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统治者尽量抬高自家门第,附会老子姓李,自称为李耳后裔,大倡道教。高祖李渊诡言梦见老子,遂为其立庙。高宗李治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令士人科举考试必须兼通《道德经》。玄宗李隆基也说梦见老子,画其像赐天下,并自注《道德经》,令士人学习,百姓必须家藏一本。在法律上又给
道教、佛教特权,凡僧道犯罪,“州县官不得擅行决罚”。在李氏王朝这样大力扶植下,道教空前旺盛。江西各地的宫观继续增多,新增58所,遍及全境34县,有的遵唐朝廷诏令而建,十分壮丽,江州城南的九天使者庙是突出的一例。
开元十九年(731年)八月,朝廷下令江州按五岳真君庙规格建造“九天采访祠”。江州刺史、浔阳县令等长官全力操办。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编造出九天采访使者的职权,称其是“巡纠人间”、“弹劾万神”之神。[1]玄宗宣称他梦见了这位九天使者,命吴道子画出九天使者像,再塑其身安置庙内。这座道宫不仅规格崇高、待遇优厚,而且所在地的风景绝佳,是“道家所谓第八咏真洞天,两山围抱,中豁一区,背老君崖,面株岭,九十九峰罗列其前,争奇献秀,无一敢自匿者”[2]。故此道徒云集,盛时多达数千人。历经南唐、宋朝,几百年香火旺盛。
九天使者庙在南唐时名通玄府,北宋太宗时称太平兴国观(简称太平观)。神宗熙宁中,置祠官以寄禄。徽宗再将它升格为宫,“其时道流常三数千人,崇轩华构,弥山架壑……其田散在旁县,有三十六区”[3]。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陆游路经江州,见太平宫“门庭气象极宏壮。正殿为九天采访使者像,衮冕如帝者。……钟楼高十许丈,三层,累砖所成,不用一木,而桷飞,虽木工之良者,不能加也。……观主胡思齐云,此一楼为费三万缗,钟重二万四千余斤。又有经藏,亦佳,匾曰‘云章琼室’。太平规模,大概类南昌之玉隆,然玉隆不经焚,尚有古趣为胜也”[4]。这所得到唐宋朝廷扶持的道宫,虽然南宋初年遭兵火之灾,仍然重建得气象宏壮,一钟楼即费三万缗,整座建筑所费之巨可想而知。陆游将太平宫与南昌西山的玉隆观比较,认为“大概类之”,可见玉隆观的壮丽不在其下,更有“古趣”可寻,也是历经官府扶持起来的道教园地。
道徒们把神仙世界规划出统辖系列,相应地将宫观所在地分别出等级,这就是“洞天福地”。神仙世界的顶层是三大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此下便是其他的天神、地癨、人鬼,构成一套完整的神仙体系。神仙们住的地方称“洞天福地”。企图成仙的道徒们寻觅神仙窟宅之地栖息,潜心修炼。据《天台山记·名山洞天福地记》所载,洞天有10大洞天、36小洞天,福地有72处,合计洞天福地共有118处。其中在江西境内有18处(5小洞天,13福地),它们是:
第8洞天,江州庐山,名洞灵咏真之天,简称咏真洞;
第12洞天,洪州西山,名天宝极玄之天;
第15洞天,信州贵溪县,名玄思之天;
第17洞天,峡江玉笥山,名太秀法乐之天;
第28洞天,南城麻姑山,名丹霞之天。
第7福地,新淦县郁木坑;
第8福地,南城县丹霞洞;
第29福地,贵溪县龙虎山;
第30福地,上饶县灵山;
第32福地,宁都县金精山;
第33福地,新淦县閤皂山;
第34福地,丰城县始丰山;
第35福地,南昌县逍遥山;
第36福地,奉新县东白源;
第47福地,江州(星子)虎溪;
第48福地,都昌县元辰山;
第49福地,鄱阳县马蹄山;
第68福地,庐山。
上列洞天福地,有的既入洞天,又入福地,这是偏重其局部境域所致。这些名胜多为佛僧捷足先登,道徒们确定其为洞天福地,既是该处道教已很旺盛的反映,还含有与佛僧争地盘的用意。
古人认为:“天下称大名山在大江之西者三,曰匡庐,曰閤皂,曰玉笥;玉笥又为天下绝境。按道书及图志,于洞天则太秀法乐,于福地则郁木,兼有洞天福地之重。”[5]郁木坑,在玉笥山东北侧,故又作新干县属。三大名山之中,匡庐为僧道俱盛,但僧占多,道居少。閤皂、玉笥则几乎为道徒独占。玉笥山承天宫,唐玄宗时出名,玄宗“遣使建河图金醮,祝其间,而玉笥之名闻天下”[6]。相随而起道观“凡十数”。唐后期,陆续有刘潜谷、曹思明、王处士、陈绍规、丁守玄、姚文质、宋怀德、汪希声八位道士主持此山,号称“玉梁八祖”。入宋及元,承天宫香火继续鼎盛,玉笥山也因而久享道教名区的盛名。
注解:
[1] 《太平广记》卷29,《九天使者》。
[2] 查慎行:《庐山游记》。
[3] 桑乔:《庐山纪事》,并见吴宗慈《庐山志》纲之二、目之十一《太平宫》。
[4] 《陆游集》卷46,《渭南文集·入蜀记》。
[5] 《揭斯全集》卷7,《临江路玉笥山万寿承天宫卑》。
[6] 《揭斯全集》卷7,《临江路玉笥山万寿承天宫卑》。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