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善遗址位于包头市东15公里阿善沟门东,北依大青山,南濒黄河,在圪膝盖东西两侧台地上,东台地是新石器时代遗存,西台地除有新石器时代遗存外,还有少量青铜时代及更晚时期的遗存。1980年至1981年考古工作者对阿善遗址进行两次发掘,清理解剖围墙4处共计57米长,发掘房子24座、窖穴220个、墓葬
3座,出土遗物达1
600余件,此外还有许多动物骨头、石料、骨料和木炭等。根据地层,阿善遗址共分三期文化[1]。
阿善一期文化,时代相当仰韶文化早期。这一期文化尚未发现遗迹,仅有遗物,而且不多。这期文化地层多被阿善二期、三期文化破坏,地层较薄。陶器主要是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器形有直口圜底钵、折沿盆、双唇小口瓶等,纹饰有磨光、彩陶和弦纹、绳纹,此外还有素面。彩陶以黑彩为主,红彩少见,不见复彩。阿善一期文化与白泥窑子第一种文化较早阶段相似,遗物远不及白泥窑子第一种文化丰富。
阿善二期文化,时代相当于仰韶文化晚期。这期文化遗物遗迹均较丰富。房子多正方形,门向西南,室内中心有一圆形平底灶,有的在灶后又加起方形地面灶。房子附近多有方形圆角窖穴。生产工具有大型石器、细石器、陶制品和骨角器,其中磨制的窄首宽刃和长条形弧刃斧、打制的铲和两侧缺口刀、椭圆台体状凹形石器、半月形磨棒、三角形细石器镞以及骨亚形器等,均具有特色。陶器主要有泥质和夹砂褐陶、砂质白陶。泥质陶多磨光、素面,有的施豆青色陶衣,其他纹饰多绳纹、附加堆纹以及少量篮纹。彩陶不多,纹饰简单,多红彩,黑彩较少,复彩罕见。陶器器形有泥质折腹钵和小口双耳瓮,夹砂与砂质的有大口直腹罐以及敛口罐。这种文化也就是海生不浪类型文化。阿善二期文化的发现,证实了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确实存在具有地域特征的海生不浪类型文化,这种文化决不是中原的仰韶文化。阿善二期文化与白泥窑子第二种文化属同一文化,但它们之间略有差异,这期文化为相当中原仰韶文化晚期的内蒙古中南部海生不浪文化中的另一类型。阿善二期文化与阿善一期文化之间目前尚看不出承袭关系,可能中间缺环,但与阿善三期文化有承袭关系。
阿善三期文化,时代相当于中原仰韶、龙山文化之间,根据标本碳十四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 000年至公元前2
500年之间。这期文化堆积最厚,遗存最丰富。房子为长方形,地面灶靠门,居住面、墙壁、层顶多用黄绿色粘土做建筑材料。阿善三期文化的房子早、晚期不一样,早期为半地穴式房子,门向南偏西,晚期多为地面石筑墙房子,形状、大小不一,有的还带耳室,门向正南、西南或东南。房子附近的窖穴多为方形圆角斜壁,而且壁、底平整。阿善三期文化晚期居住区普遍出现石围墙,原始的城堡,面积一般为1万平方米左右,大的有2万平方米,小的也有数千平方米。石围墙基址厚度不一,蜿蜒起伏,有的地段甚至有平行几道围墙,城堡内的地面建筑物多为石筑墙的房子,还有可能用来祭祀的和大型公共设施的“大房子”。生产工具有大型石器、细石器、陶制品和骨角器。石器制作规整精致,有石斧、石铲等,早期为打制的,晚期多为磨制的。陶制品有陶刀和陶纺轮。骨器亚形器增多,还有锥、刀、柄、铲、凿、矛、鱼钩等。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多篮纹,少量方格纹等。往往配合主体纹饰的还有附加堆纹、压印纹、连点纹。典型器有浅腹和深腹的折腹钵、敛口双耳瓮、单耳罐、侈口折沿盆以及砂质罐等,不见三足、圈足和环底器。早期尚有少数彩陶,而晚期陶器火候增高,胎、表色泽一致,同时出现豆、器座和器盖等。包头市西园遗址和清水河县白泥窑子遗址均有此类文化,与阿善二期文化之间有许多共性,有承袭关系,也就是海生不浪文化直接发展的文化。阿善三期文化发展时间较长,也较稳定,可算是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有的学者建议将这种文化称之为“阿善文化”,现在虽尚未定论,但阿善三期文化是内蒙古中南部相当仰韶、龙山之间的具有地域特性的原始文化。据调查,阿善三期文化分布范围,北起大青山南麓台地,南到黄河边,西到鄂尔多斯腹地,东到南流黄以东,已发现的遗址点除包头市和清水河县外,还有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以及鄂尔多斯的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和伊金霍洛旗,在准格尔旗并已发掘了官地、寨子塔、白草塔等遗址。但在岱海与黄旗海两湖地带未发现此类遗迹和遗物,此类遗存多分布在河套地区。从此类遗存看出,当时先民们所从事的以原始农业为主,同时也有家畜饲养业和渔业、采集,到晚期则已出现私有制。
注解:
[1]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内蒙古包头市阿善遗址发掘简报》,载《考古》1984年第2期。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