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源头演变及成就  
  经学与哲学  
  史学与地理学  
  文学与音韵学  
  科技与医药  
  戏剧与艺术  
  宗教与堪舆术  
  方言  
  民情风俗  
  名胜与文物  
  研究回顾  
  土特名产  
 
 
  首页>>江西文化>>民情风俗
汉族服饰习俗


  鞋垫,又称“袜底”。绣鞋垫,俗称“打袜底”,是女孩子的基本“女红”,七八岁时开始学针线就是绣鞋垫。起初,针脚疏密不一,就由母亲或姐姐在白鞋垫上点墨,女孩按墨下针;长进之后,则脱手独绣。十五六岁的姑娘,常在一起切磋技艺,争奇斗胜,时有创新。

鞋垫的用线,以红白相间或黑白相

间为多。常见的图案是民间传统的“四方连接”、“寿字图”、“梅花点”等;最简单的为二方延续、单独放样;较考究的有梅、竹、松、桃,花、鸟、虫、草。还有在图中镶字的,如“福”、“禄”、“寿”、“喜”或“吉庆有余”、“人寿年丰”等。其针法有飞针、浮针、跳针之分。姑娘们常常不惜心血绣出又结实又精致的鞋垫,送给心上人;小伙子垫在鞋内不仅舒适爽脚,更觉情深意长。

围垫冬天,穿开裆裤的幼儿屁股后面系着一块布片,像布帘子似的。这布片是用来给小孩挡风和保温用的,叫围垫,俗称“抱裙”。

较有特色的围垫是用彩色碎布拼接而成的。

做围垫是江西乡村的风俗,高安一带尤兴,有儿女的人家都得做。女儿出嫁后,生孩子了,当外婆的就送去几条围垫,以示对外孙的爱意。

蓝裙蓝裙是乡下妇女穿戴的一种服饰。颜色多见青蓝,样式似半面背心。其缝制花样精美,多用丝线绣边,上方和右下方绣着各种花鸟,穿在身上很漂亮。

在高安田南乡,出嫁妇女都爱穿蓝裙。据说田南乡的女子心灵手巧,聪明刁滑,而男人善良憨厚,常被妻子作弄。一次,机智过人的罗隐秀才游到此地,见一泼辣村妇戏辱老实丈夫,就做了一个花蓝裙送给她。村妇十分喜爱,便穿在胸前,结果遮住了心,从此变得温顺了。从此以后,女子出嫁,婆家都要缝一个蓝裙给新媳妇穿,使她性情温柔。此俗就一直沿袭下来了。

其实,蓝裙不仅美观,而且耐脏实用。农村妇女穿上蓝裙,是防止做饭、炒菜、洗碗、涮锅时把前胸衣服弄脏。

长布巾在江西农村,男子大多用一条长五尺、宽二尺半的蓝士林布做成长巾,也称围布,围扎在腰间或缠在头上,外出、劳动都随时携带。这条布巾的用途确实多:系在腰间可以护胃、防窃;缠在头上可以当笠、息痛;劳动时束腰可以助力;出汗时可以擦汗;天热时,可以当扇?风;天冷时可以代帽御寒;休息时可以垫地就坐;疲倦时可以铺开当席;暴日时可以张开遮阴;下雨时可以披身挡雨;买东西时可以两头包扎当袋;收工后又是洗澡的浴巾。

“百家衣”  旧时,小孩生下来后瘦弱多病者,民间谓之“关煞”重,便用做“百家衣”的方法禳解,意在托沾众人的福,祈求小孩顺利长大成人。

要做百家衣,先要到各村各户“化”布,以一百家为限。然后,将化来的布镶做成衣或裙,给孩子穿。俗信这样能使小孩“烂贱”、“粗蛮”。施舍一块布,村坊邻居认为是做善事,都乐意助人。

因化来的布品种、花色、大小不一,恰好为心灵手巧的农妇或村姑提供了创造的机会。她们匠心独运,巧妙构图,使百家衣上出现了“福禄寿三星”、“蝠鼠如意”等精美图案,均含吉祥之意。因此,百家衣除实用外,还常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民间工艺品。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