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长城和直道的修筑,从三十年开始,到三十七年秦二世处死蒙恬,共历时9年。万里长城约可分为东、中、西三段。
东段——自东经113°30′内蒙古化德县境,沿北纬42°向东经河北省康保县南,内蒙古太仆寺旗、多伦县南,河北丰宁、围场县北,内蒙古赤峰市北境及奈曼、库
伦旗南境,辽宁省阜新市北,至东经122°之间。这段长城,有的是沿着战国燕长城旧址修筑,有的则是新筑。再向东,一直延伸到朝鲜半岛平壤大同江口迤北近海处的碣石[1]。
据考古学者调查[2],张家口、承德地区存在着三条古长城遗迹,最北面的一道又称“康保三道边”,由内蒙古化德、康保东去与赤峰北面的一道古长城相接。这段长城是秦始皇时所筑,存高1~3米,当地群众称之为“土龙”,因其顺山势起伏如长龙。围场县境内的秦始皇长城在战国燕长城之北大约20公里。过去这段长城被误认为“成吉思汗长城”,显然是错了。
在今内蒙古赤峰地区也存有三道古长城遗迹,经考古学者调查,认为“赤南长城”是战国燕长城。在赤南长城以北50公里,大约与它平行的一道长城即“赤北长城”,被断定为秦始皇统一后所筑。它沿英金河北岸自西而东,由衣家营子过阴河,经上北道、五里岔村北、水泉村、王家店北山根、四家子、孙家营子、杨家营子、夏家店、八家老爷庙村后摩天岭、北山坡、前窑村、北石佛山、平顶山至山水坡。断断续续保存约30公里。由此向东,在敖汉旗白斯郎营子、七道窝铺、倒格郎(丰收)乡白塔村、敖吉乡东罗城、山湾水库及丰水山等地,都发现了战国——秦汉时期的城堡和村落遗址,这一带可能是赤北长城的延伸线。再向东延,便是奈曼旗、库伦旗南部。在奈曼旗善宝营子曾出土两件秦始皇二十六年陶量,并发现了古城遗址。
赤峰地区的第三道长城是“老虎山长城”,位于敖汉旗南部四家子乡老虎山一带,长城顺羊山北坡而下,穿过大凌河支流老虎山河,在老虎山上向东南穿过一片缓坡丘陵地,延伸至朝阳县,长约5公里。在这道长城沿线小八盖子村遗址曾出土过秦铁权、铁镞、生产工具和“明刀”币、秦半两小圆钱等,可以断定这里为战国——秦时的要塞遗址。大约是秦统一后沿用燕北长城的一部分,但时代稍晚于赤南长城。
东段长城沿线还修筑了不少城、障、烽火台等防御设施,在其遗址上发现战国、秦代的瓦当、残砖、墓葬等多种遗物、遗迹。说明秦统一后其东部疆域已越过战国时燕北长城,并对这一带实行着有效管辖。
东段长城因其跨越地带较广,自然条件差别较大,故建筑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适应着不同地带的自然条件,总的看来,是体现了用险制塞、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精心施工的原则。如赤峰、围场、丰宁一带多石山,长城便多建在山上,就地取自然石块垒砌,内外两侧选择较为规整的自然大石,中间填以乱石碎块或砾石,基宽一般为2~3米,横断面呈梯形,下宽上窄,估计当时城墙高约3~4米,顶宽1米左右。在石筑城墙的墙基上,有的地段发现明显的接痕墙缝,可以推断当时是按地区分段分工进行的。敖汉旗以东多黄土丘陵,长城便多以土夯筑,或土石并用。有的地段长城外侧还挖有土壕,更增加了长城的防御功能。当长城穿越河谷时,或以沟堑代替墙壁,或在河谷一侧筑一段平行的墙壁。两山之间的长城,多用天然石块砌成石墙,形成“石门”。
中段[3]——自东经114°以西至106°之间,沿北纬41°左右,由内蒙古兴和县,经黄旗海北岸,绕过集宁市北境,顺大青山而西,经察右中旗、武川县南部的南乌不浪,固阳县北部的大庙、银号、西斗铺,然后北依阴山,南障黄河后套,经五原、杭锦后旗北境,西抵乌兰布和沙漠北缘。这是秦统一后,蒙恬北逐匈奴,辟地数千里后所筑的长城,其中不少地段是在战国赵长城的基础上重新修缮而成的。
这条长城,在今固阳县境内的一段保存较好。城墙飞腾于丛山崇岭之上,多用黑色石块垒砌,工程浩大,气势雄伟。凡重要关口和适于?望之处都设置了烽火台和城障,其中较大的有银号乡三元成古城等。近年,当地政府已在山下立碑保护。
秦长城再向西进入狼山山脉。《史记·匈奴列传》说蒙恬“渡河,据阳山、北假中。”当时蒙恬所夺取的“阳山”即今狼山山脉,因位于黄河北岸(山南水北为阳)而得名。秦汉时黄河主流是今乌加河,又称北河,狼山在北河之阳,故称阳山;乌拉山、大青山在北河之阴,故称阴山。“北假”原意为“在北方暂时借给百姓耕种的土地”,因移民之初不收租税而名之,即指今河套以北、大青山以西地区。
狼山中的长城筑在各山口之内10公里左右,是在战国时赵国所筑高阙塞的基础上增筑、延伸的。现存平均基宽3.5米、高3米,用石块垒砌,因石质含铁,故呈紫红色,远看如一条紫色腰带,盘曲蜿蜒,在挺拔峥嵘的万山峻岭中分外夺目。秦时称长城为“紫塞”,大约是由此而命名的。
赵武灵王长城的西部终点是高阙(今狼山中部的石兰计山口)。蒙恬在修长城时“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缮之”[4],显然有的地段是利用了赵长城缮治而成,而高阙以西、阴山至贺兰山之间的广阔缺口那一段,当是秦统一后新筑。
秦始皇长城的中段建筑,由于基本依托阴山,大多蜿蜒于山岭之上,所以主要是用石块垒砌。但也因地制宜,在平地部分多用土夯,土夯部分由于多年风雨侵蚀,往往只留下一条公路路基似的痕迹,从断面可以看到清晰的夯层。
在乌拉特中后旗红旗店发现一处石墙倒塌的地方,可看出墙里面还有一段整齐的墙壁,说明这段城墙是在原有城墙基础上加厚一层而筑成的。
沿长城内外,凡重要关口和适于瞭望的地方,都设置了烽火台和城障。如乌拉特中后联合旗红旗店附近的乌不浪山口,易守难攻,是河套平原东部和包头西部通往山北的要道,正位于秦时九原郡(汉称五原郡)的西北方,当时是十分重要的关塞,所以这里的山口两侧,烽火台连山而立。其他较大的城障,如乌拉特前旗小余太增龙昌古城址,固阳县银号乡三元成古城址等,均为当年屯兵之处,现仍发现遍布生活和建筑用品残片,常可拣到战国、秦至汉初的陶片,说明这里最早是赵长城,后来是秦长城。这段古城遗址直至西汉初还继续使用。
西段——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载,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并音傍,即傍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一本作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秦既斥逐匈奴,收河南地,并取得阴山山脉,从榆中(此榆中在今甘肃榆中县西)至阴山建置34座县城,其版图已大大扩展,原先秦昭襄王时所筑长城,其防御作用已大为削弱。为了防御匈奴,必须新修长城,以保卫新得的土地。又据《史记·匈奴列传》,秦始皇所修的长城是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至于辽东。但前已述及临洮已有秦昭襄王长城,而赵武灵王长城也修到了阴山山脉西端的高阙(今狼山中部的石兰计山口),那么秦始皇新修的长城便是把临洮和高阙连接起来。这段长城所走的路线是“城河上为塞”,即沿黄河修筑,依托黄河天险,以障塞城堡为主,可能并未修筑互相连属的长城。另外,黄河自洮河河口以下,至贺兰山南,穿行于黄土高原的峡谷之中,水势湍急,秦始皇时不易渡河而西。贺兰山东则是一片平滩,当地传说有秦时渠道,秦的版图可能已到达那里。贺兰山与阴山之间,现在是广阔的乌兰布和沙漠,黄沙弥漫,一望无垠,已经逼近黄河岸边。而在秦汉时乌兰布和沙漠可能远在西面,因为西汉时今磴口西北沙金套海和保尔陶勒盖还设置过窳浑县和三封县,直到17世纪末,由宁夏至磴口沿途尚无流沙。可见由于乌兰布和沙漠不断扩大并东移,秦始皇即使在这一带修了长城,现在也已被埋于流沙之中了。史载西汉也在这里修过长城,但现在秦、汉长城和边塞均已不可复睹。今兰州、靖远黑山峡一带黄河东岸的长城遗址却是明代边墙的一部分。但附近发现秦、汉时期的城址和大量墓葬,可能对秦汉长城西段的修筑透露出一些信息。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西部有土筑长城,疑为秦始皇长城,其进入乌海市桌子山中的部分为石筑,沿黄河北去的部分则已被乌兰布和沙漠湮没了[5]。
秦始皇长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万里长城,它虽然大体上沿战国时秦、赵、燕三国长城的走向,并在某些地段利用了旧长城的基础,但从总体上看,新筑的部分更长,且大部分地段比战国长城大大向北推进了许多,并将原长城修葺加固,作为第二道防线,所以秦始皇长城往往有内外两条(即内长城和外长城)。
结合修筑长城,秦王朝在今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一带设置九原郡(治所在今包头市西南黄河北岸),又沿长城新建了34(或44)座县城,把内地的罪犯和百姓迁移到这些新建县城来居住,其中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一次就向今河套地区移民3万户,并设官置守,屯兵积谷,从而使肥沃的河套地区得到了开发。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中部和宁夏北部,是黄河流经两岸形成的河谷冲积平原。黄河自上游由南而北,从阿拉善高原东侧与鄂尔多斯高原西侧之间穿流而下,至临河因被狼山所阻,成近似直角折向东流,从巴彦淖尔高原西侧和鄂尔多斯高原北侧之间穿流至托克托县南的河口镇,又几乎成直角向南折,从鄂尔多斯高原东侧南下入晋陕河谷,黄河在河套地区成了一个“几”字形。河套平原包括前套、后套、西套三部分。前套平原又称土默川平原或呼和浩特平原,位于河套平原东部,东起呼和浩特辖境东端,西至乌拉特前旗西山嘴,北接大青山南麓,南至托克托县河口镇,呈三角形地带,由黄河和大黑河冲击形成。后套平原是狭义的河套平原,位于河套平原西部,东起西山嘴,西达巴彦高勒,北抵狼山和大青山南麓,南接鄂尔多斯高原北缘,由黄河和乌加河冲积形成。前、后套平原自从秦代开始开发,此后不少朝代在此屯垦,建成了沟渠纵横、灌溉方便的粮食产区。西套平原又称银川平原或宁夏平原,也是开发很早的米粮区。由于河套平原地位十分重要,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长城的修筑也往往集中在这一带。
为了进一步巩固北部边防,改善北方长城地带与首都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一旦北方有警,可以直接传递消息或运送部队,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又命蒙恬修筑了一条直道。直道从云阳甘泉宫(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是当时秦始皇的军事指挥中心)出发,纵贯陕北和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跨黄河直抵九原郡。沿途削高山、填沟壑,几乎没有弯曲,故名“直道”,又名“驰道”,比喻路线笔直,可以让马车在大道上奔驰。直道全长1
800余里,路面呈凹形,路面残宽,东胜段为22米,伊金霍洛旗段为25米,多为夯筑,土砂石层,上下共八层,最上层厚达1.2米。直道的修筑,为便利南北交通、传递信息、支援北边、移民固疆,创造了有利条件。
注解:
[1]
《史记·蒙恬列传》载长城西起临洮,西到辽东,但未详言在辽东何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一《河水注》则明言止于碣石。
[2]
《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项春松《昭乌达盟燕秦长城遗址调查报告》、郑绍宗《河北省战国、秦汉古长城和城障遗址》等文。
[3] 唐晓峰《内蒙古西北部秦汉长城调查记》,载《文物》1977年第5期。
[4]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
[5] 《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