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源头演变及成就  
  经学与哲学  
  史学与地理学  
  文学与音韵学  
  科技与医药  
  戏剧与艺术  
  宗教与堪舆术  
  方言  
  民情风俗  
  名胜与文物  
  研究回顾  
  土特名产  
 
 
  首页>>江西文化>>戏剧与艺术
“以情格理”的《牡丹亭》


  “四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还是《牡丹亭》。这部伟大的作品,构思于汤显祖任遂昌知县的几年中,定稿则在他辞官回乡后的万历二十七年秋天。

《牡丹亭》的故事,据谭正壁先生考证,出于明代笔记小说《燕居笔记》卷9的《杜丽娘慕色还魂》的记载,所以《牡丹亭》也称《还魂记》。和《紫钗记

》相比,《牡丹亭》讲述的则是一个“以情格理”的爱情故事。剧中的主要人物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是一位在严酷的封建礼教和家训禁锢下的少女。他的父母为了将她教养成恪守封建礼教和妇道的大家闺秀,给她请了一位迂腐、正统的私塾先生陈最良。因为怕她春心萌动,禁止她去后花园。甚至连她裙子上绣的一对花、一双鸟,也令他们不安。杜丽娘也曾安于这种环境,显得稳重、矜持、温顺。但环境的寂寞、精神生活的空虚,又不能不使这位正日渐成熟的青春少女感到苦闷,引起她对现状的不满和怀疑。所以,当陈最良给她讲授《诗经》的《关雎》篇,并以此向她灌输“有风有化,宜室宜家”的封建教条时,她却从自己要求自由的愿望出发,对它作了截然不同的解释:“关了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何以人而不如鸟乎?”后来,在丫环春香的诱导下,她偷偷地到了后花园。面对一派明媚的春光,她青春觉醒了,在长期的深闺幽禁中积压的郁闷,一时宣泄而出,她禁不住对家庭与封建礼教长期给她的禁锢,发出了深沉的慨叹和深深的抱怨: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白)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面对“情”与“理”的尖锐冲突,她一面悲叹青春的虚度和才貌的被埋没,一面又执着地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她不满于自己的处境,却找不到痛苦的根源。她憧憬幸福的生活,企盼能得到人性、人的本能的基本满足,却又找不到出路。在迷惘与矛盾中,她不由得深深地哀叹自己的遭遇:“我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最后只有将心愿托之于梦境,从梦中偶然出现的书生柳梦梅身上得到了本能的满足,找到了理想的寄托。然后感梦成疾,埋骨幽泉。而在摆脱了人世间森严礼教的种种约束之后,她果然找到了梦中的书生,主动向他表白了爱慕之情,并且不满足于以游魂来和情人一起生活,于是还魂结为夫妇。又经过许多抗争,最后才得到父亲的认可。汤显祖有意在“情”与“理”的激烈冲突中,来描写杜丽娘由生到死,死而复生,执着地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反叛精神,充分体现出汤显祖自己与明代中叶思想解放潮流同步的倾向,体现出了他作为反程朱理学的斗士的形象。

《牡丹亭》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戏剧艺术,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赞扬,“几令《西厢》减价”[1]。清代学者姚燮《今乐考证》也评价说:“《还魂》妙处种种,奇丽动人,称古今绝唱。”汤显祖也因此而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戏曲史上极其崇高的历史地位。《牡丹亭》的许多名句,几百年来为人们唱得口角生香,它所描写的杜丽娘的遭遇,也在许多有相同经历的少女身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明清笔记中便记载了许多少女因《牡丹亭》故事感愤而亡的事件。如杭州女戏子商小玲因婚姻不如意,每次扮演杜丽娘,都“真若身其事者”,一次演《牡丹亭》的“寻梦”一折,竟悲恸得扑台而亡。《柳亭诗话》也记载了一位年仅17岁的娄江女子俞二娘,酷爱《牡丹亭》,断肠而死的故事。俞二娘死后,有人将她夹批过的一本《牡丹亭》送给汤显祖,为此,汤显祖十分动情地写了两首五言绝句悼念她。内江一位女子读了《牡丹亭》,不顾年龄悬殊,执意要与汤显祖结为秦晋之好。汤显祖以自己已年过花甲且已有妻室而婉辞,结果,这位女子竟投江而死。扬州女子金凤钿也读《牡丹亭》成癖,“日夕把卷,吟玩不辍”,也致书汤翁,想以身相许。书信辗转传至汤显祖手中后,他从临川赶至扬州想当面婉辞,但这位痴情女子望汤不至,已含恨去世,留下遗嘱,让家人将《牡丹亭》置于她身旁以为殉葬之物。明人笔记中还记录了另一位才女冯小青的故事。她16岁便被卖给一个商人为妾,受尽正室的妒害和凌辱,被幽禁于庵堂之中,17岁便郁愤而亡。死后,人们在她的遗稿中发现了一首七言绝句:“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其实,以此来概括《牡丹亭》的影响,是最生动不过的了。

    注解:

    [1] 沈德符:《顾曲杂言》,见《中国古代戏曲理论集成》。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