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宏伟工程。在人类历史上,它是修筑时间延续最久的工程,起于西周,历经秦、汉、辽、金、明,长达2
000余年;它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工程,东起鸭绿江,西至天山山麓,纵横5万余公里,它是动用土石方最多的工程,如果用修长城的土石砖瓦修一条高5米、厚1
米的大墙,可绕地球4周有余。
长城不但是中华民族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的体现,更主要的是它凝聚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中国各民族历史上的许多英雄豪杰、文化名人都在长城沿线大显过身手。他们的业绩和思想,同长城一样,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形的长城中蕴藏着无形的长城精神,它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从古代到现代,尽管人们对长城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和评价,但是当我们把长城作为民族性格的代表、民族精神的象征来诠释时,就应该选择其最本质的特征、最能激励全民族奋发振兴的内涵来加以宏扬。在长城精神的内涵中,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城体现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
万里长城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排除万难,战胜艰险,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无比勇气、魄力和顽强不屈的意志,此外,它还体现着一种“天行健”的气势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着中华儿女的斗志,号召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向上,永远能够唤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长城体现着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长城具有防御工程的性质,对内部起着加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作用,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爱国意识。中华各族在修筑长城的同时,也在思想上筑起了坚强而牢固的领土意识和国防观念。中国自古就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保家卫国思想。从古代到现代,爱国守边都被视为高尚的事业,替父从军,全家出征的事迹,史不绝书。
1984年9月邓小平同志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实质上便是一种爱国主义的号召。它揭示出长城是一座永久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永远能够通过长城感受到爱国热情的激荡。
(三)长城体现着中国各民族统一的精神
中华民族是由众多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具有显著的特点:四周多天然屏障;内部则是由多种地形、多种气候、多种经济区域和多种民族分布所构成的多元一体的格局。
长城是中华各民族共同构筑的,从历史上修筑过长城的20多个王朝来看,以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者居多,如北魏、东魏、北齐、北周、辽、金等,有些朝代筑城规模巨大,仅金长城便长达一万余里。而修筑长城的汉族统治的王朝,从数目上讲反而较少。可见长城是各民族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铭刻着中华民族大融汇、大结合的历史事实。同时也说明,长城并不是中国的国界,在长城修筑者心目中,长城以南是以农耕为主、实行郡县制管理的“内地”,长城以北则是以游牧为主,实行藩封制管理的“边疆”或边远地区,两者经济形态、管辖制度虽有不同,但却是同在统一的国家疆域之中。毋庸讳言,在长城地带,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战争,但这些战争,如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论和阶段论去进行观察和分析,那么一切疑团都会完全消失了。
一座重要的建筑,往往成为某种文明发展过程的标志,因为它是科学、艺术、文化的综合体,也是强大经济基础的体现。长城也是如此,它所展现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横亘万里的墙垣和密集的烽台亭障,而且是那一时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总体发展实力的象征。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参观长城后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这可以代表国外人士对长城的赞誉和评价[1]。
注解:
[1] 见1972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