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前言  
  绪论  
  史前文化  
  蒙古族兴起前的
物质文化
 
  蒙古族兴起前的
精神文化
 
  长城及其文化  
  蒙元时期的
物质和精神文化
 
  元明清时期的塞北文化  
  内蒙古东部的文化明珠  
 
 
  首页>>塞北文化>>长城及其文化
秦昭襄王长城



    我国长城的正式修建,是在战国时期。自公元前7世纪齐、楚修筑长城之后,秦、魏、燕、赵、韩等国也先后修筑长城。

秦晋两国国土相连,经常发生战争。秦厉公为防御晋国,在公元前461年把洛水西岸河防大堤加固为防御工事,史称“堑河旁(旁通防,即河防)”[1]。公元前453年韩、

赵、魏“三家分晋”之后,与秦毗邻的魏国日益强大,秦国东部黄河、洛河之间的土地屡被侵占。为了抵御魏国,秦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又“堑洛,城重泉”[2]。意思是掘削洛河河岸,使之变成高崖,以利防守,并在重泉(故址在今陕西省蒲城县钤铒镇)筑城屯军。这是将河岸与城墙相结合而构成防线的防御工程,史称“堑洛长城”。56年之后,魏国也开始修筑河西长城。在秦魏长期对峙中,双方均曾大规模地修筑长城。

秦昭襄王时,又在西北边境修筑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长城。早在秦穆公时,秦国势力便逐步向西北方发展,当时与秦接壤的是以游牧为主的义渠族。义渠是西戎的一支,原先驻牧于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时常与秦国发生战争,成为秦国腹背之患。秦穆公重用从义渠逃出的由余领兵去攻打义渠,辟地千里。此后,秦厉公、秦躁公、秦惠文王均多次出击义渠,义渠王被迫称臣。据《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载:“立惠王为王,居一岁,为秦将,取陕,筑上郡塞。”则秦惠文王后元二年(前323)左右取陕,在其地设置义渠县,并“筑上郡塞”。这可能便是筑西北长城的开始,直到秦昭襄王时继续修筑完工。上郡原是魏的领土[3],魏曾在这里筑过长城,秦惠文王修筑的长城可能是在某些地段沿用魏长城旧筑。公元前317年,义渠乘韩、赵、魏三国联军伐秦之机,起兵叛秦,协同三国联军作战。秦惠文王遂于公元前314年大举进攻义渠,夺取25城,并将义渠王作为人质软禁在秦国宫中。从此义渠势力大为削弱。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继位。《史记·匈奴列传》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昭襄王母宣太后寡居,与义渠戎王私通,竟然生了两个儿子。大约为掩盖丑行,宣太后便在甘泉宫中设计杀死义渠王。这时昭襄王也已长大,遂于公元前272年出兵攻灭义渠国,尽占其地。这时与秦国毗邻的便是北方的匈奴等游牧民族了。为了防御匈奴南下侵扰,秦昭襄王便在陇西(今甘肃东部)、北地(今甘肃东北部和宁夏东南部)、上郡(今陕西北部)修筑了长城,史称“秦昭襄王长城”[4]

根据文献记载和史念海等专家的调查[5],秦昭襄王长城起点在今甘肃岷县(秦时称临洮),沿洮河东岸过今临洮县、渭源县,在高山深涧中伸向东北,入宁夏西吉县、固原县,再经甘肃环县到陕北,在吴旗县东南跨过洛河,循靖边、志丹、安塞等县境的横山山脉向东北延伸至古塞门(在靖边县天赐湾与安塞县镰刀湾之间)。长城在古塞门分为两支,南支经绥德抵榆林市渔河镇,即当时的上郡治所肤施县境。北支绕横山,经靖边、横山、榆林,东北至神木县,再迤逦北行,傍窟野河、书会川上游进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新庙,东北行经准格尔旗,终于十二连城,隔黄河与赵武灵王所筑的云中郡城(今托克托县)相望。

窟野河汉时称为圁水(  圁音因 ),书会川是其上游或支流。北魏时郦道元撰的《水经注》仍记录圁水上有长城遗迹。直到今天,在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交界处的书会川西岸尚可寻到秦昭襄王长城的遗迹。城墙为夯土与石筑相兼,有城堡遗址。其走向大体是由书会川西岸至纳林塔附近,经脑包梁,然后折向东,经巴龙梁、神树沟、德胜梁,而后北至坝梁,又折而东行,至点素脑包,最后达十二连城的黄河岸边。

纳林塔乡白家梁村的长城曲折蜿蜒,随地形高低起伏,在构筑形式上就地取材,其中约100米的城墙全部用自然片石垒砌,因没有使用泥土和白灰土弥盖墙缝,故呈现出不规则的千孔百洞,当地人称之为“干砌墙”。现存遗址高2米左右。其余部分则由夯土筑成,夯层历历可见,薄厚均匀,现存遗址高达3米,宽6米。

巴龙梁上的长城由夯土筑成,夯土层清晰明显,杵臼痕迹紧密连接,中间尚未发现未经夯过的空隙,显示出精心施工的过程。现残高2米左右,远远望去,曲折蜿蜒,随地形上下而高低起伏,愈伸愈远,仿佛直达天际,隐没于苍茫烟云之中,当年的宏伟壮丽仍可想见。巴龙梁上长城内侧有一高约4米的土堆,可能是当年修筑的碉堡遗址,上有许多瓦砾,从其中残瓦当、瓦缶、残砖可判断为战国后期秦国所制造。其中夹杂汉代残瓦,正说明汉初亦继续使用秦昭襄王长城,并加以修葺。

在准格尔旗纳林镇北,还发现了一座古城废墟,城墙有高逾4米者,城址东西长约360米,南北宽约410米,登城遥望,河谷两岸屏立,谷中宽广,现有公路循河谷蜿蜒而行,想来当年这里也是一条重要的往来通道。史念海先生认为,这里便是西汉西河郡美稷县故城。

点素脑包地势较高,由这里发源的水四散流下,南流的注入正川河,北流的注入虎斯太河,再向北流入黄河。在点素脑包最高处发现一高约3米的土台,略呈正方形,每侧约2~3米,夯土筑成,夯层薄厚相当,线条井然有序,与巴龙梁上长城残迹相似。土台周围瓦砾遍地,从残瓦当花纹看,也与巴龙梁相同。这里居高临下,易于防守,当属于秦昭襄王长城之城障遗址。

当年,十二连城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里的黄河渡口,正好面对东方的大黑河(汉代称为芒干水),沿大黑河就可以直达阴山脚下,进而通过各支歧路进入草原各处。秦昭襄王长城所以要止于十二连城,其目的便是控制当地的黄河渡口,扼住芒干水通往阴山和草原的通道,防止草原游牧民族渡河南下。而赵武灵王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今托克托县东北、大黑河南岸修建了云中郡城,与十二连城渡口隔河相望,这种形势也迫使秦国必须控制这个渡口,防御来自黄河以东的敌人。后来,在今十二连城一带,秦始皇又命大将蒙恬“垒石为城,树榆为塞”,名为“榆林塞”或“榆溪塞”[6]。此塞一直使用到汉代,汉代人称之为“秦旧塞”或“河南塞”。直到唐代,还设置了胜州榆林县,榆林县置于胜州郭下,为胜州治所,而胜州故城即在现今的十二连城。

    注解:

    [1] 《史记》卷五《秦本纪》。

    [2]《史记》卷五《秦本纪》。

    [3]  上郡为魏文侯(公元前445-公元前396年在位)时置,郡治不详。秦灭魏之后,仍置上郡,郡治在肤施(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南)。 

    [4] 《史记》卷五《秦本纪》(及卷一一《匈奴列传》)。

    [5] 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寻》、《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探索记》,均载《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

    [6] 《史记》卷五《秦本纪》、卷四三《赵世家》,《汉书》卷五二《韩安国传》及唐人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