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青阳腔是流行于湖口、都昌、彭泽、星子等地的一种戏曲高腔。它起源于安徽省青阳县,最迟在明朝隆庆、万历年间传入江西。现在保存下来的青阳腔,主要是在九江地区。
九江青阳腔在当地流传甚广,班社多以“秀兰”命名,活动频繁。除了在本地演出外,各个班社还组织赴外地上演,推动了九江青阳
腔的传播和发展。
九江青阳腔的传统剧目,保存下来的有大、小剧目80余种,绝大部分是宋元南戏、明代传奇和弋阳腔连台大戏,几乎没有清人作品,其中见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的有41种,见于明刊戏曲《词林一枝》等书目的有63种,两种均含重复和仅存剧目的剧本。这些剧目大都可以演出,并且有完整的抄本和唱腔流传下来,其中有些是罕见的珍本,如《四友记》、《双杯记》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剧目一般有两种路子的台本,先是文人创作,后经艺人加工改编,“改调歌之”。这种俗化本比文人本更符合舞台演出的实际情况。
九江青阳腔属高腔系统的一支,其唱词结构和曲牌体制大体与南戏其他声腔一致,是由各种曲牌连缀而成,属南北套曲形式。今统计九江青阳腔曲牌约为300余支,见于南曲〔仙吕宫〕的有24首,见于南曲〔正宫〕的有19首,见于南曲〔中吕宫〕的有22首,见于〔南吕宫〕的有43首,见于南曲〔黄钟宫〕的有24首,见于〔越调〕的有19首,见于南曲〔商调〕的有21首,见于南曲〔双调〕的有24首,见于南曲〔仙吕入双调〕的有29首,见于南曲九宫失载的有133首,见于北曲的有15首。
在音乐演唱方面,九江青阳腔基本保持弋阳腔一唱众和、锣鼓帮腔的特点。乐器以锣、鼓、板等打击乐为主,无丝竹伴奏,讲求套式和配合。节奏旋律有擅于抒情的一板三眼,又有富于变化的二流板、开口板、讲板等,形式多样,有助各种情感的抒发。演唱腔调上,九江青阳腔与明安徽青阳腔大体一致,并继承了青阳腔“滚调”的新曲体,突破原有曲牌限制,自由加“滚”,增强了舞台的艺术表现力。另有“低牌子”、“吹腔”、“乱弹腔”、“民歌小调”等腔调形式,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曲本。
九江青阳腔的行当体制承袭了明清戏曲的旧规,角色分工细密,约有十几种。具有特色的是,九江青阳腔剧本中,一个人物可由多个角色担任,鲜明地呈现出人物丰富的性格特征及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主要是依据剧情需要进行调换,观众对人物及剧本也有了更具体、更深入的认识。
九江青阳腔剧目表演有传奇剧和大鼓戏、宗教戏、连台戏之分。前者唱腔含蓄深沉,表演情形并茂,以动人为主;后者则是一派“金鼓杂伐”的舞台风貌,场面热闹可观,可数天连演。九江青阳腔在民间深受欢迎,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直到今天,在湖口、彭泽等地农村有一些业余剧团还经常演唱青阳腔,成为研究明代青阳腔的重要参考资料。
实习编辑 白文军 海丽苏
内容把关 白嘎达