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研究肇始于19世纪50年代。它与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与社会问题扭结在一起,形成多次研究高潮,影响及于国内外学术界与社会诸多阶层。最近的一次研究热潮形成于改革开放、中外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之后,一直持续至今。江西是客家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长期以来,江西学术界没有注意到客家问题,没有进行
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使客家问题在江西成了一个空白。这种状况很不利于弄清客家的本来面目,也影响了对江西社会历史的深入理解。
江西关注客家问题是从赣西北和赣东北的棚民开始的,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才将注意力重点集中于赣南,其次是赣西北。1990年,江西省社科院成立了“客家问题研究课题组”,接着,江西师范大学成立了客家研究所,赣州地区成立了中华客家研究会、赣南师专客家研究所。长期处于沉寂状态的江西终于加入了客家研究热潮。研究工作从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田野调查两方面进行,对客家历史的考察扣紧中国社会演进的大环境,在汉民族发展的全局中研究客家这个民系,注意历史性和现实性,客观地评价客家的历史地位。目前,江西学者不仅注意不断加强研究实力,更注重与外界的学术交流。江西师大、赣南师专的客家研究所均与梅州嘉应大学的同行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还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赣南师专的罗勇、林晓平与法国远东学院劳格文博士合作,开展客家传统社会的调查研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江西客家研究已经取得一批成果。省社科院的《江西客家概述》,江西师大的《中华客家研究论丛》(第一辑),赣南师专的《赣南地区的庙会与宗族》、《赣南的庙会与民俗》、《赣南客家研究》的出版即是明证。
目前,江西学术界对客家的研究已涉及客家概念的诠释、客家源流、客地经济状况以及宗教、建筑、民俗、语言、客家与棚民的关系等方面,其中王东林注重从整体上研究客家,试图解决客家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许怀林则在客家源流问题上一再探索,对传统的一些说法提出修正意见;刘敏、万芳珍、张建明、刘秀生等人的注意焦点在“棚民”,对棚民的经济状况、户籍问题、与土著的矛盾均有独到的见解;客家方言的研究以颜森、刘纶鑫为代表,他们分析了客家话的形成、分布和特点;对赣南客家实地的民俗、建筑、宗教的认识则因赣南学者的出色工作而变得日益清晰,而且,由于他们在密切的对外联系中不断接受新的研究方法,使得这些问题的研究面貌焕然一新。此外,万幼楠的《客家围屋》已经出版,谢万陆著有《客家学概论》。
但是,由于客家研究本身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缺乏理论构建,“客家”概念的模糊、客家源流问题的争执、客家个性与汉民族共性的区分、客家与棚民的关系、客家文化研究的升华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客家学的建立与完善。作为客家研究的积极参与者,江西学术界已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今后,除了继续关注江西客家、更重视实地调查与理论研究的结合外,江西学者仍然要坚持从全局的高度研究客家整体,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的方法,为推进客家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