇袭王汗,消灭了克烈部。1204年铁木真又灭乃蛮,最后完成了统一蒙古高原各部的大业。

成吉思汗善于利用矛盾,远交近攻,把握战争全局,进而各个击破,以克敌制胜。他在“临终遗言”中说:“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唐州、邓州,均在大梁西南),直捣大梁(今河南开封市),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8]这里,成吉思汗提出了一个富有远见的“联宋灭金”的战略计划。成吉思汗从宋、金之间和战关系长期矛盾过程中,抓住“宋金世仇”这个关键。在蒙金战争前期,成吉思汗就曾多次派使者至宋,与之通好。当时,宋朝害怕金国报复,所以拒绝同蒙古联盟。1221年以后,宋朝的政策开始转变,曾主动派使者至西域去见成吉思汗,要求通好。所以成吉思汗强调“假道于宋”以联宋攻金的策略,进而实现“下兵唐、邓”,迂回包抄,“直捣大梁”的战略目标。成吉思汗的后继者窝阔台、拖雷,遵循这一战略,成功地完成了灭金的计划。

第三,先胜弱小,后克劲敌。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以前,草原上居住着许多强弱不同的部落。势力最强大的主要有以王汗为首的克烈部、太阳汗为首的乃蛮部及以扎木合为首的札只剌部。以铁木真为首的乞颜部,控地不大,部众很少,是一个较弱的部落。所以铁木真开始只能依靠王汗和扎木合的支持逐渐壮大自己的力量。

铁木真为了实现统一蒙古高原的宏图,采用了先胜弱小、后克劲敌的战略。

首先,铁木真联合王汗和扎木合去征讨势力较弱的篾儿乞部。结果篾儿乞部战败,铁木真不仅夺回了被篾儿乞人抢去的妻子孛儿帖,而且掳获了许多篾儿乞部的属民和奴婢。从而使铁木真在蒙古高原名声大振,周围不少弱小部族都自动来投奔他。

1189年前后,铁木真脱离扎木合,第一次自称为汗。于是扎木合与铁木真之间发生了著名的“十三翼之战”。铁木真虽然失利,但扎木合残杀俘虏,引起了部众的不满,纷纷投归铁木真,反而使铁木真的势力大为增强。

铁木真依靠王汗的支持,乘机攻击塔塔儿部,消灭主儿乞、泰赤兀等部,都是采用先战胜弱小部落、然后进攻强敌的战略。最后,铁木真与当时草原上最强大的克烈部和乃蛮部展开决战,统一了蒙古高原。

成吉思汗在南进中原的战争中,同样是先胜弱小、后克强敌的。

成吉思汗建国后,第一个进攻的目标本来是金国。但金国物产丰富,军力雄厚,是“上邦大国”,所以“未敢轻动”[9]。成吉思汗审时度势,改变了进攻方向,首先征伐小国西夏(党项族建立的政权,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战争的实践表明,先攻西夏可以分裂金、夏“交相救援”的联盟[10],铲除攻金的掣肘,为尔后进攻金国扫除障碍。同时,西夏是进兵中原的咽喉,是通向西方和东方的要道。因此,成吉思汗通过对西夏用兵,不仅获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控制了交通要冲,为进攻强大的金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采取的“先攻夏、后伐金、再图宋”的战略方针,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决策。

第四,扩充兵员,改进装备。

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的战争中,俘获大批的属民和人口,使自己的部落逐渐由弱变强。建国后,长期的对外战争造成了蒙古军的严重减损。因此扩充兵员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成吉思汗西征时期,南宋使者曾在蒙古草原上看到不少十三四岁的孩童随军西行,“问之,则云此皆鞑人,调往征回回国。三年在道,今之年十三四岁,到彼则十七八岁,皆已胜兵。”[11]后来,这一做法实行,“孩幼稍长,又籍之(即编入军籍),曰渐丁军”(又称小厮蒙古军)[12]。蒙古语称为“怯困都”(意为“渐长成丁”军)[13]

成吉思汗将投降和掳掠来的色目人(有哈剌鲁、钦察、阿速、唐兀、康里、畏兀儿、回回、阿儿浑、贵赤等30多个民族,在元代均被称为色目人)投入战争,把他们分散编组在蒙古各军中,或者充当质子(秃鲁花),或者加入怯薛,或者充当“八都鲁”(勇士),成为冲锋陷阵的敢死队。也有少数色目人按民族成分分编成独立的军队,如唐兀军、哈剌鲁军、阿儿浑军等。

吸收中原先进技术,改进军队装备,是成吉思汗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军起源于草原,骑射野战是其所长,而攻城破垒是其所短。成吉思汗在指导战争中,不仅注意“扬长避短”,而且注重“弃短取长”,故常常能发挥他军队的优势。

1211年,蒙金战争爆发后,蒙古军虽然打了许多胜仗,但初攻中都(今北京市)时却遭到金军从城中发出的炮火轰击,死伤甚众[14]。在失败之后,成吉思汗问部将耮木海:“攻城略地,兵仗何先?”耮木海对曰:“攻城以炮石为先,力重而能及远故也。”。[15]《到1214年,成吉思汗叮嘱大将木华黎说:“耮木海言,攻城用炮之策甚善,汝能任之,何城不破。”。[16]木华黎随即任命耮木海为随路炮手达鲁花赤。耮木海挑选500余人进行炮技训练,从此蒙古军开始使用火炮。“后定诸国,多赖其力”。[17]同时,成吉思汗在战争中,重视搜罗各类技艺人才。凡归降蒙古的官兵和工匠,有智谋、懂技艺者大多受到优侍,因而他们都积极为蒙古军效力。成吉思汗有了炮兵和其他工匠兵后,极大地提高了进攻的能力,由原来只能野战转到能野战与攻坚兼备的阶段,这是一次战略性的转变。金哀宗曾感叹地说:“北兵(蒙古军)所以常取全胜者,恃北方之马力,就中国(中原)之技巧耳。”[18]

    注解:

    [1] 《元史》卷一《太祖纪》。

    [2] [3] 《元史·耶律阿海传》。

    [4] [5] 《元史·扎八儿火者传》。

    [6] 《元史·太祖纪》。

    [7] 《元朝秘史》第117节。

    [8] 《元史·太祖纪》。

    [9] 《元史·太祖纪》。

    [10] 《金史·西夏传》。

    [11] 《黑鞑事略》。

    [12] 《元史》卷九九《兵志二·镇戍》。

    [13] 《元史》卷九八《兵志一·兵制》。

    [14] 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卷二十二《东海郡侯》

    [15] [16] [17] 元史》卷一二二《耮木海传》。

    [18] 《金史》卷一一九《完颜娄室传》。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