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在存心久。
[读书最要紧的是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出自《苏文忠诗合注四七·次韵张甥棠美述志》。]
读书之处,不可久坐闲谈。
[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凡人之志各有所在而神有所系者,其行也足蹪跦蹈,头抵植木而不自知也,招之而不能见也,呼之而不能闻也。
[如果一个人的心思放在别的地方,精神有了牵挂,走路时就会跌跌撞撞,头碰着树木而不觉得,招他也看不见,叫他也听不到。比喻人若走神就会神不守舍,心不在焉;相反若专心某件事时也会旁若无人,如痴如呆。出自《淮南子·原道训》。]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既然到深山里游玩,就应细心欣赏一石一木;不要像那个武陵人,一到桃源里就回去了。比喻学习不能浅尝辄止。出自(唐)裴迪《送崔九》。]
好学而不贰。
[好学而专心一意。出自《左传·昭公十三年》。贰:分心。]
进锐退速,只是心志不凝定。
[读书进步快,退步也快,这是由于意志不够坚定。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好一则博,博则精。
[思虑专一,学问就能广博,广博就能专精。出自《韩诗外传》。]
怀之专一,鬼神可通。
[如果能专心致志,连鬼神也可以帮助你。出自《聊斋志异·葛中》。]
进学不诚则学杂。
[学习不能专心,就会杂乱无章。见于(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篇》。不诚:不能专心专意。]
精神专一,奋苦数十年,神将相之,鬼将先之,人将启之,物将发之。
[能专心致意奋斗几十年,你的画笔就像有鬼神来帮助,人们将会启发它,事物就会给他灵感。出自(清)郑板桥《题画》。相(xiàng):帮助。]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旧书读一百遍也不厌烦,熟读深思,你自然就会领悟书中的意旨了。出自(宋)苏轼《送安惇才失解西归》。]
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
[学习贵在专一,能专一就会理解透彻,理解透彻就会取得成果。见于(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篇》。]
聋者目善视,瞽者耳善闻;缺一得专一,用志斯不分。
[聋子的眼睛特别敏锐,盲人的耳朵尤其好用。这都是因为他们生理上有了缺陷,所以能特别专心的缘故。出自(清)刘岩《病中杂诗》。]
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也,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之也。
[大家都知道学习对自己有好处,但很多人并没有学到本领,这是由于被贪玩所害。出自《淮南子·泰族训》。]
人能一其心,何不如之有哉?
[如果能专心一意,怎么不能获得成功呢?出自(明)刘基《郁离子·一志》。]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别人用一分功夫做到的,自己就用一百倍的功夫去做;别人用十分功夫做到的,自己就用一千倍的功夫去做。这样,即使天资再差,也会赶上别人的。出自《礼记·中庸》。]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做学问有难易的不同吗?学起来,难的也会变得容易;不学,容易的也会变得困难。出自(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人之学不进,只是不勇。
[出自(宋)朱熹《近思录集注》卷二。勇:努力。]
人之学如渴而饮河海,大饮则大盈,小饮则小盈。
[见于《意林·物理论》。盈:满。]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进得越深,就越难前进,而看见的景象越奇妙。比喻只要不思艰难,就可以攀登佳境。出自(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若闻誉而喜,闻毁而戚,则将皇皇于外,可以为学?
[如果听到赞扬就高兴,听到诋毁就伤心,整天被外面的影响弄得惶惶不安,还怎么能安心做学问呢?出自《钱公良测语·导儒》。戚:伤心。皇皇:同“惶惶”,心神不安。]
若心不在学而强讽诵,虽入于耳,而不谛于心。
[如果心思不在学习上而勉强读书,即使耳朵听到了,脑子里也是不清楚的。出自(北齐)刘昼《新论·专学》。]
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
[如果整天晃来晃去,悠然轻松象做不做,胡思乱想,还会有什么进步呢?出自《朱子全书·学一》。]
三年不窥园,自谓五经笥。
[三年内不逛花园,自己觉得已成了装五经的箱子了。出自(元)马祖常《壮游》。五经:五种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这里可理解为各种书,言读书极多。笥(sì四):一种盛衣服或饭食的竹箱。]
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用神来听讲;中等的学习方法是用心来听讲;不好的学习方法是用耳朵来听讲。出自《文子·道德》。]
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肤,以神听者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
[出自《文子·道德》。]
圣人之道,未有不一者也,一则未有不贯者也,二三则非道矣。
[圣人做学问的方法是专一,能专一就可融会贯通;如果三心二意,就不是圣人的方法。出自《朱舜水集·一贯应岛田守政之需》。一:专一。]
鼫鼠五能,不成一技。
[鼫鼠虽然有五种本领,但每一种都不精良。(汉)蔡邕《劝学篇》。]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对书入迷的人文章必定好,对技艺入迷的人技能必定高。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
泰山之溜,不难穿石,专也。
[出自《徐光启集·为之自我者当如是论》。]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对学习不专心致志,就不能达到融会贯通;不埋头苦干,就不能得到显著的成绩。出自《荀子·劝学》。冥冥,惛惛:原都是昏暗的意思,这里指暗地里下决心和努力。昭昭,赫赫:都是显著的意思。]
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心不可同时思考两件事;手不可同时做两种工作。出自(北齐)《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成者,由~,~。”]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做学问心里不可有杂念,杂念多用心就不专;做学问不要过分劳累,疲劳过度就学不进去了。见于《格言联璧·学问类》。]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之而不知其味。
[思想不集中,即使睁着眼睛也看不见东西;即使张着耳朵也听不见声音;即使吃着食物,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出自《礼记·大学》。]
心不专一,不能专诚。
[心中杂念很多,就无法集中精力做事。出自《淮南子·主术训》。专一:纯一。]
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
[在观察事物或读书的时候,如果不能全心全意,就无法了解其中的意旨;如果心里想着别的,所知也不能专精。出自《荀子·解蔽》。枝:歧,不专一。倾:心别有倾向。]
学博而不精,则流于驳杂。
[学的面很广,但不能专精一个方面,就会流于庞杂。出自(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
学不精勤,不如不学。
[出自《周书·李贤传》。]
学贵专,不能泛滥为贤。
[学习贵有专攻,而不以漫无目标地涉猎为可贵。出自(宋)程颢《为家君作试汉州学策问》之二。]
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所谓做学问,首先要学专一。出自《荀子·劝学》。]
野物不为牺牲,杂学不为通儒。
[野物不能作为祭品,流说杂学算不上博学多闻的人。出自《慰缭子·治本》。牺牲:古代作祭品的牲畜。]
一身两头,近适二家,乱不可治。
[比喻做事、读书,不能一心二用。见于《易林·恒》。]
一身五心,反复迷惑。
[一个人头绪太多,便会迷惑了。见于《易林·剥》。]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下棋是一门小技艺,不专心去学,也不会有收获。出自《孟子·告子上》。小数:小技艺。]
意不并锐,事不两隆。
[一心不能二用,不能同时完成两件事。出自(汉)刘向《说苑·说丛》。隆:盛,隆盛。]
用心专者,不闻雷霆之震惊,寒暑之切肌。
[专心致志的人,听不见震耳的雷鸣,感觉不到寒冷和暑热对自己的袭击。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
[沟深是由于不断地挖凿,柴多是因为不停地砍伐。说明办事能够持恒,就会取得成绩。出自(汉)王充《论衡·命禄篇》。]
知暵潦者莫如农,知水草者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虫。
[比喻能专心一意做事的人,必然有真知灼见。出自(明)刘基《郁离子·专心》。暵:旱,干。潦:下大雨。暵潦:旱涝。]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人群里找他多少回了,总也找不到,猛一回头,却见那人正在灯火零落的地方。比喻研究学问,追求真理,经过下功夫,千百次地寻求探讨,突然有所领悟,有了突破,终于能有所成就。出自(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专于意,一于心,耳目端,知远之证。
[专心一意的人,所见所闻必然是正确的,所以有远见卓识。出自《管子·心术》。端:正。知远:远见卓识。]
网页编辑:高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