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也是世居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的鲜卑化汉人。他在北周身居高位,掌握重权,公元581年以“受禅”为名,废周静帝自立,是为隋文帝。隋朝开国之初,突厥在北边常常入境侵扰,迫使隋文帝暂时缓和同南朝的关系,集中精力对付突厥。后来,杨坚接受长孙晟(音盛)的建议,在武力抵抗的
同时,采取“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策略。这时突厥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乘机出兵打败突厥。突厥因自己内部最高统治集团之间的冲突、斗争,汗国遂分裂为东、西二部,以今阿尔泰山为界,以东属东突厥汗国,以西属西突厥汗国。隋文帝利用这个有利时机,挥兵南下,先后灭梁、灭陈,统一了全中国[1]。
公元605年(大业元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在内政上继续进行改革,同时注重与周边各民族政权的交往。为进一步保证通往西域道路的畅通,设置了西域校尉。炀帝即位之初,决定迁都洛阳,令宇文恺营建东京,每月征发丁男多至200余万。并征发丁男数十万掘长堑,保护关防。又修大运河、筑长城、北巡塞外、南游江都、大肆挥霍,耗费民力,加上多次侵伐高丽,终于导致农民起义,政权覆亡。
隋朝立国仅37年,却曾7次修筑长城,其大体情况如下:[2]
文帝杨坚即位之初,便于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发胡人筑汾州(今山西汾阳县)长城,时间仅20天。同年又修临渝(今河北抚宁县榆关镇)长城,规模也不甚大,估计均为在北齐长城旧基上修缮。
隋初,突厥沙钵略可汗大举南下侵扰,但被文帝发兵出塞反击,在白道(今呼和浩特市北)把他打败。次年,沙钵略遣使请和。为加强西北防务,文帝分两次修筑长城。第一次始于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使崔仲方主其事。《隋书》卷六十《崔仲方传》载:“(上)令发丁三万于朔方(今内蒙古乌审旗白城子)、灵武(今宁夏灵武县)筑长城,东至黄河,西拒绥州(今陕西绥德县),南至勃出岭(今地不详),绵亘七百里。”第二年(开皇六年),“上复令崔仲方发丁十五万,于朔方以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以遏胡寇。”[3]隋朔方郡治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这次修筑主要是凭险而守的一系列城障。次年(公元587年)又发十余万人修长城,二旬而罢,可能是上年工程的继续。后来沙钵略因受西突厥压迫,又求救于隋。隋命他率部寄居白道川(今呼和浩特北白道溪)。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夏,沙钵略死。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冬十月,隋封沙钵略之侄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启民先后娶隋安义公主、义成公主为妻,并率部众来归,隋筑大利城(今和林格尔北)使启民居住。后因西突厥都蓝可汗不断进攻,隋又让他迁至五原,划胜、夏二州间(今河套东部)为其放牧地。不久西突厥内乱,部众相继投归启民。启民在隋的支持下尽复东突厥故地,并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赴榆林行宫朝见隋炀帝。
由于东突厥内附,北边平定,隋炀帝决定北巡塞外草原[4]。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五月,他带领50多万人的随从,仪仗,护卫,出洛阳从井陉北上,沿途发河北十一郡丁壮开山筑道。六月经雁门、马邑到连谷,沿黄河达榆林(今准噶尔旗十二连城)。这时居住在土默川平原的启民可汗及其妻义成公主率吐谷浑、高昌等国使臣赶到榆林朝觐献礼,同时奚、霫、室韦等部首领也来朝见。隋炀帝大喜,在可容纳数千人宴饮的新建御帐中大摆宴席。他又决定巡幸位于土默川平原南部宝贝河畔的启民可汗牙帐,于是下令紧急修筑两项工程:一是发壮丁百余万筑长城,西起榆林,东至紫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清水河之间的浑河),这道长城虽不算长,但正好扼住了北方游牧部族南下的通道。二是沿长城外修筑御道,宽百步,向东直抵河北蓟县,长2
000余里。两项工程调集民工100余万人,限20天完工,因工期紧迫,沿途少居民、无水草,饥渴、劳累、鞭仆至死者竟达一半以上。八月,这两项工程完工后,隋炀帝从榆林出发,溯金河(今呼和浩特市大黑河)而上,参观启民可汗的牙帐和牧民的穹庐(毡制帐幕)。隋炀帝这次巡幸,虽然劳民伤财,但他通过和亲公主与突厥可汗建立友好关系,并在今土默川长城下大宴各民族首领,也确是草原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民族团结友好的盛会,对宣扬隋朝声威,促进民族和睦相处有积极作用。隋炀帝还即席赋诗曰:“鹿塞鸿旌驻,龙庭翠辇回。毡帐望风举,穹庐向日开。呼韩稽颡至,屠耆接踵来。索辫擎膻肉,韦鞲献酒杯。如何汉天子,空上单于台。”[5]
由于生活在今青海湖一带的吐谷浑(音突浴魂)不断侵扰隋朝西部边郡,隋炀帝在发兵攻灭吐谷浑之际,又于大业四年(公元608年)修筑了河西榆谷长城,用丁男20万。榆谷今地不详,约在今青海贵德黄河岸边[6]。
隋代虽多次修筑长城,征发劳力也很多,但所筑大多是就原有内长城加以修缮,增筑新修的不多。
唐朝国力强盛。唐初,唐太宗于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击灭东突厥汗国。随后,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冬,高宗又击灭西突厥汗国。从此,关山息警,烽火不闻。唐朝疆域东至于海,北至今贝加尔湖以北,西控中亚咸海,横贯中西交通。因此也就没有必要修筑长城。但唐朝对于边防仍极为重视,直至中唐,“烽戍逻卒,相继万里”[7]。此外,除于西域设“安西四镇”及在漠北设安北大都护府外,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后突厥汗国重建后,为了抵御后突厥的入侵,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春,唐朝又命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沿着阴山山脉修筑了三座“受降城”:东受降城在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中受降城在拂云祠(今包头市西);西受降城在丰州(今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8]。这三处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城相距各200公里。三受降城以北牛头山、朝那山一线均筑烽火台和戍所,共1
800余处。这项工程的设计颇具特色,例如不设瓮城就是一个特点。唐朝在三受降城屯驻军队,加强守卫,有效地控制住大漠南北,并阻止了后突厥奴隶主贵族侵扰势力的南下。
唐代虽不筑长城,但烽堠制度却很完备,从边塞直达首都长安,每15公里置一烽,烟火一昼夜能传1
000公里。边塞烽堠除放烽报警外,还与关津一样,负有勘查过所、公验的职责。唐僧慧立撰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就记载了玄奘西行取经偷过玉门关的情况。当他偷过第一烽时,就被发现抓回,只是由于守烽校尉的同情,才放他出烽的。
注解:
[1] 《隋书》卷八四《突厥传》及卷五一《长孙晟传》。
[2] 以下参阅《隋书》,《高祖纪》、《炀帝纪》、《突厥传》及《资治通鉴》卷一七六等。
[3] 同上《崔仲方传》。
[4] 以下参见《隋书》中《炀帝纪》、《突厥传》等。
[5] 此诗题为《云中受突厥主朝宴席赋》,见《全汉三国晋南北朝隋诗·全隋诗》第1 621页。
[6] 《隋书·炀帝纪》。
[7] 《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上。
[8]
《旧唐书》卷九三《张仁愿传》。又,三受降城故址的地望,据林干《突厥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9页。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