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障、堠和关、塞、隘、口,都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长城和烽燧相配合,组成一个严密有机的整体。
城、堡、障、堠大都建筑在长城内外,有的沿着长城,有的距长城较远。它们与烽燧烟墩的区别在于主要是用来住兵卒防守,而不是专为传递军情。
这里
所说的城,与一般州、郡、县城不尽相同,主要是指与长城有关联的具有军事防御性质的较大城堡。四周围以墙垣的防御城,主要驻屯重兵,储存年械、年需、军粮及其他军用物品。城内有军事指挥部,多选择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地方建筑。城的规模较大,除方形或多边形的城墙外,还修有城门、城楼、瓫城、峰燧、堡障等。有的还有护城河或罗城。如北魏怀朔镇的镇城(在今包头固阳县东北的城库伦),北扼蒙古高原,南控阴山隘口,东西又与武川、沃野两镇相呼应,地位十分重要。
堡,指土筑的小城,多有墙垣围绕,专供驻军使用。有的堡内筑有烽火台,把驻防与通讯结合起来。居延汉简常常提到汉代长城沿线约30里设一堡,约100里设一城,故后代常常“城堡”连用。金代的堡又称“边堡”,今内蒙古达茂旗额尔登敖包金长城内侧就筑有小边堡、大边堡。明朝的城堡进一步与关隘险口相结合,如由山西进入内蒙古的通道——杀虎口(在今山西右玉县境内),就筑有新、旧二堡,二堡之间又筑墙相连,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堡,设东西二门,便于军民出入。
障,《汉书》卷五九《张汤传》颜师古注曰:“障,谓塞上要险之处,别筑为城,因置吏士而为障蔽以捍寇也。”故有些古代文献称之为“山中小城”。障字的本意是障碍、阻隔,即设置小城阻挡敌人进犯,故通常设在前哨阵地。《张汤传》载博士狄山因与张汤争辩,忤旨,武帝大怒,命狄山乘障(即登障守卫),不久狄山即被匈奴斩首。障与城的区别是障的面积一般比城、堡更小,并且只驻军、不驻民,如内蒙古卓资县白音察汗乡十股地村南,就有一座面积只有400平方米的小城,位于秦汉长城内侧甘沟古道的进口处,这里就称为“障”。在内蒙古巴音诺洛、苏亥、阿尔呼热、沃博尔呼热,发现了四座障城遗址,均为每边长约450米的正方形,一面开门,四角还有斜出的马面。阿尔呼热障城还筑有瓫城和护城河,把城与障结合起来,在城内筑障,以阻滞敌人,称为城障。
“
堠”即“候”,是一种用来守望的建筑,它与亭(烽火台)有密切关系,所以往往“亭堠”并称。堠建筑较简易,是用来瞭望报信的岗哨,多与烽燧配合使用。
关、塞、隘、口字义相近。“关”本意指门上的栓,是用来关闭门户的,引申为关闭。“塞”是堵塞的意思。“隘”是狭窄之处。“口”是出入通道。都是指设于交通要冲、险要高峻之地的长城防御设施,其区别仅在于规模、范围各有不同。“塞”指在高山狭谷之口、交通要冲之地所设驻兵据点,如赵长城之“高阙塞”,汉代的“鸡鹿塞”及北魏的“固旧塞”等。有时“塞”比“城”所指的范围还要大些,例如秦始皇“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1]并(音傍,依傍之义)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2]。就是指在黄河沿岸筑一系列城堡及长城。“关”,主要指建于出入要口的塞障,如山海关、居庸关、雁门关等。口,指交通要口,如内蒙古的红门口、山西的杀虎口、河北的大境口等。正由于这些名词区别甚微,故后代多连缀使用,如关口、障塞、关塞等。长城关塞布局的一般原则是以隘谷通道立关置塞,在隘谷外侧(北口)筑长城,里侧(南口)设烽燧关城。
注解:
[1] 此地诸家说法不一,通说在今陕西省东北部神木县以北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一带。
[2]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