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源头演变及成就  
  经学与哲学  
  史学与地理学  
  文学与音韵学  
  科技与医药  
  戏剧与艺术  
  宗教与堪舆术  
  方言  
  民情风俗  
  名胜与文物  
  研究回顾  
  土特名产  
 
 
  首页>>江西文化>>民情风俗
赣西北地区


     武宁、修水、万载、宜春、上高诸县,在明清时代是开发山区的全盛阶段,大量的棚民在山坡谷地里垦种,生产出苎麻、蓝靛、油茶、山芋众多农副产品,使荒凉的山区现出旺盛的生机。清同治九年(1870年)刊《武宁县志》卷46载《山棚鼓子词》、《豫宁竹枝词》、《霞竹枝词》、《采蕨词》、《石湖

谣》、《墉埠竹枝词》、《伏秋竹枝词》、《洲竹枝词》、《长墅沅竹枝词》、《东溪竹枝词》等众多歌词,吟咏的主题是山区农民生活。盛乐《山棚鼓子词》10首唱道:

倚石堆柴结短门,千村万壑散鸡豚;

可怜人满无耕处,挖尽山头枯树根。(10之1)

风扫长岚雨脚疏,春星晓动百家锄;

楚歌处处吹杨柳,打鼓高陵种玉芦。(10之2)

积雪嵯峨十八盘,闭门枯坐煮荞团;

地炉明火连昏旦,儿女无衣不道寒。(10之9)

甘应鸿《东溪竹枝词》3首说:

不养春蚕不种桑,苎丝缉就喜盈筐;

客来交易新绵好,留得三冬御雪霜。(3之2)

金风袅袅挹清飚,百顷青蓝一望遥;

塘渍靛红售远客,茶球又唱满肩挑。(3之3)

山村偏僻,道路崎岖,乡民“一生未到县官衙”,同时“喜无胥吏到山中”。山农的生活虽苦,其中自有乐趣。余森玉《豫宁竹枝词》4首写道:

〗岩疆蕞尔俗偏淳,本籍他乡互接邻;

水火叩门无尔我,年年忻度太平春。(4之1)

余绍曾《长墅沅竹枝词》10首中说:

千家星散住山乡,板屋清阴竹树凉;

一幅桃园图画里,避秦人自道羲皇。(10之1)

老儒课读坐深山,也有诛茆屋几间;

古道夕阳人影散,儿童三两抱书还。(10之3)

棚民中闽广人很多,他们是赣西北竹枝词中经常提到的垦山者,对开发山区经济有不可磨灭的功绩。施润章《麻棚谣》3首[1]写万载县山居的民情风物:

山棚郁郁多白苎,问谁种者闽与楚;

伐木作棚御风雨,沿岗蔽谷成俦伍。(3之1)

剥麻如山召估客,一金坐致十石黍;

此隰尔隰原与原,主人不种甘宴处。(3之2)

严思浚《袁州竹枝词》[2]4首除吟唱宜春状元卢肇的典故、姑娘郊游的欢乐之外,便是闽广棚民的生活:

杉皮屋子[3]竹篱笆,闽广侨居便作家;

少妇采茶三月艳,鬓云斜插一枝花。(4之4)

上高县在赣西北地区颇为闻名,同治九年刊《上高县志》卷16载沈可培《敖阳竹枝词》33首及其注文,集中反映该县的山川胜迹和人文故事,他写道:

婉转金沙涌大泉,夕阳流影自澄鲜;

滥觞莫笑涓涓水,留润黄邨万顷田。(33之6)

大泉窟在普润泉北,志云“源小可灌田”。甲午春,余自潮坑归,经其地,停骖洗耳,澄清澈底,中有三眼,平地涌出,有五色沙随泉上下。土人传:刘青田(基)引兵过此,千人饮之,不竭。

桑枣园芜织作虚,前朝遗迹近何如;

关心水部[4]勤民事,传得蚕桑必读书。(33之2)

洪武间,诏民置桑枣园,在上高者48处。园久芜,水部黄公敬亭宰岳池时,曾辑《蚕桑成法》一书训民,民以殷富,癸巳告归,得前郡守赵公世锡《蚕桑必读》一册,重刊以广之。

蒙山出宝语全虚,十七银坑苦役胥;

欲识前朝言利始,遗民犹指庆元初。

谚云:末山出草,蒙山出宝。宋庆元六年(1200年),蒙山出银铅,即其地置场。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提举司,大德时(1297—1307年),矿尽亏课。至正十年(1350年),革(?)。[5]

    注解:

    [1] 见《万载县志》卷30,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 见《宜春市志》卷34,南海出版公司1990年版。

    [3] 山区民屋缺瓦,以杉树皮代。

    [4] 水部:官名,本为工部的四司之一,明清改为都水司,掌有关水道之政令。相沿仍以水部为工部司官的一般称呼。

    [5] 《元史》卷50《五行志》:“至正十年五月,瑞州上高县蒙山崩。”即是蒙山银矿坑坍塌。该矿盛时炼银岁700锭(一锭50两),高居全国第一,“蒙山出宝语全虚”的说法不确。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