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
唐亡之后,中国又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五代十国时期,北方草原地区有契丹族建立的辽王朝,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西北地区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市东南);中原地区自公元960年赵匡胤(音印)建立北宋(都
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后取得短时期的统一,从而形成辽、宋、西夏三足鼎立的形势,三方力量均衡,对峙达一个半世纪之久。
北宋初年,为收复燕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北部),曾发兵伐辽,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命潘美、梁回在雁门、句注间(雁门关在今山西繁峙县西;句注山在今山西代县西,句音勾)修筑了一些城堡。以警备辽兵。但是986年辽军在飞狐口(在今河北蔚县南)设伏,著名将领杨业中箭被擒,宋廷只好从沉远泊东至泥沽海口(今天津市东南)挖壕沟、植榆柳、引水注入,以防辽国骑兵南下,宋称之为“界河”、“天河”、“水长城”,辽却称之为“长城”。所引之水为今易水、白洋淀、文安洼、贾口洼等,全长400公里。这条防御带约在今河北北部,从天津沿海西入太行山[1]。
北宋初年,杨业、杨延昭、杨宗保父子、祖孙三代相继镇守边关,多年与辽兵英勇作战,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他们的故事。辽圣宗对杨业也大加推崇,使他成为宋、辽共同敬仰的英雄。苏东坡在《谒杨无敌祠》(杨业被誉为杨无敌)一诗中赞道:“一败可怜非战罪,大刚嗟独畏人言。驱驰本为中原用,常享能令异域尊。”此后六郎杨延昭继父镇守三关,延昭子杨宗保也继任此职。由此又在雁门关、居庸关、古北口一带出现了许多所谓杨家将“遗迹”。尽管这些“遗迹”于史无稽,但表现出人民对杨家满门忠烈、爱国卫边的敬仰之情。
西夏王朝是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建都兴庆府。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西夏与辽、宋长期对峙,直至1
227年被蒙古所灭。
宋朝为防止西夏进攻,在西北边境也修筑了一些城堡、堑壕,称为“长堑”。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曾亲自考察,并建议在米脂川西横山的峡谷修筑永洛城(一作永乐城,在今陕西米脂县西),以控扼西夏咽喉。宋朝动员20多万军民,仅用12天筑成此城。西夏主大惊,为保住河南要地,倾全国之兵出击,还向辽国借兵,共达30余万,包围永洛城。此城后因缺水而陷落,沈括竟因此被革职[2]。
辽朝先后与五代、北宋、西夏长期对峙二百余年,实力较强。辽朝的统治民族是契丹。契丹源于东胡,是鲜卑的一支。其疆域东北到今日本海、黑龙江口,西北抵今蒙古国中部,南在今天津市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北宋对峙。
注解:
[1] 《宋史》卷四《太宗纪》一、卷二五八《潘美传》、卷二七二《杨业传》。
[2] 《宋史·沈括传》。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