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求子孙繁炽久长,谋积聚,图风水,皆末也。其本全在存心利物。肯受一分亏,即子孙饶一分益。创业之家,多由赤手;成名之子,半属孤儿,并不恃祖父资产。……余历数数十年中闻见:横虐厚敛,蓄可累世者,一弹指间子孙零落,为被虐者所嗤。而清苦兹惠之吏,子孙
类能继起作官。如此,居家可知。
[要求子孙长久繁衍旺盛,谋取钱财积蓄,选有风水的阴阳二宅,这都不是根本之策。其根本之策全在修德养性做有益的事为子孙做好表率。家长做事厚道肯吃亏让人,子孙必得益。创业的多是白手起家,成名的孩子也多半是无有依靠,也不凭借老子遗产。我历数多少年的所见所闻,那些横征暴敛、积蓄颇丰、家财万贯的,顷刻间子孙败家衰落,被下人耻笑。而廉洁慈善厚道的官吏,子孙有才德能继承父辈的事业,继续作官为民。出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卷五·蕃后·裕后有本)。]
世济其美,昔贤所荣,不特名公钜卿也。业儒、力田之家,世世清白,相承亦复不易。数传十百人中,有一不肖子,即为门第之辱。固由积之不厚,亦因教之不先故。欲后嗣贤达,非教不可。
[继承有益的美德,是上辈贤明才使后世昌盛荣耀,不仅是名士大官之家。读书种田的人家,世代清白,代代相传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后代传人中若有一个学坏的子孙便是家门的耻辱。这本来是积德不厚,或是早期家教不够的缘故。所以说,要想后代子孙贤明显达,非认真教育培养不可。出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卷五·蕃后·济美不易)。]
孩提之时,天性未漓,当先固其真性,断不可导以詈人。闻詈人则呵止之,使有忌惮。若詈及人之父母,尤为损福,万不宜姑恕。他如扑打虫豸之类,虽细事,总干天和,须明白戒禁,养其慈祥之气。至拜跪仪节,亦当随事教导,则爱敬行乎自然矣。
[孩子小时候,性情浅薄还没有定性,应当先保持孩子纯真的天性,千万不能引导孩子骂人。若听到孩子骂人,应立即呵斥制止他,使孩子有所惧怕。若骂到别人的父母,这是严重的失德损福,万万不应该姑息宽恕。孩子若扑打虫子之类,虽是小事,总会影响和善品德的形成,必须明确告诫禁止,培养他的慈祥爱护自然生物的良好习惯。对于应懂的礼貌礼节,应该随着处事随时教导,这样,孩子关爱他人,尊敬他人等方面道德品质就自然养成了。出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卷五·蕃后·教当始于孩提)。未漓(lí):浅薄、未定性。詈(lì):骂。]
巨室子弟,挥霍任意,总因不知物力艰难之故。当有知识时,即宜教以福之应惜。一衣一食为之讲解来历,令知来处不易。庶物理、人情,渐渐明白。以之治家,则用度有准;以之临民,则调剂有方;以之经国,则知明而处当。
[凡是大财家庭的孩子,任意挥霍,都是不知道物力维艰的缘故。应当在孩子刚懂事时,就教育他珍惜生活中的一切。一件衣服,一粒粮食,都要给他讲解来历,叫他知道来的不易。叫他对世间的物理、人情渐渐地全部明白。这样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就会治家收入支出有准,管理百姓调剂有方,治理国家明白世理处事得当。出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卷五·蕃后·宜令知物力艰难)。]
爱子弟者曰:“幼小不宜劳力。”此谬极之论。从古名将相,未有以懦怯成功。筋骨柔脆,则百事不耐。闻之旗人教子,自幼即学习礼仪、骑射。由朝及暮,无片刻闲暇。家门之内,若朝纲。故能诸务娴熟,通达事理,可副国家任使。欲望子弟大成,当先令其习劳。
[说明要想叫孩子成材成大器,必须从小叫其经受吃苦、受累等方面的艰苦磨炼。出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卷五·蕃后·宜令习劳)。]
(对财富)应用不应用之故,须令子弟从幼明晰。能于不必用财(如僭分、继富等类)乃万万不可用财(如缠头、赌博等类)之处,无所摇惑,财有用财不致浪费。遇有当用(如嫁婚、医药、丧祭、赠遗等类)之处,方可取给裕如,于心无疚。
[对于钱财的使用有应当用和不应当用的道,必须叫孩子从小就明白。像超越本分的过分渲耀比富之类的钱财能不花的尽是不花,至于奢华打扮、赌博之类的钱财是万万不能用的,只有面对花花世界不动摇,不迷惑,不攀比,不摆阔,才能做到用钱财不浪费。若遇到给孩子婚嫁、给老人治病、给社会慈善事业捐赠之类的花费,应该大方慷慨地拿出钱来毫不心疼。主要意思就是教育孩子从小就懂得用财之道。出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卷五·蕃后·宜令知用财之道)。]
此患多在富贵之家。盖贫贱者以力给养,势不能游手好闲。富贵子弟衣鲜齿肥,无所忧虑;又资饶足,帮闲门客及不肖臧获相与,淆其聪明,蛊其心志,障蔽其父足之耳目,顺其所欲,导之以非,庄语不闻,巽言不入,余嬉娱之外,毫无所长;一旦势去财空,亲知星散,求粗衣淡饭不可常得。岂非失教之故欤?小说家称:“富家儿中落,持金碗行乞,知乞之可以得食,而不知金碗之可以易粟。”语虽恶谑,有至义焉。
[说明富贵家庭务必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千万不要叫孩子游手好闲。出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卷五·蕃后·宜令勿游手好闲)。]
略省人事,无不爱吃、爱穿、爱好看。极力约制,尚虞其纵;稍一徇之,则恃为分所当然。少壮必至华奢,富者破家,贵者逞欲。宜自幼时,即杜其渐,不以姑息为慈。
[说明对孩子从小就得在吃、穿、玩、乐等方面注重节俭,防止奢华。出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卷五·蕃后·宜杜华奢之渐)。]
希贤希圣,儒者之分。顾圣贤品业,何可易几?既禀儒术,先须学为端人。绳趋尺步,宁方毋圆。名士放诞之习,断不可学。
[说明孩子从小应先学做一个端庄正直的人。出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卷五·蕃后·须学为端人)。]
财利交关,最足见人之真品。天下无不能计利之人,其不屑较量、甘于受亏者,特大度包荒耳。显占一分便宜,阴被一分轻薄。故虽至亲、密友,簿记必须清白。
[面对钱财利益最容易看到人的真正品德。天下没有不计较利益的人,那些不计较细小,甘愿吃亏的,不过是以大度包容掩盖其逸乐过度放纵荒废的行为罢了。大面上占人家一分便宜,暗地里就背上一分别人的瞧不起。所以,即使是至亲密友,在财产方面也应账目清楚。出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卷五·蕃后·临财须清白)。]
事到恰好之谓“是”。读书应世大率“是”处少,“不是”处多。常恐“不是”,则必精求其“是”,可以为学,可以淑身。一有“自是”之念,便觉“不是”在人,争端易起。穷则忤人,达则病圆,可句慎诸?
[事情恰到好处才是正确。读书处世一般说大概正确的少,不正确的多。常常是怕不正确,就必定认真追求做事正确,这样可以做学问,可以使自身行为善良。如果一有自以为是的念头,便觉得不正确的是别人,容易跟别人闹矛盾。自以为是的人穷困时和众人抵触,显达时易使国家衰落,难道还不值得慎重自律吗?出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卷五·蕃后·勿自是)。是:正确。大率:大致、一般。淑:好、善良。忤(wǔ):违反、抵触。]
读书中状元,从宦为宰相,皆儒者分内事。况状元、宰相尚是空名。循名责实,大惧难副。又况不能为状元、宰相乎?恃才而狂,挟贵而骄,昔人所谓“器小易盈”,非惟不直一钱,且有从而获祝者。《易》曰:“谦受益,满招损。万事皆然。举一隅,余可类推。
[读书中状元,当官做宰相,都是读书学者儒生分内的事。况且状元宰相还是空名,若按照官名追求实际才学,恐怕大多难符其实。又何况不能中状元做宰相的呢?恃才狂妄,以富贵而骄傲,正是古人所说的“器具小最容易满溢出来”,这不仅是一钱不值,而且还有跟着祝愿喝彩的。《易》曰:“谦受益,满招损。”所有的事情都如此。举一个角落的例子,其余的皆可类推了。出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卷五·蕃后·勿自矜]。]
门阀不可恃。……穷达皆以操行为上。
[说明子孙后代应自己创业不能凭借家族父辈祖先的功劳。穷困显达都应以操行修养为先为上。出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卷五·蕃后)。]
有利于人,皆谓之善;有损于人,皆谓之恶。不必显征于事也。一念之起,鬼神如见,尚不愧于屋漏,君子所以慎诸幽独。凡人发念,大都专求利己,故恶多于善。久之习惯,尽流于恶所。当于童稚时,既导以善端。童稚无善可为,但节其嗜好,正其爱好,使之习大驯顺,不敢分毫恣纵,自然由幼至长,渐渐恶念少而善念多,可为树德之基。
[说明孩子应从小教育他忌恶扬善,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出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卷五·蕃后·善恶不在大)。]
网页编辑:高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