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源头演变及成就  
  经学与哲学  
  史学与地理学  
  文学与音韵学  
  科技与医药  
  戏剧与艺术  
  宗教与堪舆术  
  方言  
  民情风俗  
  名胜与文物  
  研究回顾  
  土特名产  
 
 
  首页>>江西文化>>宗教与堪舆术
许逊斩蛟治水与万寿宫


          道教在江西除张天师正一符派之外,还有许旌阳的净明忠孝道。

建万寿宫,祀许旌阳(真君),历一千六百余年不改,这是土生土长的江西民众的宗教信仰。这个信仰是如此深厚,如此具有生命力,竟至成了江西人的标志。江西人迁徙到了哪里,哪里就有万

寿宫;哪里出现万寿宫,哪里就一定有江西人定居。



新建县西山万寿宫高明殿的牌坊式大门

    许逊(239—374年),字敬之,南昌人,先世居汝南郡(今河南许昌)。汉末战乱酷烈,中原百姓纷纷过江南逃,汝南郡的一批流民进入豫章郡内,于灵帝中平年间(184—189年)立为上蔡县。上蔡,本是汝南郡属县,豫章郡的这个上蔡后来改称望蔡,再改上高,即今宜春地区上高县。在汉末南逃豫章的人群中,有许玉定居南昌,其孙即许逊。他少年学道于吴猛,后被举荐为孝廉,任旌阳县(今湖北枝江县,一作四川德阳县)令,因称许旌阳。

吴猛,豫章人,40岁时“邑人丁义始授其神方”,能过江“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画水而渡”。[1]又,光绪《江西通志》卷121丹霞观条载,吴猛为豫章郡义宁州(今修水县)奉仙乡吴仙里人。由丁义而吴猛,吴猛而许逊,都是豫章人,传承着豫章本地的方术才艺,逐渐发展成本地的宗教。

许逊在旌阳县任上,惩治贪鄙吏员,除去烦苛税役,解脱久囚不决的犯人,教民以忠孝仁慈勤俭之道。后见晋朝统治腐败不堪,遂弃官东归,游历江湖,传播道术。这时赣江下游及鄱阳湖区连年水灾严重,他即施展道术,扫除兴风作浪、造成洪水泛滥的蛟蜃妖孽。传说他从修水上游的艾城(今修水县境)斩蛟,追捕至新吴(今奉新县),又在修水下游的海昏(今永修县)诛灭巨蟒,再至南昌城下斩除蜃精,铸铁柱镇服蛟龙。他周行江湖,在饶河、信江入湖之处铸铁符堵塞蛟魅出入。他追斩蛟蜃西至长沙,南及庐陵(今吉安),终于消除水患,使各地“民物安奠”。百姓衷心感激,纷纷建祠崇祀许逊。从此以后,赣北诸县,乃至湖北大冶、蕲州、武昌、崇阳,湖南岳阳、醴陵、酃县,福建延平、崇安一带,广泛流传许逊斩蛟治水的故事,留下了相关的遗迹。江西各地晋代建立的道观约52所,其中祀许逊的13所。明人梁寅《祥符观记》写道:“大江以南,宫观多由许旌阳而始。”可见其影响深广。

许逊晚年定居南昌西山(今属新建县),炼丹修道,倡导忠孝,采药治病,受乡民爱戴。传说在宁康二年(374年)八月十五日,飞升成仙,家人42口及饲养的鸡犬也随同上天。当地百姓建许仙祠以资怀念,后许仙祠升为游帷观,宋徽宗再改为玉隆万寿宫。道教徒尊他为“都仙”、“感天大帝”,宋徽宗封他为“神功妙济真君”,民间简称“许真君”。

南昌县城内,也有奉祀许真君的祠宇。唐咸通间(860—873年)赐额为铁柱观,宋真宗时改名景德观,徽宗时再改名为延真观,又升为“万寿延真宫”。南宋宁宗时称“铁柱延真宫”。明世宗时赐额“妙济万寿宫”,此后沿用不改。

西山万寿宫和南昌城内铁柱宫,历来是百姓朝拜的圣地,士庶群集,昼夜喧闹。尤其七八月份,远近祈禳之人扶老携幼,肩摩于路,且有商贾来此做买卖,奇能异技者献艺,茶坊酒肆旅店鳞次栉比,形成热闹的集市。

随着江西商人贸易于全国各地,以及明清时代大批江西人迁徙至云贵等西南城乡,崇祀许真君的万寿宫(铁柱宫)也散布至全国各地,东部的苏、浙、皖、闽,南边的两广、海南岛,西部的两湖、云、贵、川,北边的陕、甘、京、津、豫、鲁,都有江西人建的万寿宫(铁柱宫),或者以宫观取代商业会馆,或者在江西会馆中奉祀许真君。通过这些宫观会馆,江西商民联络乡情,交流商业信息,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注解:

    [1] 《晋书》卷95,《吴猛传》。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