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源头演变及成就  
  经学与哲学  
  史学与地理学  
  文学与音韵学  
  科技与医药  
  戏剧与艺术  
  宗教与堪舆术  
  方言  
  民情风俗  
  名胜与文物  
  研究回顾  
  土特名产  
 
 
  首页>>江西文化>>民情风俗
插秧习俗


下秧田拔秧叫做“开秧门”,最后一天插秧则称之为“关秧门”。

开秧门  开秧门是插秧的第一天,农民们特别重视。在赣中吉水县农村,到了插秧时节,他们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日子不可改变,所谓“莳田嫁女,不避风雨”。届时由一老农在田头上焚香烛,奠美酒,然后唱赞词:“后稷,好(众人和),天

开禾运大吉祥,插秧时刻正相当,秧好一半禾,五谷装满仓。敬请神农大力相助,雷公风婆一齐帮忙,将秧苗插下田,急急如律令——敕!”爆竹声中,老农向秧上喷一口酒,顺手拔起一把秧,然后众人纷纷下田拔秧。这就是开秧门。

樟树市程坊乡下,作兴“送开秧门饭”。丈夫在秧田的上方烧钱纸,放爆竹,点香,然后朝南作三个揖。妻子提来一小碗饭,上面放着一片腊肉、一片干鱼、一瓣盐水蛋、一杯封缸酒。丈夫接过酒饭,高举过头,念道:“秧秧禾禾快快长,秧秧虫虫快快走……”念完倒入田角空处。接着下田拔四扎秧上岸,算开了秧门。然后回家吃开秧门饭。男的请村里的好友来吃酒;女的则用小碗盛上饭,再挟上几块干鱼、腊肉和盐水蛋放在上面,叫孩子们分送左邻右舍,这就叫“送开秧门饭”。

打伴莳田  江西农民有的称插秧为“莳田”。莳田讲究节令,谚云:“早稻莳田不过立夏,晚稻莳田不过立秋。”为保证秧苗及时插到田里,农民们相互合作,助人为乐。赣西南的崇义县农村,莳田前,农户要商议帮工换工事宜。至期,帮工者或换工者一早赶到东家,有的还带来耕牛和农具。

瑞金农民将这种帮工称作“打伴”,上饶一带叫“打帮”。打伴莳田,实际上是互助合作。东家招待打伴,几乎是倾其所有。俗语云:“莳田杀鹅,草子变禾。”认为待人热情大方,禾栽得好,以后收成必好。

关秧门  莳田结束,叫关秧门,有的地方也叫“倒秧脚”。插秧结束时,农民要带几把秧苗回家,抛到自家屋瓦上。家家户户买鱼买肉,炸油糍,摆酒席,宴请帮工、换工或亲朋好友,谓之“关秧门酒”,或称“莳田酒”。

四  弭灾习俗

稻谷生长期间,江西正值梅雨期、伏期,天气多变,或阴雨连绵,或骤然冰雹,农民们顶风雨冒酷暑,农事极其辛苦。若遇年景不好,或自然灾害,农民们无能为力,不得不乞求神灵的帮助,由此孕育出种种弭灾习俗,主要有驱瘟灾、驱蝗灾、祈雨等。

驱瘟灾  江西气候湿润,水稻易滋生病虫害。各地方有着不同的弭灾习俗。

在赣南安远县农村,稻瘟发生时,农户便磋商敬神,请道士做法事。他们焚香、点烛、杀猪、摆供,祈求苍天及山神、社官、土地公及其他神灵保佑,使稻禾转危为安。入夜,人们举着插有香火的龙灯在田间小径舞耍;次日,再烧毁,称之为“打香火龙”。

有的地方为驱稻瘟,抬村中神像置于田中,众人持燃烧着的火把,在田埂上奔跑呼喊以驱瘟。

驱蝗灾蝗灾发生时,瑞金县农民们抬出“仙太娘娘”(俗称“禾苗仙”)金身,到屋场、田埂巡游,意为让仙太察看虫情,然后施法灭之。

安远农民如遇蝗灾,便斋戒三天,到庙里敬神,祈求蝗虫远走。与此同时,青年们抬草龙到田埂去巡游,口念:“龙灯出埂游,害虫别处走;龙灯到处游,年年保丰收。”游毕,将草龙放在神主庙前焚毁,并念道:“龙灯化纸钱,害虫上西天。”

在赣西萍乡农村,如遇虫灾,轻则“耍禾灯”,重则请道士设坛荐醮,祈祷禳灾解厄。耍禾灯的方法是:用稻草扎成一个个龙头,用一根棍子撑着,上面插有点燃的香,排成十余人的队伍,前面敲锣打鼓,绕田垅巡游。在萍乡大安地区,如发生蝗灾,农民们则上武功山抬请“王爷”下山驱蝗。

敬青蛙  为求稻苗不受虫害,农民保护青蛙,任其繁衍,捕食害虫,还把青蛙当神敬奉。临川县农民认为,蛙中通体青绿的一种,是蛙王、蛙神,绝对不能捕食,而且要小心地捉来家中,装在一个水罐内,安放在厅堂祖宗牌位下的案桌上,岁时和“天地君亲师”同等享受供奉。直到20世纪中期,大人们仍然向小孩子进行这种敬青蛙的教育,城内居住不种田的人家也不例外,只不过瓦罐改成了玻璃罐,更清晰可见青蛙的神态。

祈雨  俗话说:“有水无肥一半谷,有肥无水朝天哭。”江西的旱情,多发生于夏至后,往往十天半月滴雨不下,形成伏旱。伏天长时间干旱,水稻很快就会枯死,以致颗粒无收。为祈雨,崇义县农村有“分龙日”习俗。分龙日,一般是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在前一天,村村鸣锣,晓谕各户不要在分龙时刻挑尿桶下地,免得污秽龙王,使龙王不高兴。分龙日,各户点烛焚香,对天叩头祭拜,祈求龙王适时行云布雨。

赣西北铜鼓县棋坪乡石井窝,有一“泉神”,每当久旱无雨,农民们便向泉神求雨。他们选派一个代表,带着祭品和香纸、鞭炮,以及装水用的瓶子,前往石井窝,虔诚地向泉神祷告,请求降雨。祈祷完毕,从泉神井里装两瓶水,选一“花红”(人们祭神的花布),一起带至家中,放在神台上供奉,每天点香烧纸。待下雨后,村民又集资购买香烛、鞭炮和山羊等祭品,带上水和那块“花红”送到石井窝,祭祀泉神,表示谢意。

求龙王、敬神,是江西农村旧时祈雨的普遍方式。举凡名山寺庙,有水源的龙王潭、仙人潭之类处所,都是天旱时农民祈雨的去处。

五  收割习俗

江西农民称收割水稻为“割禾”。割禾之前,为感谢各方神灵的庇佑与厚爱,有的地方的农民要从田里摘五根稻穗头,蒸熟后插在饭上,再配以菜和茶到田头祭拜五谷神,方可开镰。有的地方的农民用酒饭、香火等祭品放在田头,祭祀谷神。

祭祀完毕,就开镰割禾。割禾与莳田一样,为抢季节,农民们多以相互帮助为美德。割禾时,一般是女人割禾,男人打斗(脱粒),孩子捧禾、缚禾秆。崇义县农村的习俗是:割最后一株禾要提禾镰篮,捧最后两捧禾要背禾笪,打最后两捧禾要洗禾斗(也称禾斛、禾桶)。割禾时的禁忌,各地则大致相同:在田里,稻农的脚不能搁在稻桶(禾斗)上,不能吹口哨,不能嬉闹。一旦有人违忌,则被认为是对谷神不敬,影响来年收成。

收割时节的另一习俗是“尝新”。尝新又叫“食新”、过“吃新节”。宜春县农村尝新时都要先敬神、敬狗。敬神时,饭桌的上首摆三碗酒,下首摆三碗饭,每只饭碗上要搁一双筷子。还要到菜园里摘一把新出的蔬菜,到田里摘一把稻穗摆上。然后插香烧纸钱,放鞭炮。家庭主妇则在厅门口小声地请五谷神、土地神,以及家中死去的亲人,回来吃新米饭。这些敬神仪式结束后,一家人才开始吃饭。

宜春西北部农村,过“吃新节”这天,农民首先要敬一碗新米饭给狗吃。这种风俗来自一个民间传说。相传人间的稻谷是天上的仙狗偷来的,为了表示感谢,农民敬神的同时,也虔诚地敬狗。上饶、铅山一带农民“尝新”,都要做米吃。

六  牛崇拜习俗

在稻禾生产中,犁田是一种十分沉重的劳动。如果没有耕牛代劳,人力能够施展的余地是很小的。所以,耕牛是稻禾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农家的“半边家当”。人们依赖于牛耕,自古农民就对牛产生了崇拜。赣南宁都县东汉墓砖上就有牛拉车、牧牛的图画。

旧时,一些穷苦农民买不起牛,就两家或三四家合伙买一条牛,享有半条牛或一只腿的牛力。因此,农民对牛倍加珍惜、爱护,甚至崇拜。民间传说,牛本来不是凡间之物,是天上的神,因为同情人间种田辛苦,触怒了玉帝,被贬到世上来帮助农民耕田。由此,衍生出崇拜牛的种种习俗。

四月八日牛生日  赣西北靖安县山区把这天看做牛的法定休息日。农民把牛放出去,让它在草地上闲逛,并给牛改善伙食。赣东的南丰县农民,将这天尊为“牛节”,家家都不让牛下田劳作,清早就牵牛出栏去吃露水草。

牛团年  樟树走马?村的农户,在全家老小除夕吃团年饭时,要给牛分出米饭,并掺入煮熟的南瓜拌成“团年南瓜饭”。宜春农民除夕之夜要在牛栏上贴“长生草”、“姜太公到此”的红纸条,意在新的一年里,水牛壮实,无灾无病。

正月初一牛出行  樟树市的农村在正月初一互相拜年后,一家人便来到牛栏,给牛角上挂上红纸条,将牛牵出牛栏,在牛背后打锣,接着点燃一封爆竹,牵牛去吃水,然后再牵回牛栏。这种春节牛出行的习俗,意在新年伊始,祝牛健壮、吉利,槽头兴旺。有的地方,正月十五要在牛栏门上点油灯,预示新的一年耕牛无病无灾。

替牛崽“做三”  靖安农家,母牛下崽后第三天,要点香烛敬神灵,求神保护小牛顺遂。还要做斋饼还愿,做米酒给母牛发奶。

扎牛包衣  樟树走马?村的农户,在小牛生下来之后,不将牛包衣乱扔,而是用稻草扎好,装入袋中,挂在偏僻处的树枝上,让其风干或自然腐烂。他们认为:如果牛包衣被狗等畜牲吃了,多有不吉利,甚至会影响母牛奶汁的分泌。包衣高高挂在树上,能保佑小牛健康成长。

春耕牛“发始”  樟树走马?村的农户,把新年中牛第一次耕田,叫做牛“发始”。发始耕田时,先把蜡烛和香点燃在发始耕作的田塍上,点燃爆竹,然后让牛架犁进行耕作,象征性地耕一行至数行后,即下犁牵牛回家进栏休息。此举寓意为今天发个好“始”,祝牛吉利平安。发始日的选择,各家自行选定。一般选晴天和单日,如初三、初五、初七……他们有“初三、十一,不用拣日”的说法。

瑞金县农村把新年第一次用牛称为“牛出行”,要择日子(如龙日)给牛披红,在牛角牛尾和牛轭上围贴红纸条,然后赶牛出门,在田里象征性地犁几行,即牵牛回去休息。

不骑黄牛骑水牛  抚州、靖安等农村都有一个规矩:不骑黄牛骑水牛。如果放牛娃骑了黄牛,要遭大人责骂。俗话说:“水牛骑长膘,黄牛骑断腰。”

种稻习俗,是生产习俗中的“重头戏”,对于世代以稻作为本的江西农民来说,这是民间俗信,与封建迷信有着根本的区别。这是古代江西农民对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期盼,是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表现。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