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是继辽之后与南宋、西夏对峙的政权。12世纪初,女真中的完颜部逐渐强大,首领完颜阿骨打领导了女真诸部反抗契丹统治者奴役的斗争,随后于公元1115年称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市),亦称上京。同年灭辽,1127年又灭北宋。金帝海陵王于1153年迁都燕京(今北京市)亦称中
都。其疆域北至外兴安岭的火鲁火疃谋克(今俄国勒拿河上游罗斯腾丁斯基东南),东临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西北以“界壕”与蒙古为邻,西以河套、横山、甘肃一线与西夏接界,南达淮河、秦岭与南宋相接。
金朝初期,活跃在北方草原的蒙古族也日益强大。为防御新兴蒙古势力的威胁,金朝开始在北部边境建城堡、挖界壕,进而接连堡戍而修筑长城。金代的长城不仅筑有高墙,而且墙外多挖壕堑以相辅,故称“界壕”。其起始约在太宗天会年间(公元1123—1137年)婆卢火驻守东北路泰州(故址在今扎赉特旗与泰来县之间的塔子城)浚“界壕”之际。大定五年(公元1165年)金世宗命阿勒根彦忠在泰州至临潢府间开挖堑壕,并设置戍城70座,常备兵13
000人,史称“塞垣”或“金源边堡”。现今在内蒙古科右前旗、突泉县、科右中旗、扎赉特旗已发现金边堡遗迹64座。金世宗大定年间(公元1161—1189年),诏以两路招讨司、乌古里石垒部族、临潢府、泰州等路,分置堡戍,分段施工。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世宗又派张家奴调整取直参差不齐的旧堡障,“于是东北自达里带石堡子(今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尼尔基镇北前七家村南)自鹤五河地分,临潢路(今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角)自鹤五河堡子(今霍林河南)至撒里乃,皆取直列置堡戍。”堡戍建成后,“皆放良人戍守。”临潢路24堡,每堡置户20。由于壕堑常为沙雪堙塞,不足为御,又增筑至250堡,每堡日用工300[1]。
世宗年间所修长城,因东接女真族最初建都的会宁府,是金朝发祥之地,故称“金源边堡”,或“明昌旧城”。
世宗之后,金朝由盛转衰,蒙古等各部日益强大,不断袭击金朝北部、西北部。金朝无力赶走蒙古,只好兴师动众,不惜耗费大量民力财力,修筑工程浩大的长城壕堑。
公元1190年章宗即位后,即派宗浩主持,全面修筑长城。
章宗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自西南、西北路沿临潢府达泰州,开筑壕堑,用3万士兵连年施工。由于长城经过风沙地带,壕堑常常为风沙所淹平,难以起到抵御蒙古骑兵的作用,又使金朝财力大困,所以朝中大臣对此项工程的兴置,长期争论不休,工程修修停停,直至承安三年(公元1198年)方告完工。
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对大定年间所筑的西北路长城又进行增缮,新修了女墙副堤。仅这次补筑,用工竟达75万之多。当时修一堡(周长约0.5公里)需用工9
000,可见金长城所费工数之惊人[2]。
从大定时起,至承安年间所筑的金长城,东北起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旗,沿大兴安岭东南麓向西南,穿过锡林郭勒草原,止于阴山北麓武川县庙沟,直线长度约2
500公里,其间还有内、中、外等数条支线,总长度5 000余公里,工程之浩大,世所罕见,这是我国少数民族政权所修的第一条“万里长城”。
金长城遗址的分布[3]:
东端主线起自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北约8公里嫩江西岸的前后七家子村,起点即分为内外两线,并行向西延伸10公里后合为一条。在前后七家子村西南、后卧尼奇之北有一座戍堡,可能是“达里带石堡子”。长城沿大兴安岭东南麓向西南延伸,经阿荣旗、扎兰屯市、扎赉特旗,到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乡分为内、外两条主线。
外线经科右中旗,沿霍林河上游穿过兴安岭,经霍林郭勒市进入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向西北伸入蒙古国境内。长城在蒙古国境内情况不详,但又从阿巴嘎旗甘珠尔庙东北返加中国境内,直向西南,经甘珠尔庙、苏尼特左旗贝勒庙、苏尼特右旗,至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补力太庙东约20公里处,与内线长城会合。这段长城均土筑,墙残高约2米,基宽12米,顶宽2米,部分地段城墙外仍可见2~3米宽的壕沟。
会合后的长城主线,经四子王旗大庙向西,过达茂旗坤兑滩、武川县二份子村、大磁窑村,进入阴山北麓的山沟,经腮忽洞,止于上庙沟西南的山腰,这里便是金长城西端起点。这段长城由于较少人为破坏和内沙堙塞,保存较好。城墙用版夯筑,存高3米,宽4米左右,墙外壕沟宽约5~6米,已渐淤平。墙外每隔1公里左右筑有一座烽燧。
内线长城自四子王旗补力太庙与外线分岔转向东南,穿过察右后旗、商都县,在商都县西北大库伦乡分出一条中线,东北行经镶黄旗、正镶白旗北部的沙丘地带,至正蓝旗东北汉克拉,再与南线会合。中线长城墙高壕宽,城堡完整。
内线长城自商都县大库伦乡向东南,经化德县,越河北康保县南境,返回内蒙古太仆寺旗,折向东北,沿闪电河北行至正蓝旗东北汉克拉与中线会合。
内线长城与中线在汉克拉会合后,继续向东北延伸,经克什克腾旗达来诺尔西北、林西、巴林左旗,穿越大兴安岭,沿大兴安岭东南麓经阿鲁科尔沁旗、扎鲁特旗西北境,在科尔沁右翼中旗沿坤都冷河东北行至吐列毛都镇的巴音乌拉,越过霍林河,至科右前旗索伦镇满族屯乡与外线会合。霍林河即金代所称的“鹤五河”,是当时临潢路和东北路的分界线,霍林河西岸的白音花边堡即鹤五河堡子。这段长城即大定二十一年(1181)金世宗下令“取直”的一部分。据《金史·世宗本纪》,大定五年(1166)“诏泰州、临潢接境设边堡七十,驻兵万三千”。这些边堡现已发现64座。
上述内、外线长城合起来即明昌、承安年间分段兴筑、连缀而成的“明昌新城”。
金长城还有三条支线:第一条位于外主线的外侧,起自科右前旗索伦镇,沿果以根河先向西南,经毛西盖沟、过乌盖河,再折向西北,经东乌珠穆沁旗伸入蒙古国境内,在中国境内的约有200余公里。
第二条位于内线的东侧,起自扎赉特旗解放屯附近,经科右前旗好仁乡太平山、大石寨、古迹乡等地,在突泉县北境与内主线相合,全长100余公里。
第三条在内侧长城东侧、林西县、克什克腾旗境内,由北向南长约200公里。这一带恰是大兴安岭尾部,没有较高的山岭阻隔,故修两道长城以加强防守。
金长城分为内、外、中及多条支线的复杂情况,大约是不同时期的不同防线,也可能是在建筑过程中改变计划而造成的,当时就有“外堡”、“旧塞”、“新城”等称呼,估计外线修筑时期较早,中线、内线较晚。
金代长城的建筑结构有明显的特点:一是不用砖,亦少用石,多为土垒或版筑;二是城墙外挖壕堑,既可阻碍战马冲越,又能取土筑城,可谓一举两得;三是在重要地段挖双壕双墙,顺序为外壕、副墙、内壕、主墙;四是在主墙或单线墙外侧附筑马面和烽燧台,马面间距60~150米不等,伸出墙外4~5米,宽6~8米,台迹明显高于墙头。烽台间距500至2
500米不等,多筑在便于瞭望和传递信息的河口、谷口或长城转弯处。另外,沿长城内侧险要之处还修筑戍堡或关城。戍堡离城墙较近或直接一面连在城墙上,间距5~10公里。关城距城墙较远,一般角楼、马面、城壕俱全。总的看来,金代长城比前代长城设计更为合理,防卫体系更为严密完备,也更为科学有效,这些优点,后来多为明代长城所沿袭。
由于金王朝对各民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统治和压迫,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而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之后,首先发起对金朝东北路的进攻,迫使金朝从南方调兵守卫上京一线。这时为金朝驻守阴山长城的汪古部首领阿剌兀思剔吉叛金投蒙,并为成吉思汗作先导,使蒙古军顺利越过长城,直捣金朝中都(今北京市)。金朝不得不匆匆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不久便被蒙古所灭。金朝苦心经营数十年的长城被成吉思汗控制和利用,并作为他向南发展的基地,因此后来被误传为“成吉思汗边墙”。
近人王国维著有《金界壕考》一文[4],对金朝之修筑界壕考订甚详。其中论及金筑界壕之得失云:
“然则金之界壕,萌芽于天眷(公元1138—1140年),讨论于大定(1161—1189年),复开于明昌(1190—1195年),落成于承安(1196—1200年)。虽壕堑之成甫十余年,而蒙古入寇中原,如入无人之境。然使金之国力常如正隆(1156—1160年)、大定(1161—1189年)之时,又非有强敌如成吉思汗,庸将如独吉思忠、完颜承裕,则界壕之筑,仍不失为备边之中、下策,未可遽以成败论之也。”
注解:
[1] 《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北京路·边堡”条及卷六《世京本纪》。
[2] 《金史》卷二十四《地理志》上及卷九《章宗纪》等。
[3]
《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所收贾州杰《金代的长城》;庞志国《金东北路临潢路吉林省段界壕边堡调查》(文物出版社,1981年出);贾州杰《金代长城初议》(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79年第3、4期合刊)。
[4] 见《观堂集林》卷十五,中华书局,1959年。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