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始皇万里长城的防御性质
人们习惯于把中国历代的长城称为“万里长城”,其实真正的万里长城是在秦始皇时修筑的。战国时期虽然有不少诸侯国修过长城,但规模都不大,最长不过三四千里。到了秦始皇时代,才筑成了世界上最宏伟的亦即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和万里长城相比,原
先各诸侯国的长城都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公元前236—221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先后攻灭赵、韩、燕、魏、楚、齐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王朝。秦王朝虽然只历二世而亡(公元前221—207年),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秦始皇革旧创新,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统一的措施,如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一号令、齐风俗等等,均大大有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发展,其功甚伟,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对于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在南方各地分筑的长城堡塞,秦始皇下令统统拆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引始皇三十二年刻碣石门之辞说:“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加强统一,而且也有利于国内的交通。但是,对于北部、西部边境的长城,秦始皇不但没有拆毁,反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增修增筑。这是由于当时北方的形势和边防的需要决定的。
当秦国竭力与六国逐鹿中原时,尚无暇顾及北部、西部边境的守备,当时在漠南兴起的匈奴族便乘机南下侵扰,攻占了“河南地”(即黄河以南的地区),对秦国首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及关中地区(今陕西中南部)[1]构成了威胁。当时匈奴族的社会已进入奴隶制,诸部业已统一,并组成部落联盟,联盟的最高首领称“单于”(音蝉余)。《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族的第一位单于名“头曼”(?年—公元前209年在位,曼音瞒)。头曼单于的驻牧地在今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带。《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所载五原郡稒阳县(在今内蒙古包头市境)西北的“头曼城”[2],就是当年头曼单于的驻牧中心及以他为首的匈奴部落联盟的政治统领中心的所在地。
秦始皇为了消除匈奴奴隶主贵族侵扰势力的威胁及保卫西、北部边境的安全,遂派大将蒙恬领兵30万北击匈奴。匈奴大败,向北退却700余里,从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骑兵)不敢弯弓而报怨”[3]。《史记》卷八八《蒙恬列传》记其事曰: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迤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
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其主力由上郡(郡治在肤施,今陕西榆林市东南)开进河套地区北部,另一部由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开进河套地区南部。翌年收复了“河南地”(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阴山、高阙、狼山、贺兰山一带广大地区,屯兵于上郡,威震匈奴。秦在新占地区设置了44个县,并修筑长城以防御匈奴再次南下。这道长城,一方面沿黄河、阴山,将战国时的秦、赵、燕旧长城加以修缮并连接起来,另外增筑由高阙经狼山至贺兰山一段新长城,总长约5
000多公里,县城、亭障、烽燧,形成了一条纵深的军事防御地带。
注解:
[1] 因地处函谷关、武关、散关、萧关四关之中,故称“关中”,古时亦称“四塞”之地。
[2] 头曼城遗址迄今尚未发现,其详待考。
[3] 贾谊《过秦论》上。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